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     
教材:六年制小语课本第一册第八课五年制小语课本第一册第四课教师:合肥市钢北小学闫彬学生:台肥市钢北小学一(一)班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看图学词学句第八课“电”(板书课题)。师:我这儿有几幅图,请同学们认真看、动脑想。(出示第一幅图)师:这张图上面画的是什么?生:这张图上画的是电灯。师:(板书:电灯)电通过电线通到灯里,电灯才能发光,有了电灯的照明,晚上我们可以在灯下写字、看书或做别的事情。师:谁能用“电灯”说一句话?生:晚上我在电灯下认认真真地写作业。生:天冷了,晚上我妈妈在电灯下给我打毛衣。生:吃过晚饭,我和哥哥在电灯下下象棋。@1  相似文献   

2.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贺知章的《咏柳》这首诗,课后同学们想给自己布置什么作业呢?生:我要画一幅画,把柳树的袅娜多姿画出来。  相似文献   

3.
一一个词,一幅画 师:孩子们,我们先做一个游戏.有人说一个词就是一幅画.我们试试,我说一个词,看看你头脑里会浮现出什么画面.  相似文献   

4.
一、读悟比较,发现韵律美师:自开展诗文背诵大赛活动以来,很多同学都积累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好诗,谁能给大家背诵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众生背诵《早发白帝城》、《从军行》、《竹枝词》、《饮湖上初晴后雨》……师:同学们积累得真多,背诵得趣味盎然;看来大家都很喜欢学习古诗。今天我们要新接触与古诗体裁相似的词。(板书)(投影仪出示全词)(师配古筝曲范读全词)师:大家都沉浸在词的美妙意境中了!想来读一读吗?(生自由多遍地诵读词,随后指名朗读)师:同学们读得多投入啊!读着这首词,你发现在题目、语言形式上,词与诗有什么不同吗?生1:诗只有一…  相似文献   

5.
学生:北京市海淀区翠微小学五年级时间:2004年10月25日师:我课前了解到,同学们已经读过课文了,谁能说一说“二泉映月”是什么?生:“二泉映月”是一首二胡曲。生:更确切地说,“二泉映月”是一首经典的二胡曲。师:“经典”这个词用在这里非常准确。生《:二泉映月》是阿炳创作的一首二胡曲。(师板书:一首曲子)师:你真不简单,还知道曲作者的名字。阿炳是艺名,他的真名叫作华彦钧。听过他创作的这首《二泉映月》吗?(大部分同学摇头)我们一起来先听一听这首曲子。(播放曲子,教师旁白: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无锡惠山阿炳墓前阿炳的塑像,听到的就是这首…  相似文献   

6.
[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师: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我们班蓝天同学画的一幅画(实物投影仪展示画面,学生观察)。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出画面内容。生:画面上有一条马路,旁边有很多花草树木。生:我还能说得再细一些、再具体一些———画面上有一条弯曲的马路,路旁有很多行道树。师:说得太好了。你们喜欢这些行道树吗?全班:喜欢。师:同学们,你们是喜欢蓝天同学画得好呢,还是喜欢行道树本身?(学生笑,有人说“都喜欢”。)好,那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台湾女作家张晓风为我们描绘的行道树(师板书课题),看看我们所…  相似文献   

7.
何茹  洪宇 《黑河教育》2009,(4):46-46,58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老师写一个词语,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板书:快活),认识吗?齐读一遍。“快活”是什么意思?能说一个和它意思相近的词吗?  相似文献   

8.
正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来读一篇新的课文。课文写了一个美好的故事,里面还包含着一首诗,谁能猜出是哪篇课文呢?生:(兴奋地猜测,抢着说)是《黄鹤楼送别》!师:(高兴地)对了。这就是我们将要学习的新课文(板书课题)看来大家对这本书较熟,老师还没教,自己就先看了。  相似文献   

9.
案例一 一、家园毁灭,怀念过去[片断一]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要播放一段小影片,想看吗?(学生们非常开心地点头)  相似文献   

10.
焦点案例《白鹭》(苏教版语文第12册)第二课时教学纪实师:白鹭真是一首精巧的诗。人们常说,诗中有画。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能找出几幅优美的画面。如果让你给这些画题名,那该用什么名字好呢? 生:我看到了三幅画,分别是白鹭钓鱼、瞭望、飞翔  相似文献   

