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幸目睹一位生物教师在“全国生命化教育课题研讨会”上的示范课,也聆听了生命化教育研究者们的论坛报告,开始了解到生命化的一些理念,也初步思考了语文教学中的生命话题。  相似文献   

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生命教育教师是生命教育的追梦人与实践者,其自身的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直接决定着生命教育的健康发展。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生命教育教师的生命化培育,是在运用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2+2+N”研究性学习型团队的建构方法,探寻并创新生命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育途径。遵循其生命发展的内在规律,尊重其独特的生命品性,特别关注“生命化”的过程,通过团队的力量去沟通、去协调、去合作、去影响,形成目标、使命、价值;关系、制度、愿景等诸多方面的集体认同,以促进生命教育教师新角色的建构与生命品质自动成长与成熟。  相似文献   

3.
生命化教育是“融于”生命、“成全”生命的教育。受“工具性价值”思维的影响,教育(包括幼儿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严重的遗忘与漠视生命的现象。生命化教育要求我们要关注儿童的生命,直面儿童生命的完整性与独特性,尊重每个生命,为每个生命潜能的充分发挥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论生命视角下的教师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的起点是“人”的教育,教师的责任是教人做人。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也需要关注教师的生命成长。在以往的教师教育中,我们过分注重教师的技能化培训,而忽视了教师生命的完善与发展。因此,要实现人的完整性,使之走向完美境界,就必须完善教师的生命价值,使其在帮助学生完整实现自己的同时也创造着属于教师自己的生命意义与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5.
“江苏要实现“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关键要依托教育和科技优势。教师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保证,是“教育强省”的基石。省政府要从经费投入、学科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积极推进两级师范向一级师范过渡,实现小学教师本科化;同时要积极开展“4+2”教育实验,推进江苏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6.
著名的教育工作者张文质进行的“生命化教育”课题实验,引起全国各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这个课题实验对新作文教学具有现实的意义。听了福建省首届新作文教学专题研讨会的8节新课题研讨课和“生命化教育”实验校——仙游郊尾中心小学“心灵作文”的5节课题研讨课,我认识到了“生  相似文献   

7.
生命课程作为新教育实验的基础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真善美”的品格,进而提升其生命高度。新教育实验尊重个体的生命成长,以学生为中心,设置个性化课程,以“十大行动”为途径和主要内容,强调共同体及其愿景的价值,致力于使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将教师成长作为逻辑起点,构建“职业认同+专业发展”的教师成长模式,引导教师在增强职业认同的基础上,通过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和专业交往,促进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关于"人"字的解读与教育真谛的审视——献给智慧型教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走进“人心”为前提,以“人格”教育为起点,以“人道化”教育为基础,进行“人生”价值教育,以唤醒“人”的生命觉醒,最终实现“人”的价值的最大化,这就是“人的精神发展教育链”。教育就是通过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来播种人类智慧,提升人的价值,而要探求教育的本质,历史的眼光,文化的视角,辩证的见解必不可光。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生命化教育?华东师大的叶澜教授曾给教育下过这样一个定义:“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这样的“教育”,就是我们所期待的生命化教育。生命是教育的原点,生命化教育观是最大的教育观,而“润泽生命”应是学校教育追求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0.
生命化教学提出“完善生命”,“完善人格和心灵”等很高的目标,但只关注生活、情感体验和师生交往互动等措施是远远不够的.我国提出的“素质教育”的口号,特别是“MM教育方式”,对“生命化教学”是很好的解读.这种学说对我国数学教育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观点集锦     
《教育情报参考》2006,(7):52-52
从“工具性教育”到“生命化教育”:让教育为生命而存在,课程改革应突破文化阻隔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冯建军认为,教育是生命发展的需要,“成全”生命是教育的根本使命。但“工具性教育”偏离了生命的原点,陷入了功利之中。这种教育,被重视的只是教育的工具价值,被看好的只是教育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个人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的时代,呼唤教育回归生命。生命化教育理论指出,教育是生命间的活动,是用一个智慧生命开启许多智慧的生命,用一个心灵去温暖许多心灵,用一种人格去影响许多人的人格,用一种热情去温暖许多生命。生命化的教育,呼唤生命化的教师。教师通过教育活动创造学生的精神生命,促进学生生命的发展;同时,也创造自身的精神生命,实现自身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安全与健康成长牵动着每个家庭,也牵动着全社会。而加强安全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开展“生命教育”,作为语文老师,应将“安全教育”与“生命教育”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修正孩子们的“生命观”,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悄无声息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4.
2002年,我怀着满腔热情踏上了追求“生命化教育”的教学之旅。几年来,每一次走进课堂,我都细细思量,要怎样让学生享受“生命化教育”的甘霖……  相似文献   

15.
教师作为学校美育实践活动的引导者和开展者,其审美素养的高低关系着学校审美教育的成败与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关系着教师自身人格的完善。纵观当下学校教育,竭蹶步趋于“教育苦旅”的“被动型”“追赶型”教师,其审美素养呈现出审美观念畸形化、审美知识功利化、审美情感缺失化、审美境界世俗化、审美能力固着化等问题。重构教师审美素养须从“完整人”视角出发,更多地凸显身体价值、重视感性存在、追求生命完整,以内在自觉和本性使然提升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我国生命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开展生命教育建立危机干预体系的必要性.提出了实施生命教育的建议,指出构建以预防为主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主要就是挖掘生命教育的潜力和优势:转变观念,树立生命意识;将生命教育融入课程内容,变“知识课堂”为“生命课堂”;生命教育实践化:生命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生命教育教学研究化;生命教育机制化,从而构建全方位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相似文献   

17.
“生命化教育是对教育的一种重新解读,是‘以人为本’时代的教育哲学。直面生命,遵循生命的特性,促进生命全面、自由而个性化的发展,是生命化教育的追求。在实践中,生命化的教育就是要凸显生命的灵动,焕发生命的活力,激励生命的创造,丰富生命的意义。”生命化教育理念的提出,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生命教育在国内越来越受重视,从学术领域的理论讨论,到政策层面的官方指导文件,再到操作层面的学校课程、课题研究,都让我们看到,生命教育已经在国内生根、发芽。而国外和我国港台生命教育成功的经验,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生命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价值追求。然而,何谓生命教育,如何有效实施生命教育,目前还没有形成明确一致的观点。深入了解国内外生命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和现状,有利于把握实践的方向向。。本本文文以以““生生命命””““生生命命教教育育””““生生命命与与教教育育””““生生命命化化教教育育””等等为为关关键键词词,,进进行行文文献献检检索索整整理理而成,以期为我国中小学践行生命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虽然生命教育在我国已经得到一定发展,但它在现行教育体系当中尚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没有“合法身份”;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本原因在于现行教育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工具化教育理念”;因此只有从根本上转变当前的教育理念,以“生命化教育理念”为指导,才可能真正明确和落实生命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应有地位,从而大力推进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20.
教育即生命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教育即生命”是对教育本质的一种新认识,它不仅实现了工具性教育轴心的转换,而且深化和明确了“教育以人为本”的真正内涵。它表达了“本真教育”是一种生命化的教育。我们必须从以前对教育社会性过分强调的误区中走出来,回归教育的生命本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