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参与篮球运动的人越来越多。在篮球运动中难免会发生一些损伤,以踝关节损伤最为常见。本文采用查阅文献、问卷调查、访谈及数据统计等方法,以泽州一中2006、2007级男子篮球队队员以及学校篮球爱好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引起踝关节损伤原因及其治疗方法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对如何预防和治疗踝关节损伤提出建议,以促进中学生正常的学习与生活。  相似文献   

2.
在体育课堂中,经常会出现各种意外伤害,给教师带来了很多麻烦,也给伤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我在从教的15个年头里,通过学习及实践,探索出踝关节扭(挫)伤后的应急处理及恢复治疗的方法。为伤者减轻了病痛,并能尽早痊愈。我的具体做法是:一、应急处理遇到损伤时,头脑一定要冷静,伤肢一定不要活动,如果活动或马上按摩,会使踝关节局部的毛细血管破裂,造成血肿、水肿等现象,这是错误的做法,对以后的恢复治疗会起到阻碍作用。正确的做法是:受伤后有条件的用冰块局部冷敷,没条件的用器皿盛冷水泡,别担心伤口会感染,踝关节扭(挫…  相似文献   

3.
踝关节韧带损伤(anklebone ligamentous injury)在田径运动损伤中占很大比重。如果伤后处理不当,会加剧伤的程度,使患处不易恢复。本文在分析踝关节韧带损伤机制的基础上,采用传统的推拿(按摩)手法对踝关节损伤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以保证田径教学训练正常进行,提高教学训练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篮球运动员踝关节损伤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 运动损伤对于运动员来说,严重地影响训练,比赛以及技术水平的提高,甚至使其过早地结束运动生涯。所以,在篮球运动中对运动操作的预防及治疗,特别是在不停止训练的情况下进行治疗,成了篮球教练员、运动员、医务人员关注的问题。本文仅就篮球运动员踝关节损伤的诱发因素、踝关节损伤的机制、踝关节损伤的特点,踝关节损伤的处理、损伤后的训练及踝关节损伤的预防来进行分析。 二、躁关节操作的诱因 1.篮球运动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5.
踝关节扭伤是篮球运动中最常见的运动损伤,国内外的研究结果显示,踝关节扭伤的发生率占全部损伤的lo_撕。因此积极预防运动中的踝关节损伤和伤后的及时处理,以减少损伤后对运动者学习和生活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问座谈等方法,对萍乡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学生在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原因、损伤类型、损伤的运动阶段及预防等进行研究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文化素养,增强健康保健意识的预防治疗综合措施,以最大限度减少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的踝关节损伤,促进高校篮球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踝关节损伤是篮球运动中常见的一种损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在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类型、程度、原因等进行了调查,根据踝关节生理结构和篮球运动特点对损伤原因进行了研究,并对踝关节损伤的预防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男足运动员踝关节跟腱韧带损伤的康复治疗与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赟  张亚  成耀东 《体育科研》2006,27(1):62-65
运用等速肌力测定、表面肌电与动态平衡稳定性测试等评定方法,对两名跟腱韧带损伤的男足运动员进行定向、周期性的康复治疗,并对治疗前后的肌力等特征值进行了系统监测研究,结果表明:(1)经采用多点等长、短、长弧等速训练结合平衡能力练习的治疗方案与定向监测的诊断结果显示,两人的踝关节跟腱韧带损伤在短时间内能获得比较理想的康复效果 (2)在损伤后的康复治疗中,加强下肢协同肌群的功能性锻炼,充分恢复关节动力稳定结构的功能,对再建跟腱韧带稳定性及预防再伤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篮球运动的发展,参加篮球运动的人越来越多,在篮球运动中难免会发生一些损伤。在篮球运动的急性损伤中,以踝关节韧带损伤最为常见。本文通过对踝关节韧带损伤机理的初步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避免或减少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发生,保证正常的学习和训练,促进篮球这项群众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校篮球运动中踝关节的损伤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校篮球运动中踝关节的损伤原因,并提出预防建议。方法:通过检索相关文献资料。对36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原因。结果:踝关节的损伤主要原因是:缺乏必要的准备活动,不遵守训练原则,训练水平不够,创伤未愈恢复练习。场地器材不合规格。气温条件不良.饮食营养状况不良。结论:踝关节是我们篮球运动中比较容易受伤的一个关节。在平时的训练中,练习者要加强身体各个环节的练习。加强身体的整体素质。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避免疲劳运动。如出现有损伤应及时治疗防止损伤严重。防止反复损伤。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  相似文献   

