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立审稿专家库提高期刊审稿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审稿专家库提高期刊审稿质量《园艺学报》编辑部李亚新审稿是期刊编辑流程中的重要环节。科技期刊审稿一般实行三审制,即编辑初审、编委或同行专家评审、主编(或副主编)终审。其中专家评审对于评价稿件的学术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随着国内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与国...  相似文献   

2.
如何选择审稿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科技期刊一般实行编辑初审、专家评审和主编(或编委会)终审的三级审稿制度,但选择具有较高水准的论文,仍然有赖于相关领域内专家的具体评估和把关.因此选择合适的审稿人尤为重要.关于如何选聘科技论文审稿专家的方法已有不少研究,然而我们在具体操作时,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时甚至影响到审稿的质量.本文拟结合我们的实际工作,就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基于小世界网络模型建设学术期刊审稿专家数据库网络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史朋亮  吴晨 《编辑学报》2011,23(6):539-541
概括国际期刊业建设审稿专家数据库的动态,总结当前期刊编辑部所使用的审稿专家数据库的来源,分析中国期刊业在审稿专家数据库建设上面临的机遇。基于小世界网络模型的观点,提出在中国知网(CNKI)作者库基础上构建审稿专家网络系统的设想和方案,并对所能达到的目标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学术性科技期刊编辑初审的关键性原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献[1]规定,学术性科技期刊(其他科技期刊也基本类似)采用稿件必须经编辑初审(内审)、专家(或编委)复审(外审)和正副主编决审(终审),即所谓“三审制”定稿。“三审制”是编辑工作流程中重要的审稿程序,3个环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然而,在审稿实践中,...  相似文献   

5.
国外最早的科技期刊只需一个编辑即可圆满地进行编辑出版,该编辑负责接收稿件、选择审稿专家、决断是否采用等全面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学科不断细分,致使任何一个编辑都很难掌握一本期刊所包含的各个学科的知识,于是科技期刊社便选聘相关学科的专家辅助编辑工作,这就形成了早期的编委会。现在,几乎所有的期刊社都有自己的编委会,其编委依编辑人员的不同情况以及期刊所涉及专业学科的不同情况,分别以不同形式发挥着不同程度的辅助作用。其中,也有个别编委会只是个名誉机构,不为期刊社做任何工作。  相似文献   

6.
参考文献在选择审稿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分化和综合,对学术期刊如何选择对口的审稿专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参考文献与文稿之间的密切关系,提出在建立审稿人档案的基础上,结合利用参考文献所提供的信息,可选择到尽可能对口的审稿专家。并进一步介绍了具体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在审稿专家遴选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大同行现象严重,这样的专家队伍对论文很难作出准确的评价.作者同被引分析法(ACA法)为准确判断哪些专家是真正的同行提供了可能性.本文利用这一方法并借助信息可视化技术,对《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的审稿专家进行了验证,证明了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可以凭借这一方法建立高效的审稿专家队伍.最后指出了该方法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从审稿者年龄与审稿意见看审稿队伍建设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探讨审稿者年龄对审稿质量是否有影响。对64期中华系列杂志巳刊发论文的4060份审稿意见,按A组(审高者35-49岁)和B组(50岁以上)2组分别进行分类整理。结果为不同年龄组对审稿侧重点不完全相同:在设计方法及提出修改意见方面,A组提出的建议较B组少,而在对统计学方法提出修改建议以及对参考文献进行审核方面,A组提出的建议较B组多。提示应该大胆启用年轻的审稿专家,从而可以使审稿队伍趋于年轻化。  相似文献   

9.
怎样审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纪小龙 《编辑学报》1996,8(2):81-8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而在中国迈向21世纪的时候,发展科学技术已成为迫切需要,其中,科技期刊则是发展科技的必备条件,因而,办好科技期刊的意义是深远的。 常言道,质量是期刊的生命。固然期刊的质量是由编辑、审稿、印刷二方面组成,但审稿则是中心环节。审稿模式虽多种多样,仍以三审一定制较为普遍,即责任编辑初审、编委或专家复审、主编终审定。自1987年以来,作者陆续加入7种医学期刊的编委会,就审稿中的一些感受简纳如下。  相似文献   

10.
评价学术类科技期刊质量最重要的是学术水平,这是刊物的灵魂。学术水平的控制一般由评审系统来完成,即由专家审稿决定。存在问题有:(1)专家审稿是在微观上、个体上、纵深上进行的,不了解期刊的其他文章的情况,不同的专家对不同的文章作出的评审意见在一定程度上不...  相似文献   

