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所谓儿童心理问题,也称"儿童问题行为"或"儿童行为障碍",是指儿童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由于其生理技能失调、环境适应不良或心理冲突等导致的心理方面的障碍和不适当行为。据专家介绍,如果不及时干预儿童的心理问题,会引起儿童严重的心理和精神障碍,影响其适应社会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学业成绩,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薄弱环节,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直困绕着学校的教育难题之一。本文通过对特殊儿童心理问题分析,探讨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推动学校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薄弱环节,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直困绕着学校的教育难题之一.通过对特殊儿童心理问题分析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尝试,探讨在校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孙正祥  陈利明 《考试周刊》2014,(66):174-174
随着我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将长期存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民关注的社会问题,自卑、性格孤僻、行为怪异、叛逆等是他们心理问题的显著表现。因此,探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对农村教育事业和关爱下一代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已受到社会和教育者的广泛关注。如何依据流动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探讨适合其心理健康发展的模式,是流动儿童教育领域急需解决的课题。本文将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观点出发,分析如何看待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其主要意义。重点阐述了如何利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提高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索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中小学也对留守儿童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效果不显著。对当前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改革刻不容缓。本文试图从积极心理学视野出发,分析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社会经济和生活日趋全球化和复杂化的背景下,作为需要被保护的社会弱势群体的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特殊儿童群体存在的主要心理疾病,从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特殊儿童自身调适能力、特殊教育教育关爱特殊学生和改进教学活动等方面探讨了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7.
万谊  何侃 《煤炭高等教育》2012,30(2):122-125
结合近十年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用多元视角观察思考解决特殊儿童心理问题的方法与路径,并视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规模化产物。在分析我国目前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五种基本模式的基础上,探讨了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多元整合的总体趋向。  相似文献   

8.
很多调查显示,特殊儿童心理问题突出,心理健康水平堪忧,进而据此呼吁社会各界应加强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更好地促进特殊儿童适应社会生活。综观这些调查统计及其解释,除了采用百分比的方式来说明特殊儿童有多大比例存在心理问题外,更多是通过量表测查比较普通儿童与特殊儿童心理健康的平均数、标准差来说明特殊儿童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广泛性。从某种程度上看,  相似文献   

9.
张倩 《时代教育》2012,(23):31-33,1
留守儿童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而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存在两极现象;情感因素显著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监护相关因素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一定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维护对策包括:给予留守儿童正确的认识;对留守儿童要分类区别对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多途径满足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重视监护人素质,对监护人进行培训.  相似文献   

10.
我国听障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听障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是近几年来关于听障儿童研究的一个热点,听障儿童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特殊教育质量的提高。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听障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探讨了听障儿童心理健康的特点,并指出了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对听障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是近几年来关于听障儿童研究的一个热点,听障儿童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特殊教育质量的提高。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听障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探讨了听障儿童心理健康的特点,并指出了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种种社会因素影响,特殊儿童数量持续增长.在分析了我国特殊儿童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认为应加强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观点,并提出了对特殊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杨若邻  洪战辉 《家教世界》2012,(20):164-165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武陵山片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怀化学院青年志愿者利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契机深入调查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王玉海 《甘肃教育》2023,(17):57-60
当前,留守儿童问题尤其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3至6岁是孩子性格塑造的黄金期,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幼儿积极乐观,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本文针对3至6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多方面原因,从家庭、学校、社会多个维度,探究3至6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切实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帮助其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文章探讨了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包括让家庭成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慰藉的理想港湾;让学校成为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和游戏的天地;社会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政策保障和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大规模增加,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家庭与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密切相关,而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外出打工会导致家庭功能的弱化,文章分析了留守儿童家庭功能弱化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且探讨了如何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陈坪松 《教育探索》2002,(3):102-103
开放地区农村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先驱,研究开放地区农村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加强我国农村几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根据开放地区农村的开放性和传统性矛盾统一的特点,对农村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可进行三方面的思考和分析:(1)影响农村儿童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2)农村儿童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3)提高农村儿童心理素质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留守儿童是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渐凸显在众人眼前的一个需要被高度重视的群体,本文通过综合归纳留守儿童总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并综合其在焦虑情况、人格方面、行为表现、人际交往以及其他等方面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进一步分析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其中父母、监护类型、留守儿童的性别、学校以及社会都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进而针对分析提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加强父母教育的责任、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建立相关社会关爱体系以及提高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协调发展都能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9.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特定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事关社会的稳定和谐与祖国未来的建设。论文分析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政府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转学造成的知识断层和社会比较带来的心理弱势严重影响了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但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举措存在滞后性和低效性等诸多问题。大数据特有的大容量和高速性等优势,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跨部门构建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数据库和信息共享平台,实时甄别需要帮助的特殊流动儿童,并综合运用线上信息推送和线下团体辅导等多种心理健康教育手段来提升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