11.
体能康复训练是通过运动训练的方式达到康复训练的目的。在篮球运动员踝关节损伤后,如何采取与专项相适应的训练方式成为体能康复的关键所在,尤其是要符合篮球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在伤病恢复期间通过体能康复训练有助于运动员伤病的快速康复;体能康复训练能够增加踝关节本体感觉、力量、灵活性与稳定性,提升专项运动表现力,并能够有效预防踝关节的二次损伤;在体能康复训练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康复评估测试,达到科学实施体能康复训练手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及预防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本文根据踝关节生理结构,分析了踝关节损伤的实质.踝关节损伤是踝关节各韧带损伤及导致系列病症的总称.造成踝关节损伤的原因是踝关节受弯、扭力矩太大或来不及缓冲.预防踝关节损伤应全面地从尊重科学规律、保证能量守恒、掌握缓冲技术、提高平衡能力入手制订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3.
踝关节损伤是篮球运动中常见的一种损伤。文章通过问卷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在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原因、程度进行了调查,根据踝关节生理结构和篮球运动特点对损伤原因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受调查者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分析了肥胖度与受伤率的关系;并对踝关节损伤的预防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篮球运动参与者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进而避免踝关节损伤的发生,主要通过查阅资料、访谈、发放调查问卷等方法探究体育专业学生从事篮球运动时出现踝关节损伤的原因主要包括技术动作不合理、自我保护意识差,踝关节专项准备活动不足、体能不足这四个方面,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创伤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克海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2):188-189,225
通过对山东省10所高等院校的521名篮球专项运动员进行了运动创伤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篮球专项运动员发生运动创伤的比率非常大;运动损伤的多发部位为膝关节和踝关节,急性损伤多于慢性损伤,损伤多为关节扭伤和肌肉拉伤;篮球比赛中的损伤率最高,其次为专项训练课;准备活动不够,局部负荷过大,机体疲劳和比赛中违反规则是致伤的4大因素。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及专选课学生膝、踝关节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及统计,清楚地知道引起篮球运动中膝、踝关节运动损伤的原因,找出了有效的预防办法,为今后更好的安排篮球教学与训练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2007-2012年间广东省集体小球类项目(手球、曲棍球、垒球)运动损伤后等速肌力康复效果进行归纳总结。应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为广东集体小球项目运动员提供了419人次5 872关节次等速康复训练,康复前后进行角速度为60°/s的膝、肩关节等速肌力测试,以及角速度为30°/s的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结果发现:(1)膝关节损伤发生率最高,达到60.88%,踝、肩也是损伤多发部位,整体看来,下肢损伤发生率高于上肢。(2)各项目运动员经过一段时间的等速康复训练后,关节等速肌力得到显著提高。结论:(1)在集体小球项目中,运动损伤发生部位与运动专项特点密切相关,损伤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膝、踝、肩、腰背、髋。(2)等速肌力康复作为一种康复手段,在集体小球项目运动员运动损伤过程中效果明显,提供了客观可靠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高校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山东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主要发生在课外活动时间,损伤类型以踝关节、膝关节、指关节为主;且高年级运动损伤发生率多于低年级,体育专业学生高于其他专业,其原因除准备活动不足和心理因素外,还与场地器材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篮球运动中踝部损伤的发病规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篮球运动中踝部损伤的发病规律,制定其相关的预防措施,对吉首大学99级、2000级体育教育本科专业204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篮球运动中踝部损伤以运动员跳起脚落地不稳、准备活动不充分等为主要原因;损伤性质以急性软组织损伤为主,约占84.72%;损伤程度以中度损伤居多;有过2次或2次以上的踝部损伤的学生约占65%以上。可见,积极预防篮球运动中的踝部损伤,以减少其对篮球运动教学与训练的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