11.
量化科技期刊论文审稿质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科技期刊量化审稿的重要性审稿是保证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极为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一环。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关于采用同行审稿(peerreview)期刊的定义为“将绝大多数发表的论文在发表之前送给不在编辑部工作的专家以评估其学术质量的期刊”[1]。尽管科技...  相似文献   

12.
论科技期刊审稿专家队伍的建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聂兰英  王钢  金丹  张宁 《编辑学报》2008,20(3):241-242
审稿专家队伍的建设是保证学术刊物质量的关键环节。《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通过确定审稿专家的审稿方向、加强审稿专家数据库的动态管理、严把初审质量关、不定期召开审稿专家集体审稿会、控制审稿专家的工作量及不断提高审稿专家的工作热情等措施,正逐渐建立一支动态的高水平、高效率的审稿专家队伍。  相似文献   

13.
科技期刊为审稿专家减负的4种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岭 《编辑学报》2014,26(5):459-461
为了缩短审稿周期,保证审稿质量,使审稿专家与期刊建立长期愉快合作的关系,科技期刊不能忽视专家在审稿减负上的需求。科技期刊可以从准确选择审稿专家、科学设计审稿单、灵活培训审稿专家、编辑人员和审稿系统协助减负等4个方面减轻专家的审稿强度,为他们创造更友好、更高效的审稿平台和审稿环境。  相似文献   

14.
论科技期刊审稿专家的选择与管理及其审稿积极性的调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燕平  游滨  陈移峰  侯湘 《编辑学报》2014,26(6):572-573
欲打造精品期刊,必须多元化选取合适的审稿专家,加强审稿专家队伍的管理,增强编辑与审稿专家的协作。加强与审稿专家的沟通,提高其审稿责任心。利用审稿专家的专业优势组约稿件,采取激励措施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审稿中的同行评议是学术共同体内部的民主决策行为,审稿人是决策的关键,加强审稿专家队伍建设是确保学术期刊学术水准至关重要的举措,要合理选择审稿专家,健全专家审查制度,切实保持审稿专家队伍的动态平衡,并建立针对审稿专家的激励机制,努力促进审稿专家道德修养的提高,从而不断提升学术期刊的审稿质量。  相似文献   

16.
科技期刊编辑与审稿专家进行有效的沟通,不仅可以提高审稿质量,而且可以有效调动审稿专家的积极性,培养其责任感。针对审稿专家主要参与的评审、复审及编辑部后期的审稿费发放工作,阐述编辑与审稿专家沟通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与审稿专家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给出了与审稿专家保持良好关系的4条建议,为科技期刊编辑与审稿专家进行有效沟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关于制订"科技期刊专家审稿规则"的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大明 《编辑学报》2007,19(1):55-56
专家审稿是保证科技期刊审稿质量的关键环节.目前尚无权威部门制定的专家审稿规范或规则.为使专家审稿进一步规范化,提高专家审稿质量,有必要研究、制订统一的专家审稿规则.  相似文献   

18.
科技期刊编辑如何快速有效地邀请国际审稿专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晓  孔琪颖  蔡斐 《编辑学报》2011,(Z1):61-63
对英文科技期刊而言,邀请国际审稿专家评审稿件,对增加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使国际审稿专家快速接受邀请,并尽快返回令作者信服的审稿意见,有利于缩短稿件审稿周期、提高刊物的学术水平。从英文科技期刊编辑如何选择合适的国际审稿专家、如何避免国际审稿专家直接拒绝审稿邀请、以及如何与国际审稿专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3方面阐述了快速有效地邀请国际审稿专家的技巧。  相似文献   

19.
丁佐奇 《编辑学报》2017,29(1):58-59
同行审稿是保障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环节,但同行专家审稿积极性不高、拒绝审稿、勉强审稿已成为普遍现象.如何提高审稿专家的积极性,是学术期刊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文章以《中国天然药物》编辑部近年来约请审稿人的实践心得为基础,讨论提高专家审稿积极性的措施:选择潜在作者群作为审稿专家,避免过量送审,加大初审退稿率,尊重审稿专家的要求,与无反馈的审稿专家取得联系,利用ORCID认可审稿专家的贡献等,旨在致力于提高专家的审稿同意率,从而在源头上推动期刊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学术期刊责任编辑应如何对待专家审稿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期刊责编审稿与专家审稿各具特色,互为补充,专家审稿是责编审稿的延伸和辅助,责编应根据刊物的实际情况,在尊重专家的基础上对其意见进行再斟酌,重点关注初审的存疑之处、专家意见的分歧所在、专家评议的相互矛盾和专家审稿的结论性意见,以求将专家意见内化为审稿共识,使审稿工作渐臻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