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伯特尔·奥尔曼对马克思辩证法的重构回应了当代分析马克思主义对辩证法的拒斥。"抽象过程"与"内在关系"的"有机联系"构成奥尔曼重构马克思辩证法的独特路径。奥尔曼认为,认识论层面的抽象过程开启了马克思的活的辩证法,据此马克思暗示了范围、概括层次和视角三种独特的抽象实践;而马克思抽象过程和实践的本体基础则是把社会现实理解为"过程"和"关系"的内在关系哲学。尽管奥尔曼意识到分析马克思主义批评辩证法的根源涉及到何以正确把握社会现实的方法问题并做出批判性回应,但是,以回撤到认识论和本体论的方式对马克思辩证法进行重构,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回撤到了马克思所批判和拒斥的传统形而上学层面,因而具有严重缺陷。  相似文献   

2.
解构主义批评是由法国结构主义代表人物雅克·德里达引领而起的,目的是想颠覆结构主义一味树立中心的做法,期间,它对西方传统哲学中的逻格斯中心主义进行了无情地批判,重点对言语/文字之间存在的等级关系进行了解构,实现了二者的平等关系.一些人认为解构主义在去本质、中心、权威之时体现出了虚无主义的特色,但实质上,解构主义却是针对西方现实政治的,它只是想解构、摧毁、颠覆存在于西方现行政治结构和社会组织体系中的恒定中心而已.  相似文献   

3.
李泽厚以工具本体论为核心的主体性实践哲学中的"主体性"其实就是关于人的主体性问题,这是基于社会实践观基础上将人的问题置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总体进程中进行思考的结果.在由工具本体论转向心理本体论之后,李泽厚力图突破唯物史观,从精神层面对人的生存问题进行更为深刻的哲学反思,但未能形成更为系统性的美学理论创造.  相似文献   

4.
关于生产力的内在本质理解,长期以来国内多数教科书、论著都是从单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去论述的,这种单一的"关系"解释混淆或等同为人的实践的对象性活动关系的其中方面.这不符合马克思的经典原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早就指出了人的"共同活动方式就是'生产力'"的论断.实际上,在现实生产的实践关系上,马克思是从"人与人的关系"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有机统一的总体关联上去理解生产力的,并且强调人的实践的矢量性,必须把生产力作为人--主体发展的能动表现和展开出来的本质(社会)力量的规定去理解,即从"人与自然的关系" 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这样一种人的本质规定去理解,而不是单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整体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政治经济学是一种相互阐释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中"现实的人"的充分展开必须超越"解释世界"范畴而向"改变世界"范畴跃迁。为了实现人的全面的解放和发展,通过对西方近代思想史的哲学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主义扬弃了"抽象的人"的唯心主义范畴,正本清源地以历史中"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建立了通向科学社会主义的方法论途径。  相似文献   

6.
从文艺家的心灵问题、如何看待现实的问题,以及对于当下理论批评的检讨三个方面阐述,构建新的理论平台,以期中国的传统批评在一个更高的批评层面里发挥其独特的功能,进而与西方理论整合,创新出一条适合中国语境,有利于世道人心的文艺批评之路。  相似文献   

7.
以生态视角切入当下文学批评、以学者的责任感思考社会问题是生态批评的精髓,但生态批评的理论建构却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生态批评的建构基点是什么?"以什么视角进行生态批评?"仍没得到深入的思考。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那种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切入点、深入剖析造成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深层原因——人与社会的关系,并指出了一条自救之路——"共产主义"这一思路为我们的生态批评指明了方向、建基了原点。  相似文献   

8.
生态批评是二十世纪后期至今最有影响的批评范式之一。从生态批评的内涵出发,梳理和分析西方与中国生态批评的演变路径,生态批评具有理论的内在逻辑性和现实批判性。生态批评在人与自然的冲突没有根本性改善前将具有长期存在的必然性,并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推进,环境和生态问题越来越明显:物种越来越少,污染越来越严重……正是在这种生态关注的基础上,20世纪文学领域掀起了展现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关注与批评狂潮,美国小说《少年迈尔斯的海》正是此类文学的重要代表。文章在理解文学生态批评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少年迈尔斯的海》的小说环境、发生事件和人物形象等进行分析,力图还原吉姆林奇小说的忧患主题,展示吉姆林奇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成长等现实问题的深刻洞察力。  相似文献   

