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新课程改下的"放羊式"体育教学"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尊重学生人格、承认个体差异、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形式。做为一名体育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相似文献   

2.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说,学习英语的最大困难就是记单词。变幻莫测的单词使学生对英语课望而却步,很多学生因为记不住单词而对英语课失去兴趣。显然,词汇量得限制已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障碍。因此,如何突破英语词汇学习难关成为英语教学的关键。通过十余年的教学经验,科学运用布鲁纳得认知学习理论,我们摸索出一条中小学生科学学习英语词汇的成功之路。这就是被称为英语学科领域的"珠脑运算"——《"三五"创词法》。学生运用"三五"创词法学习单词时,不用书,不用本,不用笔,不用预习,不用复习。最重要的是不用记单词,而是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一个构词表。学生能够"听其音,写其词;见其词,读其音"创造性学习。  相似文献   

3.
利用NSSE-China调查问卷,通过对案例学校首批"卓越班"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调查和其学习行为状况的反思,提出改变"卓越班"学生现有学习状况的对策:利用NSSE理念,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意识;深化教学改革,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力;树立大学习观,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但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缺乏自主意识,这与其在学习中过分依赖教师有着密切的关系。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可以从改变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方法、教学行为进行研究。本文从变"执行者"为"开发者",为学生自主学习拓宽新领域;变"讲授者"为"对话者",让学生自主交流成为学习的主人;变"领导者"为"引导者",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5.
要实现有效教学有效益的目标,必须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实施过程、教学效果——学生发展三个"维度"探讨其基本要求。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学生发展具有"主动性";着眼于学生的情绪体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学生学习具有"愉悦性";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学会学习,发展能力,学生发展具有"创造性"。  相似文献   

6.
"指导—自主学习"是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统称,其本意是通过教师指导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由讲转向导,学生由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这是"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区别于传统教学的基本特征。在学生自学基础上,教师要加强指导,  相似文献   

7.
要实现有效教学有效益的目标,必须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实施过程、教学效果——学生发展三个"维度"探讨其基本要求。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学生发展具有"主动性";着眼于学生的情绪体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学生学习具有"愉悦性";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学会学习,发展能力,学生发展具有"创造性"。  相似文献   

8.
"语文园地"和"基础训练"所不同的是,其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其呈现方式基本上以"我会……"的形式出现。因此,在这个前提下,学生可以自主参与、实践、探究,可以合作交流,它是培植学生语文学习自信的重要平台。同时,新课程的"语文园地"与"基础训练"所不同的是,其信息量更大,与生活的链接更加密切,更加注重学生的发现、实  相似文献   

9.
杨芳 《考试周刊》2011,(84):216-216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上得有趣,学生就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激发学生"我要学"的激情,就是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自主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自主学习的前提就是学生必须对学习感兴趣。爱因斯坦曾说:  相似文献   

10.
师正清 《考试周刊》2009,(52):165-16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其"好学"历史、"乐学"历史,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就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殷胜莉 《考试周刊》2012,(7):131-132
《全日制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把"探究式学习"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而在物理学的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得到能力的提高,"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学习方法与探究式过程,适合在理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这种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汲取知识的内部能力。这种方法与能力的获得,其主要渠道就是把"探究式学习"深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2.
创设有效有趣的情境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发展。"情境"应该是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情境"创设一定要从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其关注的焦点应落足在情境是否有效地促进学生"快乐、有效"地学习。  相似文献   

13.
曹文俊 《考试周刊》2012,(50):70-70
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本文着重从了解学生——"评"之基石、注重激励——"评"之精髓、引导品味——"评"之力量三方面,阐述了教学中,教师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根据其生理心理特点作出恰当的、学生能接受的、能细细"品味"的"评价",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个性化的主动建构与创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中学生学习自主性的现状及发展特点,为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高中生学习自主性问卷》,评估669名中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中学生的总体学习自主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目标竞争"和"学习耐力"维度的平均得分较高,"成效监控"维度的得分最低;男女中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农村中学生在全量表及"成效监控"、"时间利用"和"学习耐力"3个维度的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城镇学生;初一和高三学生在全量表上的平均得分显著高于高一和高二学生,高一学生与高二学生、高三学生与初一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活动单导学的核心是"活动",即学生的思维活动、操作活动及实践活动等;其作用就是"导",即给予学生学习思路或方法的引导;其特点就是"局部",它是为学习重点知识和关键知识服务的,并非面面俱到;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在大力推进"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背景下,"活动单导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非常大的使用价值。 一、内涵解读"活动单导学"以"活动单"为媒介,一堂课由1~3个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自学活动组成。  相似文献   

16.
王满星 《广西教育》2011,(19):25-25
探究学习是当前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是,目前一些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走过场"的现象比较突出。其实,探究学习在每一个阶段都有其关键"特性",老师抓准这些"特性"展开教学,可以使学生的探究学习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7.
杜海贵  巩晓琴 《文教资料》2014,(23):165-166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消极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积极的参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长期以来,教师强调学生接受,注重知识要点的传授,忽略学生的自由发展、自主探究,以致学生死记硬背,失去学习兴趣。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思想品德课要建构以"主动参与、合作学习、体验成功、指导学法、培养习惯、教学公平、鼓励创新"为特征的"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的教学设计应体现学生学习的需求,"以学定教",即"用学生的头脑去思考,应学生的思维去备课",以"学"为切入点,让学生"动"起来。因为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活动,为学生创设积极的活动情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体激活状态,主动、积极地动眼、动口、动手、动耳、动脑,才能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自主行动,从而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教师重视学生的质疑是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参与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一环。要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教师应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数学学习的成功感,促使学生"想问";想方设法,营造民主平等的宽松氛围,促使学生"敢问";注意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教给质疑方法,促使学生"会问";利用教材中的新奇因素,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多问"。  相似文献   

20.
去年拉萨市首届小学语文研讨会开幕式上,自治区教科所韩晓悟所长指出:"藏族地区、藏族学生学习汉语文不能单纯地叫作"语文学习",应该严格地称为"汉语学习",西藏的"汉语教学"应视其地域,在体现其人文性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其实际运用的工具性。”汉语是藏族学生的第二语言,对于初学汉语的藏族学生来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