11.
师:(板书:世界)小朋友,谁认识这个词?生:世界。师:你能用一句话赞美一下我们这个世界吗?生:我们的世界很美丽。生:我们的世界多美呀!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多美呀)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名字就叫——(指板书)让我们用赞美的语气—读一读。(学生很投入地齐读课题)师:接下来老师就来讲讲这个故事,小朋友们边听边想,故事讲了件什么事?(讲故事同时播放轻音乐)师:现在故事讲完了,请同学们回答问题。生:故事讲了一只小鸡看到了世界。师:有谁要补充吗?生:故事里讲了一只小鸡刚刚从蛋壳里孵出来看到了世界。师:有进步,但是…  相似文献   

12.
年级:小学四年级课时:两课时(本课为第二课时)指导思想:运用《音乐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以审美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听觉、视觉、动觉……)参与;引导学生欣赏美、表现美、感悟美、创造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突破学科边界,以大艺术教育观统领各个教学细节,提高学生综合艺术素质。一、欣赏美教学设计:[播放背景音乐:克莱德曼的《秋的私语》,教师展示一幅图画。]师: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幅画,大家说说画上都画了些什么?[学生描述画中景物]师:宋朝有位著名诗人——苏轼,他曾写过一首词,我们来读一读,看看这首词的意境与我们欣赏的这幅…  相似文献   

13.
一、谈话引入,导出课题(课上,靳老师用简短、清晰、富有条理的话语向同学们做了自我介绍,然后请同学们讲讲听清楚了几个意思。)师:现在请一位同学说,靳老师刚才这段话说了几点意思。(一位同学概括了靳老师话的意思后,末尾还加上了自己对靳老师的印象——“和蔼可亲”、“幽默风趣”等。)师:最后这几句话用一个词概括就是——我们谈话之后你的感受!(板书:感受)请大家读这个词。(生齐读)师:什么是感受?生:感受是内心活动,是人心里面的情感活动。师:我们去感知周围的情况,感觉到它就叫——感之于外。生(:齐读)感之于外。(师板书:感之于外)师:看…  相似文献   

14.
[教学片段] 师:下面请同学们再次大声地朗读这首诗歌,并说一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小朋友从窗口能看到一年四季的景色,小窗口像一幅画。 生:我知道春天桃花开了,夏天麦穗黄了,秋天大雁向南飞走了,冬天大雪白茫茫一片。  相似文献   

15.
师:古人说“诗中有画”,一首凝练的诗,其实就是一幅精致的画。现在,老师特别想读一读这首诗,读的时候,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想画面上有什么。  相似文献   

16.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一些寓言,你还记得这些寓言的题目吗?生:记得。如《自相矛盾》《掩耳盗铃》等。师:说得很好。请想一想:寓言是什么意思?则是什么词?生:寓言就是假托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的小文章。生:寓是寄托、假托的意思。生:则是表示量的词。师:同学们答得很好。这节课我请同学们先看一幅图片。(出示投影:一个汗流满面的人正在一棵一棵地拔禾苗。)谁来说说图片的内容?生:一个人正在干活。生:一个人往高拔禾苗。师:说得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寓言《揠苗助长》。(板书课题)〔评:投影放图片,有…  相似文献   

17.
一、引入课题,引导质疑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北京西北郊,曾经有一座被人们称为“万园之园”“人间天堂”的园林,它就是圆明园。可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残垣断壁。因为它被英法联军毁灭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圆明园的毁灭》。(齐读课题)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知道什么?生:为什么说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生:英法联军为什么要毁灭它?生:我想知道圆明园没被毁时是怎么样的?二、创设情境,教会方法师:你们真会提问题。现在有一个旅行团来到了北京,他们要去的一个地方就是圆明园。你愿意当他们的导游吗?师:好,请先选择一种自己喜…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揭题,提出要求师:同学们,我们今天上一节观察作文课。(板书:“观察作文”)师:要求大家做到:仔细看;认真想;大胆说;写具体。能做到吗?  相似文献   

19.
师:请同学们看黑板,我要给大家画一幅画。(师画图:一个仰天痛哭的人)请你们猜一猜,她遇到了什么事,哭得这么伤心呀?  相似文献   

20.
[案例]《认识象形字》教学片段:师: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一幅画,请欣赏。(师画文字图)看见这些画,你想说什么?生:(非常激动)这些画真奇妙,像我们学的字又像画。师:对,它们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字。你能猜出它们是哪些字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