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笔记、记忆方式,可展示出可视化的思维线路,体现建构主义学习理念和灵活交互的特征,其清晰自由的线条引导学习者带着兴趣深入记忆。将思维导图引入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探索学生预习、教师指导、实验评估等诸多环节与思维导图相结合,以提高实验兴趣和效果。运用思维导图软件制作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性质实验、合成实验等有机化学实验内容的总思维导图,选取巴比妥制备作为具体实验思维导图的示范,并探讨思维导图末端功能拓展的展望,如链接课件、图片、动画演示、在线预习等。该方式作为一种探索,将增加学生实验预习的效果和兴趣,积极推进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
思维导图是一种学习规律的总结。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将零散化的知识点进行系统划分,主导学生的预习、课堂学习、乃至课后复习。本研究结合高中生物学知识的特点,以及思维导图的应用特征,论述了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和策略。希望能够通过应用思维导图,优化高中生物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3.
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型教学工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不仅能够增添化学知识讲授的趣味性,还能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归纳总结能力,促进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有效记忆。文章主要分析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从应用思维导图开展预习、讲授新知、开展实验、优化解题以及整理复习五个方面,论述思维导图具体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4.
思维导图具有促进思维激发和思维整理的作用。以应用数学课程为例,探讨了思维导图在该课程的教学准备、教学内容设计、章节内容预习、板书及复习中的应用,以促进基础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优秀的思维训练工具,不仅能结构化章节知识点、助力预习新课,还能培养思维能力。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不但能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效果,还能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本文论述了思维导图以及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并提出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和注意事项,以期为广大一线信息技术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21,(10):153-154
高中地理学科的知识点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只以讲解、引导式的教学难以为学生构建系统性的地理知识框架,这就要求教师应用思维导图,以多样化的思维导图应用方式优化教学过程,辅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并帮助学生构建细密的地理知识框架。教师可以应用这些策略:以预习导图,增强预习效果;以解题导图,提升学生解题能力;以拓展导图,深化学生理解;以复习导图,辅助构建框架。以这些方式应用思维导图,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条理,更具效率。  相似文献   

7.
基于手绘思维导图运用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是依据思维导图的教学理论,基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建构的,其操作流程主要包括"读前预习,初建思维导图""读中架构,内化思维导图""读后巩固,应用导图"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8.
思维导图的概念,最初是英国学者东尼·博赞于1974年在《启动大脑》一书中提出,并在该书中对思维导图的应用方法、作用、效果作了说明。思维导图把大量繁杂的内容概括为几个关键词或图像,然后用不同颜色的线条按自己的理解把这些关键词或图像连接在一起,形成蕴含着丰富想象力的独具特色的思维图像。现就我们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教学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思维导图教学的实施中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环节进行:1、预习课上,初建导图学生在对某一单元知识进行预习后,绘制该单元的思维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思维导图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了我国的初中数学课程中,不仅有效提高了数学课程的教学效率,而且还让学生的数学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基于此,本文结合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优势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其中包括组织教学概念,帮助学生勾勒知识结构图、利用思维导图来指导学生开展预习活动以及利用思维导图来指导学生开展复习活动等等。  相似文献   

