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支篮球队主力队员的实力往往是取得比赛胜利的主要因素,但是,替补队员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在一些重大国际比赛中,有些队有时就是因为替补队员换上场而改变被动局面反败为胜的。如中国女篮在23届奥运会预选中,就是采用了主力替补队员轮番作战的方法而保持了旺盛的战斗力,力挫群雄,夺得桂冠的。目前世界一些强队在比赛中,都是采用全队多名队员上场比赛的方法。23届奥运会的女篮冠军美国队在所有场次的比赛中,全队12名队员轮番上阵,每场至少胜28分以上,显示了雄厚的实力。  相似文献   

2.
篮球比赛中第一阵容上场的所有队员通常称其为主力队员,其余队员都称之为替补队员。文章通过对替补队员地位及作用的分析,明确对替补队员的要求和在比赛中应发挥的作用,并据此寻找有效的训练思路。使教练员树立12人的篮球思想,充分发挥每一名运动员的优势,有意图绕替补队员安排一定的战术,使替补队员也成为比赛取胜的法宝。  相似文献   

3.
应重视“替补队员”的作用及其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重视“替补队员”的作用及其培养谷春爱排球规则规定,一场球赛双方各上场六名队员。首次上场的六名队员为主力队员,其余六名场下队员为替补队员。首次上场的六名队员是根据比赛双方的具体情况,为实现本队战略目标的需要而确定的。"主力"和"替补"是两个动态概念,...  相似文献   

4.
现代排球比赛进攻速度快,战术变化多,网上对抗激烈, 运动员的体力消耗和心理负荷随之增大,尤其是世界强队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彼此交锋时单纯依靠主力队员是难以战胜对方的,合理使用替补队员,始终保持本方应有的整体实战能力已成为赢得比赛胜利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对替补队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替补队员的含义有二:一是按规则除场上比赛的六铝队员之外的队员;二是按阵容除主力阵容之外的队员。本文讲的是后一种替补队员。随着排球技、战术的不断发展,比赛的异常激烈,大量启用替补队员,替补队员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如何当一名出色的替补队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急需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体育团体竞技项目比赛激烈程度的不断增加,不仅场上首发主力队员的竞技状态与临场发挥决定着比赛的结果,替补上场队员的发挥也同样与比赛成绩息息相关,同时替补未上场队员的精神状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场上队员的发挥。教练员应科学合理地对替补队员开展日常训练工作,临场比赛时也应有针对性围绕替补队员的特点制定特定的战术方针。然而目前专门针对替补队员的训练、管理办法及临场控制的研究还相对比较薄弱,需要引起广大体育科研工作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来,随着排球技、战术的不断发展,比赛异常激烈,大量地启用替补队员已屡见不鲜。替补队员已成为夺取胜利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因此,替补队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一、替补队员的地位和作用 1.是衡量一个队实力强弱的标志之一根据第四届世界杯男子比赛统计,冠军苏联队在整个联赛中,没有一场是重复的阵容。全队十二名队员个个能上场比赛,而且战斗实力不减,在比赛中战胜了所有的对手,保持不败的纪录,显示出雄厚的替补力量。这也是苏联男排称雄于世、立足不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女排在第三届世界杯赛中能一举  相似文献   

8.
采用专家咨询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我国甲级女排运动员扣教练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主力队员的成就感、挑战性、优越感强于替补队员.另外发现,教练员中不同类型的领导作风,不是影响主力与替补队员角色心理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9.
采用现场统计和录像分析的方法,对2004—2005赛季陕西东盛队主场的比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陕西东盛队替补队员与主力队员存在较大差距;在进攻中整体进攻能力和进攻质量不同,难以形成比较均衡的攻击;在防守中队员防守积极性与攻击性较弱,难以对对手的进攻形成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男篮和与赛队手在第26届亚洲男篮锦标赛9场比赛中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技术指标综合统计显示,中国男篮和与赛队相比具有相对优势,但中国男篮在半决赛、决赛中的竞技表现一般,表明中国男篮在亚洲已经没有了绝对优势.中国男篮内线统治力下降,外线队员进攻稳定性欠缺,突破攻击能力不强,内外缺乏呼应,全队攻守转换节奏慢,快攻、抢攻意识不强,阵地进攻机动性差,无效的传接球过多,进攻效率不高.全队防守伸缩性差,身体对抗不占优势.中国男篮主力队员和替补队员差距较大,队伍力量不平衡,替补队员的比赛效率普遍较低.  相似文献   

11.
板凳也疯狂     
聚光灯下照着的永远是英雄,但是英雄不一定是人人都知晓的。判断一个球队的实力,不仅要看队内主力队员的水平,还要看其板凳队员也就是替补队员的水平如何,在一系列漫长的比赛中,板凳队深度将决定比赛结束时能否取得好成绩。不是每个板凳队员都能灵光一现,他们当中许多人,或许英雄无用武之地,纵有一身武艺,却从此就埋没在那些等待的岁月中。如果不经过比赛的锻练,在许多时候都会渐渐失去上场的感觉,而最可怕的是,从此失去对自  相似文献   