10.
社会科学解释的核心问题是意义理解和因果解释之间的关系。韦伯的理想类型方法试图融合二者关系,其关于意义、价值中立原则和意向性因果关系的观点均受到当代社会科学哲学的批评。针对因果机制探索何以可能,批判实在论提出了本体论和方法论上的改进。它提出分层的本体论,将因果机制放到了本体论层面,而因果关系则是"人为封闭系统"中的一种认知上的关系,由此澄清了因果机制和因果关系,同时,它提出的RRRE模式和MIT的方法论核心虽然都是回溯,但RRRE模式更契合最佳解释推理对回溯的推进,亦即通过可爱性原则和可能性的关系来反映理解和解释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主体间性与文学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间性”是20世纪逐步兴起的一个哲学与美学概念,随着西方哲学与美学的“语言学转向”与后现代主义美学和文论思潮,它越来越引起文学理论家的关注,并且发展出“文本间性”(或“互文性”)。这样“主体间性”就成为文学批评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概念;它可以比较合乎逻辑地解决作者、文本、读者三者的关系,是西方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发展的必然结果。不过,“主体间性”也有其适用的场域和限度,过分地运用它势必产生文学本体的混乱。  相似文献   

12.
《白鲸》意蕴层次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鲸>自从问世,其意蕴实质就一直难以把握.运用意蕴层次批评方法,按照由表及里的顺序从审美意蕴、社会现实、精神追求、宗教善恶、文明内涵和哲理本质六个层次剖析它的意蕴,或许可以更全面地把握小说的实质.  相似文献   

13.
"五I课程方案"是张楚廷教授在《课程与教学哲学》等著作中阐述的一种课程构想,具有逻辑严密、针对性强等特点。该方案是一个中西结合、结构严谨、充满人文关怀、直指教育本质、力促社会和谐的教育哲学理论,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与广泛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实践是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一个中心问题。当前关于实践的讨论主要体现为对“实践”范畴自身的批判 ,故称为“后实践”时代。它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从“实践论”向“生存论”的转变。也就是把实践从代替物质“第一性”的概念地位回归到具体的生活。在这个回归过程中 ,包含对实践内涵和外延的重新定义 ,也包含对实践自否性和自悖性的批判 ;同时提出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应当更着重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朝核危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关系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朝核问题不仅使核不扩散机制面临挑战,而且使得东北亚的安全问题更加复杂,这进一步证明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关系的现实之间虽有密切的关系,但是二者也有相当的不一致性,朝核问题也再次显示出国际关系理论与现实的差距。因此,国际关系理论要适应不断发展的现实,为解决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可行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类”思维是指人们在人类性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借助于“类”概念不断反思、设计、实现和评价自身“类”本质的程式和方法。其现实性必须从“类”存在的人、全球问题及全球化问题以及矛盾思维、辩证思维、实践思维的逻辑关系方面入手分析。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实教育中师生冲突事件的频发,学校教育中遗忘人、歧视人、压抑人、摧残人等非人道现象,本文从人的存在性角度出发,阐述教育和存在性的"人"的密切关系;探讨"人"的存在性特征及其对教育的启示;勾勒"人"的存在性教学图景,试图在一个教育理念分崩离析、人的理念彻底碎片化的时代里回归教育之本真。  相似文献   

18.
"学术性"与"现实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有之义,但是两者的矛盾却对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学效果产生了影响,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学中应超越"学术性"与"现实性"的矛盾,实现"学术性"与"现实性"的互动。  相似文献   

19.
“实境”与“耦合”人才培养模式指导下的教学过程,具有四方面的特征:一是全面促进学生职业素质提高的过程;二是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过程;三是学生在校内外教师的指引下,发展职业能力,形成职业品格,提高职业素质的过程;四是面向社会职业需求、内外结合的有机过程。  相似文献   

20.
林语堂的“表现性灵说”明显受到了克罗齐“表现说”的影响。林语堂本人也承认这点,但他所言之“表现性灵说”与克罗齐所言之“表现说”,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相异的一面。克罗齐的“表现说”是以人的心灵为基点,重视心灵的张扬与活动的艺术学说,是其整个心灵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克罗齐把人类的一切活动归诸于人之心灵“表现”的结果,其“表现说”自然也难逃片面性。林语堂的“表现性灵说”则是以人生为基点,重在内心的舒展与自由的艺术主张,与其整个近情哲学紧密相关。由于其近情哲学看重现世人生,要求通情达理,其“表现性灵说”自然也就不会画地为牢,陷入克罗齐那样的片面境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