10.
岳书杰 《考试周刊》2009,(48):215-216
思维导图和概念图在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大多是单方面的应用于教师的授课中或是学生的独立学习过程中,在协作学习中的应用则少之又少。为了深入了解思维导图和概念图在大学生协作学习中的应用效果,本文从思维导图和概念图的概述、协作学习特点、思维导图和概念图的整合,以及思维导图和概念图在大学生协作学习中的应用四个方面论述了思维导图和概念图在大学生协作学习中的应用.同时也肯定了思维导图和概念图在大学生协作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应用型本科大学物理实验课存在的基础知识不熟悉和学生实验过程缺乏独立思考的两个常见问题,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开设单独的绪论实验课、课前预习微视频和翻转课堂等解决方法.通过实践证明,引入单独绪论实验课、课前预习微视频和翻转课堂等方法,能明显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并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物理实验...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东尼·博赞关于思维导图培养思维能力的"课堂型"模式,在某高校部分英语专业学生中进行了课堂思维导图构建模式的应用研究。在教学实践中,思维导图的趣味性、多样性、灵活性和科学性为学生的思维导图构建,即以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的"能形成"、以内在动机为前提的"想形成"、以学习策略作保障的"会形成"和以意志控制为条件的"坚持形成"的内部机制,提供了"行动思考中形成"的内部条件。应用结果表明,这种模式可从根本上带来对传统线性思维的突破,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一种新的教学和学习策略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思维导图为小学生建造了思考框架,小学生通过这一方式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表达和理解。因其与英语之间有共通之处,故可以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以便小学生在学习期间对英语知识网络进行完整构建,使其具有更高的学习能力和效率。  相似文献   

14.
Over the years, the role and extent of the basic sciences in medical curricula have been challenged by research on clinical expertise, clinical teachers, and medical students, as well as by the development and diversification of the medical curricula themselve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how prior knowledge of basic histology and histopathology among students predicts early learning of diagnostic pathology. Participants (N=118, representing 91% of the full student cohort) were medical students at the University of Turku, Finland. Data were collected during two preclinical courses that students attended in their first and second years of medical school. The measurements included tests on biomedical and clinical knowledge and a performance test in diagnostic pathology. Second‐year performance on the diagnostic pathology examinations was predicted by the students' prior knowledge of histology, but not by the students' prior knowledge of histopathology. Although earlier research has demonstrated similar results in studies with shorter longitudinal designs, the present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he effect remains even if there is a considerably long time delay (a year) between the measurements, thus confirming the long‐term value of basic science studies in the preclinical phase. Anat Sci Educ 6: 361–367. © 2013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Anatomists.  相似文献   

15.
“医学影像物理学”是医药院校医学影像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学生普遍反映课程内容繁多且难以融会贯通。为提高“医学影像物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通过分析“医学影像物理学”的课程特点及学生特点,在中医药院校“医学影像物理学”的授课中应用思维导图法,融合引导式教学方法,分别从课前导学、章末总结、对比归纳学习易混淆概念等维度进行课程教学设计。结果表明,思维导图引导式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积极性,锻炼知识整合和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对课程设计整体评价较高,对其他影像学专业课程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崔继东 《天津教育》2021,(1):114-115
在初中化学复习课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教师要合理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将琐碎的知识点以图文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方便学生记忆的同时还能标注出知识的重点与难点,促使学生能高效解答实验习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初中化学复习课应用思维导图开展分析,并阐述了应用对策,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医学机能学实验是医学生必修课,对培养医学生综合能力意义重大,包含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学科内容,设计性实验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出发,助力机能学实验教学的成效,可以起到深化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效果.本文以设计性实验为切入点,结合机能学实验教学,对设计性实验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思考,旨在说明设计性实验在机能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以期指导机能学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结合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实例,阐述了"思维导图"的特点和绘制过程,说明思维导图在初中科学课堂备课、板书、笔记、探究活动、研究性学习、复习等各环节中应用的方法、过程和效果。并对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学习科学后的反响、学生的成绩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剖析,获得了一些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校大学生健商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商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健康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过程,对普通高校大学生进行健商问卷测试,分析他们的健商现状及其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首先是学生对自身健康不重视;其次是部分高校管理者对健康教育不重视;再次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对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不重视。基于此,建议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有目的地培养大学生的健商意识,帮助其获得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树立起健康第一的观念,养成健康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习惯。  相似文献   

20.
思维导图是一种提高发散性思维的工具,正确使用有利于开启大脑潜能、厘清思维的脉络。目前大学生对知识管理认识不清,能力不强,效率不高,合理利用思维导图能为大学生知识管理提供新的方法,帮助他们学会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管理知识,合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