12.
在本次国际男子排球邀请赛各队的对垒战之中,技、战术打法有如下特点:主力与替补趋于消失:六人制排球运动诞生以来,就有主力与替补之分,直至目前,一些大型比赛统计调研资料中,还有“主力队员平均身高、年龄”等等。近年来,不少评论认为“苏联队实力雄厚,主力与替补界限不明显”。在这次邀请赛上,美国队12名队员除一人上场5局外,其它队员均在10局以上。每场比赛虽然开局时阵容类同,但以后各局则很少原班人马;而是根据对手和  相似文献   

13.
<正> 我们体育教研小组根据学校的恃点和学生的兴趣,在开展班际篮球比赛中,采用了一种新的竞赛方法,别开生面,很受学生欢迎。我们采用的新比赛方法,主要是依据《篮球竞赛规则》的某些条款,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略作一些改动而成:一、组队人数定为每班出二十四人,分成四个比赛小组。每组比赛时出场五人,一人为替补队员。每场比赛为四局,每局比赛时间为十分钟。在每场四局比赛中分別由双方四个比赛小组依次上场,每个队员  相似文献   

14.
运动竞赛中的不良情绪及其调节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情绪变化对运动竞赛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作用。在1981年世界排球杯赛的最后一场比赛一中国女排对日本女排中,我们就十分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当时的情况是中国女排只要胜2局就是世界冠军的得主。这是中国队三大球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是几代人的夙愿,意义十分远大。所以比赛一开始,中国队队员发挥正常,如人所料地轻取2局,这时场上队员们谁也无法抑制住内心的巨大喜悦,欢呼跳跃,情绪激昂。她们带着这种情绪参加第三、四局的比赛,结果却令人难以置信,日本队连胜了2局,教练员袁伟民及时地稳住了队员的情绪,他严肃地指出:祖国人民需要的是全胜。中国女排终于第五局获得了胜利,以不败一场的成绩登上了世界冠军的宝座。比赛结束后袁伟民教练向记者谈到、第三、四局的  相似文献   

15.
运用数理统计法,对第29届奥运会女子排球队员的身体形态和扣球高度、拦网高度等非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本届队员各指标与前两届无显著性差异;女排选材呈现出高大化的特征;主力和替补队员的身体形态指标没有差异,替补队员比赛场次少缺乏经验;主攻HB最高;副攻除了HS低于主攻外,各指标均优于其他位置;接应二传平均年龄最大;二传和自由人各项身体指标均低于其他位置。  相似文献   

16.
踢球入门     
这期我们继续介绍竞赛规则中的第三章队员人数和第四章队员装备。 一、队员人数 1.一场比赛应有两队参加,每队上场队员不得多于11名,其中必须有1名为守门员。 2.凡属国际足联、洲际联合会或各国足球协会举办的有正式竞赛规程的比赛,都要按下列规定更换替补队员: (a)获得各有关国际协会或国家协会的批准。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竞技运动中耻意识及相关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耻群的主要心理特征是:体育信念、态度的好意度较低,焦虑倾向大,情绪不稳,意志薄弱;高耻群的社会因素基本特征是:运动年限较短,参加正式比赛的次数少,女性、非主力替补队员多,技术、技能水平较低;对耻意识影响作用最大的因素是:胜利意识、丢脸的比赛、特质焦虑、状态焦虑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中国男篮在国际重大比赛中失误的分析,发现和与赛队相比,比赛失误多于对手主要出自替补队员,且失误类型集中在传球和运球技术;提出现阶段提高替补队员实力的策略,认为国内CBA借鉴NBA赛制,延长比赛时间、扩大三分球区域、适当采用特殊规定,可以促进主力与替补实力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九八四年全国篮球比赛正式采用国家体委对兰球竞赛规则改革的规定。其中一条规定:每场比赛每队必须有10名队员上场,每个队员上场时间必须在10分钟以上。(简称“十人制”)如果违犯规定,不足十人参加比赛获胜无效,按负场计分;积分相等时,名次排列在后。新规定的意义在于:能使更多的、替补队员得到锻炼的机会;有利于上场队员保持充沛的体力;促进篮球水平的尽快提高。面临这一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举重运动的不断普及发展,时至今日,以前存在于大多数主力队员中的训练水平上的差距几乎没有了。特别是近几年来,国际举联修订了竞赛规则,对运动员的体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试举战术的运用更为多样化。因而,在竞争激烈的举重比赛中,正确地运用试举战术对取得比赛胜利有着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