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3 毫秒
1.
<正>·主持人语·2017年起,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开展全国范围内的中国儿童"道德—心理"发展调查,并在2018~2019年陆续向社会发布相关研究成果。本专题依据2018年进行的中国儿童七项心理品质调查中的江苏省数据整理而成,分上下两期,上期由总报告及自信、专注、同情心理品质研究报告组成,下期包括包容、冷静、坚韧、求新心理品质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2.
对江苏省13602名9~18岁儿童的自信心理品质发展状况进行调查,从年龄、学段、性别、生活满意度、家庭生活方式和城乡等6个维度探讨儿童的差异特征。结果显示,江苏省儿童自信心理品质整体发展较好,但在问题解决上自信水平较低;儿童自信心理的发展随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男生较女生更为自信;对生活的满意程度以及城乡区域影响着儿童的自信水平;生活在健全原生家庭中的儿童的自信心理品质发展水平明显优于其他家庭类型的儿童。  相似文献   

3.
采用《学龄前儿童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对处境不利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现状及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处境不利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在性别上和年龄上有部分差异,但具体类型差异均较为显著,父母离异、家庭贫困、留守三类处境不利学前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显著低于处境正常学前儿童。根据研究结果,建议相关部门及学前教育机构通过建立健全处境不利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动态监测,以提前预防并化解威胁儿童健康的潜在风险;针对不同类型处境不利学前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具体状况,做到积极引导与精准帮扶;构建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培育处境不利学前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4.
文章使用自编积极心理品质问卷、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和儿童长处和困难问卷,抽取安顺市6所学校4-6年级学生,通过与一般儿童的比较,梳理留守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研究发现,留守儿童中主动帮助他人、主动求助、经常帮助做家务的人数比例高于一般儿童。除了在同伴交往方面留守儿童得分高于一般儿童,在亲社会行为和情绪行为问题各因子上,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均没有差别。结果表明,尽管留守儿童“亲情缺失”,但他们并没有表现出较多的心理行为问题。最后提出促进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使用自编积极心理品质问卷、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和儿童长处和困难问卷,抽取安顺市6所学校4-6年级学生,通过与一般儿童的比较,梳理留守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研究发现,留守儿童中主动帮助他人、主动求助、经常帮助做家务的人数比例高于一般儿童。除了在同伴交往方面留守儿童得分高于一般儿童,在亲社会行为和情绪行为问题各因子上,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均没有差别。结果表明,尽管留守儿童"亲情缺失",但他们并没有表现出较多的心理行为问题。最后提出促进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6.
现有研究表明,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后,既存在社会融入困难的现象,又具有乐观、独立、宽容等积极的心理品质,这些积极的心理品质使流动儿童在城市中顺利地扎根生活,并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适应力。因此,深入挖掘并探讨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这必然有助于研究者摘掉长久存在于流动儿童身上的负面标签,并使得流动儿童在发展中形成更阳光的人格和更强的社会适应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数据库建设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与数据库建设是从2009下半年开始的一项全国范围的大规模测评研究,该研究是孟万金教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进一步推进。研究选取全国七大区域25个地级市214所中小学,整班抽取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39179人参与测量,获得有效数据34528人。当前初步建成了一个全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万人数据库和七个区域性数据库,可以作为今后相关研究的重要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8.
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916名流动儿童为被试,采用问卷法对流动儿童个人掌控感、乐观主义-悲观主义倾向、积极-消极情感等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特点进行考察.结果表明(1)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各指标得分均处于理论的中等水平.(2)流动儿童男生的乐观主义倾向得分高于女生;初二年级的个人掌控感得分最低,消极情感得分最高.(3)公立学校中的流动儿童个人掌控感和积极情感高于民工子弟学校中流动儿童;迁徙时间对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影响并不明显.研究者还对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特点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少年儿童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具有一定责任感的新型儿童,是当前教育的一项新的希望工程。这个重要责任就历史地  相似文献   

