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该文简要阐述了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论—适应性选择及其对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指导作用,立足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探讨译者应该遵循的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原则,即:协调原语与译语语言差异、平衡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归依于译语受众文化心理,译者只有在这些原则的指导和规约下,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才能把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传译给外国受众,实现中医药文化的对外宣传和国际交流。  相似文献   

2.
《商洛学院学报》2018,(1):34-38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各有优势,译者应基于汉语文化负载词的文化和形式特点对其灵活选择。为了传播中国文化,译者应在能够保证译文准确易懂且不会引起文化误解的前提下使用语义翻译。语义翻译主要包括三种形式:直接复制原语文本的语义翻译、增加注释的语义翻译和音译加注形式的语义翻译。如果因语义翻译的使用而导致译文内容的错误,甚至带来文化冲突时,译者就必须选择交际翻译,通过使用释译、注释、增译、省译等方法,优先保证译文的易懂性、准确性和流利性。  相似文献   

3.
朱玲彦 《海外英语》2013,(15):177-178
该文以中国对外宣传为背景,指出了文化负载词在外宣传过程中的重要性,介绍了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详细阐述了翻译过程中采用具体方法,从而得出了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应以异化策略为主,以归化翻译为辅助策略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该文以中国对外宣传为背景,指出了文化负载词在外宣传过程中的重要性,介绍了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详细阐述了翻译过程中采用具体方法,从而得出了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应以异化策略为主,以归化翻译为辅助策略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李梁 《文教资料》2008,(11):49-50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负载词蕴合独特的民族文化,翻译中如何处理文化负载词已成为译者不可忽视的问题,它关系到跨文化交际的成败.本文在跨文化交际的视野下审视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探讨其翻译原则与策略.  相似文献   

6.
译者在进行中国经典作品外译时,应重视作品中传达文化特色的文化负载词的转换翻译,文化负载词是译者在进行翻译过程中的一大难点,译者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能够直接体现整部作品的翻译水平。本文针对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社会文化、物质文化、习俗文化等文化负载词,结合杨宪益、戴乃迭《祝福》英译本中的翻译实例,以探讨文化翻译视域下文化负载词英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服饰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我国深刻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历史。博物馆展览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其藏品中服饰文化负载词的准确英译有助于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展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巴斯奈特提出的文化翻译观对博物馆藏品中服饰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有着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本文在文化翻译视域下,运用直译加注、音译加注、归化、异化和文化负载词化普通词等翻译策略,对博物馆藏品中服饰文化负载词进行分析,以期促进我国服饰文化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8.
论文基于文化负载词定义的基础之上,围绕着英译本《围城》中文化负载词的分类,归纳总结了译者在对《围城》中文化负载词进行翻译时如何使用的“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并提出翻译文化负载词时应基于译者翻译目的、译者生活文化态度及读者的关注点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对外经贸文化交流日益增多,这使得对外宣传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两种语言和文化存在着差异,同时由于译者本身素质问题,造成外宣翻译中出现许多错误或不规范的英语,影响目标受众对宣传对象的理解和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对外交流.因此,我们需要在这方面引起重视.本文通过分析外宣翻译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及原因,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袁媛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10):74-76
文化差异不仅是交际的障碍,更是文化交流的需要和契机。翻译是承认并呈现语言文化差异的积极的跨文化交际行为。茶文化负载词是负载茶文化内涵的最小语言单位。其英译应当立足于"文化传真"的原则,积极寻求原语文化语境在译语文化圈中的重构,从而促进文化间的"留异存同"。试以《续茶经》中茶文化负载词英译为例,探讨几种翻译方法在译语中重构原语文化语境的优劣得失。  相似文献   

11.
文化负载词汇在译文中的准确再现对文学翻译极其重要,其翻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译文读者对原文信息理解的程度.鲁迅先生的著作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化负载词汇,由于中西传统文化的巨大差异,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译者很难找到完全对等的表达.本文借<呐喊>的英译分析,提出和总结了文化负载词汇翻译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2.
姚伟 《海外英语》2014,(13):155-156
《红高粱家族》中文化信息的合理转换对于其译作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该文将首先采用尤金·奈达对于文化的"5分法"将文化负载词进行分类;然后通过对葛浩文先生译文中5类文化负载词进行梳理,找出其在翻译过程中所使用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以期为后续译者翻译中国文学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13.
对《孙子兵法》贾尔斯和林戊荪译本中古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从词源学的角度进行了对比剖析,文化差异和译者的文化背景的局限性影响了古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理解和翻译。译者应尽可能的传达文化负载词所包含的意义,以使目标语读者最大限度的理解源语。  相似文献   

14.
从文化翻译观角度研究《活着》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在探析《活着》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难点后,研究汉学家白睿文翻译《活着》中文化负载词所用的翻译策略,以期对中国文化负载词的对外翻译提供借鉴,让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研究发现,从文化翻译观视角看,《活着》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有:直译、音译、音译+脚注和增译等。  相似文献   

15.
随着翻译研究的日趋深入,在翻译的历程中,译者应充分思考原语词所包罗的民族文化与语言天性,探究文化与翻译的内在客观规律,尽可能的还原原文的语言风格、语言意识及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6.
在中华典籍英译史上,深度翻译作为一种对原文本所造成的文化空缺进行补偿的有效手段被西方译者广泛采用。然而有些西方译者的深度翻译非但无助于目标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语文化,反而破坏了原语文化的真实性。这就引发原语文化读者对译者语境建构原则的质疑。基于《孙子兵法》文化空缺英译的个案分析,深度翻译如欲达到其定义的语境效果,译者须忠实于原作者的信息意图,其所添加的新的语境信息须不悖于原文本读者现时的语境假设,因为语际翻译的译者之阐释乃是基于原语文化阐释者的阐释之上的再阐释,只有原语文化的本地人才有资格做出第一层次的阐释。  相似文献   

17.
翻译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研究的就是双语转换的心理过程及其认知机制。本文试图通过研究译者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过程,了解进行文化负载词翻译时译者的思维过程,以开拓翻译理论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上半叶,庞德和鲁迅作为不同历史环境中的两个重要翻译家在其翻译过程中都曾因为引进原语文本的语法结构特征而创造出不通顺的翻译。这种不通顺的翻译极大地体现了译者对原语文化的包容和接受,实现了译者的文化主张,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彰显了译者主体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山海经》英文翻译的两本译本为基础,分别从专词翻译、水文化负载词两个角度,具体分析两本译本所呈现出的不同的翻译倾向和策略。通过分析,发现其中的优势与劣势,为水文化遗产翻译研究提供帮助,使其更好地对外宣传中华水文化。  相似文献   

20.
文化负载词是反映民族独特文化特征的词、词组或习语,在跨文化交际的情况下,由于语境的缺失使得对文化负载词的处理成为翻译中的难点和热点。本文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从语境理论的视角,探讨杨宪益和戴乃迭所译的《边城》中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及译者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