10.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创始人、中国教科院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孟万金教授率领中美专家团队,在分层抽样收集和分析全国5万人数据基础上,成功研发出中国各学段积极心理品质测评工具,包括:《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小学低年级(1-3年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小学高年级(4-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学业自我概念和学业成绩的纵向关系,以及该纵向关系在城市与流动儿童之间的差异,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对653名城市儿童和686名流动儿童进行连续五次追踪。交叉滞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1)虽然总体上学业自我概念和学业成绩的纵向关系支持了交互影响模型,但儿童类型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城市儿童支持了发展观,而流动儿童则支持了交互影响模型;(2)在七年级上学期到八年级下学期期间,流动儿童先前的学业成绩对后来的学业自我概念的影响显著大于城市儿童。未来教育实践中要注重群体差异,因材施教,努力培养流动儿童的积极学业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2.
曾庆余 《吉林教育》2005,(12):38-38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少年儿童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具有一定责任感的新型儿童,是当前教育的一项新的希望工程。这个重要责任就历史地落在家庭、学校、社会这些成年人身上。  相似文献   

13.
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为了解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本研究使用《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调查了1942名中职学生,发现:(1)总体而言,中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认知、情感、人际、公正、节制、超越等六大维度发展状况良好;(2)在15项积极心理品质中,中职学生发展最好的三项品质为爱、心灵触动和信念希望,发展最差的三项品质为真诚、创造力和领导力;(3)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中职学生在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4)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维度存在显著的年级和性别差异,总体而言,除公正维度外,在积极心理品质的五个维度上,中职学生得分随年级的升高而提高;男生在公正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5)与全国高中生比较而言,除节制维度中职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全国高中生外,在认知、情感、人际、公正和超越维度,中职学生得分均显著低于全国高中生;除求知力、思维与洞察力品质差异不显著外,中职学生与全国高中生在13项积极心理品质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最后,提出了培养中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师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发现和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本研究根据中西方积极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对1080名中国教师的测量,编制中国教师积极心理品质量表.量表由智慧、勇气、人性、公正、节制和超越六大分量表组成,涵盖21项积极心理品质,共66个项目.研究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大规模测评中国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从而为推进中国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朝积极方向转型,为培养具备积极心理品质的高素质教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当代著名的儿童教育家、小学语文教育家。生于1938年,江苏省南通市人。1956年毕业于江苏省南通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任教于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至今。江苏省首批特级教师、名教师,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荣获中华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江苏情  相似文献   

16.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重在培养积极心理品质.2012年,教育部颁布新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特别强调“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品质的科学界定与测评成为迫切的时代课题.本研究在2009年研发的《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基础上,专门针对小学生研发积极心理品质测评工具,深入探讨积极心理品质结构,以进一步提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对5600名小学生有效数据的分析,研发出了中国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量表由六大分量表13项积极心理品质构成,共50题.统计检验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可用于大规模测评中国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7.
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高中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是高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和核心。本文根据高中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现状,提出了高中生应重点培养的八项积极心理品质:思维与洞察力、谦虚、信念希望、持重、执着、真诚、创造力、领导力。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五项策略:牢固树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心理体验;积极争取家长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构建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网络。最后,本文用实例详细展示了如何培养高中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8.
培养初中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初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和任务。本文根据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我国目前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初中生应重点培养的九项积极心理品质:爱、信念希望、友善、谦虚、执着、创造力、真诚、宽容和领导力。最后,本文提出了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五项策略,并结合青春期亲子关系问题例举了培养“爱”品质的活动案例。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因此培养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至关重要.为了解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本研究使用《中国教师积极心理品质量表》调查了258名中职教师,并将结果与全国普教教师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发现:(1)总体而言,中职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智慧、勇气、人际、公正、节制、超越等六大维度发展状况良好,得分最高的是超越维度,得分最低的是智慧维度;(2)在21项积极心理品质中,中职教师发展最好的三项品质为感恩、社交智力和诚实,发展最差的三项品质为领导能力、洞察力、兴趣和创造力;(3)在智慧、勇气和公正维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表现为男教师得分均高于女教师得分;(4)仅在超越维度,存在显著的职称差异,表现为中级职称教师得分显著低于高级职称教师;(5)与全国普教教师比较而言,在智慧和人际维度二者存在显著差异,中职教师得分显著低于全国普教教师得分;具体而言,两类群体在10项积极心理品质上也存在差异.最后,提出了培养中职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促进小学生心理品质发展是小学教学和管理中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面对新时期儿童成长的特点,长沙市芙蓉区楚怡学校发挥体操传统项目学校的特长,开展《学校体操运动对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形成的研究》课题,在课间组织全校学生参与啦啦操运动。实践表明,啦啦操运动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