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医学微生物学是高校医学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一门兼具应用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本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成绩考核方式常常决定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模式。实践表明,教学理念和方法及考核方式能有效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对于全面培养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本文探讨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实行总结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学生学习的作用;分析过程考核中研讨论文、知识竞赛、期中考试、课程总结论文等多种形式在课程学习中如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并牢固掌握医学微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2.
在医学教育当中,医学微生物学及免疫学是一门比较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同时还是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重要基础,可见,学习好医学微生物学及免疫学,对提升医学生的专业水平与技能,具有极为重大且现实的意义。然而,由于医学微生物学及免疫学存在内容多、知识量大、系统性较差、不易记忆的特点,并且当前该课程的教学内容繁杂,教学方法简单,对有效提升医学微生物学及免疫学课程的教学效率与质量极为不利。因此,对医学微生物及免疫学课程展开教学改革,是极为迫切且必要的。基于此,文章将提出有效措施,对医学微生物学及免疫学课程展开教学改革,进而促使该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张鹏 《考试周刊》2013,(85):155-156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作为医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验证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理论知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和实践操作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者从合理整合实验课程,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自身修养,加强实验课环节管理五个方面,谈谈强化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对PBL以及高校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概述,然后基于此探讨了PBL在高校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措施,希望以此来积极探索出全新的教学方案,进一步发挥出PBL在高校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促进医学专业学生更好地发展与提升。  相似文献   

5.
在中医院校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程中培养形态学标本辨认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可为医学生的科研和临床打下基础。本文分析了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考试的现状及改革的意义,提出了既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医学生教育培养质量,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考核改革方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微生物学课程体系的深入研究,建立了适应学科发展的微生物学分级式教学课程体系,在基础理论教学中强调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模块实验教学中强调实验的综合性和探索性,以学术讲座等方式引导介绍学科相关的拓展性知识,创建互动式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了考核方式,培养学生提出、分析、解决和评价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构建一个脉络清晰、系统性强的微生物学知识体系,提升本科生的科研创新素质与能力。  相似文献   

7.
医学微生物学作为医学专业基础课,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医学科学飞速发展,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求也日益紧迫,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应紧跟时代步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和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造就新一代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微生物学课程体系的深入研究,建立了适应学科发展的微生物学分级式教学课程体系,在基础理论教学中强调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模块实验教学中强调实验的综合性和探索性,以学术讲座等方式引导介绍学科相关的拓展性知识,创建互动式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了考核方式,培养学生提出、分析、解决和评价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构建一个脉络清晰、系统性强的微生物学知识体系,提升本科生的科研创新素质与能力.  相似文献   

9.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属于一门较为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以及理论性。作为一门医学教育的主干学科,此课程能够有效的连接临床医学以及基础医学。医学截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涵盖了非常广泛的知识面,而且发展与更新速度极快,并且所含的知识内容比较抽象.复杂,大部分学生都觉得难以理解与掌握。尤其是在中医院校中,学生的西医基础非常薄弱,所以为了解决诸多问题,必须要加强教学改革。本文结合中医院校的实际情况,主要介绍了一些有效提高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教学的教学方法,以期促进本课程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0.
动物微生物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微生物学是动物医学专业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与生命科学发展前沿密切联系的学科。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物微生物学课程的积极性,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增强学生研究与探索微观世界兴趣与能力,是培养高素质和创新人材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及现代教育技术逐渐渗透到教学中,不同学科的教学方法根据其特点都在不断改进创新。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和医学寄生虫学)和免疫学实验课程内容繁多,以应用为主,要求学生在掌握操作方法之外,还要理解其原理及意义,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鉴于实验教学对理论教学及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重要作用,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之下,更要重视实验教学。以案例为导向,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对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实验教学方法进行融合与优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及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2.
医学免疫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由于该课程内容抽象、难懂,医学免疫学已成为中医院校教学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之一.笔者结合学生特点,分析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提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宗旨;采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模式,将临床病例分析融入理论教学,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显著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中医专业新生学习中医基本术语时,最大的障碍是中医概念的多义性、模糊性,而《医古文》课承担着中医基本术语的训诂任务,对学生能否顺利打下专业学习的语言基础至关重要。文章从“气”“阴阳”“营气”“厥阴”等术语的造义、本义、引申义、假借义的内涵关系中,梳理中医概念特点,并进行中医思维特色的概括,以期在教学中更快帮助学生理解中医术语,顺利进入中医学习角色。  相似文献   

14.
随着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逐步推进,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也应该与时俱进,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思辨能力。从解析跨文化思辨能力的含义入手,结合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分析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提升跨文化思辨能力的必要性,并提出促进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跨文化思辨能力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当前的中国医学教育包含现代医学(西医学)和传统医学(中医学)两方面的内容。中西医结合学,作为并列于西医学和中医学的一级学科,是医学教育的第三种形式,其专业教育已逐步形成基础到临床、实验到实践的科学体系和系统课程。在西医院校专业培养中,如何在教材、教法、教学内容等中融入中西医结合元素,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培养适应临床工作、融会贯通的优秀医疗人才?需要在教学中明确教学目的,摸索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传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引入现代教学模式,构建和谐的医学教育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模拟大脑功能,有利于促进学习,因此被引入教育教学领域,成为众多国家教育改革的策略之一。目前,思维导图已被引入中医学课程教育教学改革之中。“中医学基础”是中医学必修课程,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用思维导图建构“中医学基础”知识体系,符合该课程特色及人才培养目标,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于学生理解中医理论,也能为其以后学习其他医学知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微生物学课程理论和应用性强,与食品生产、销售和食用等环节有着密切联系。结合我校食品专业的传统优势,对微生物学教学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探讨。有效的多媒体教学和引导式教学在微生物学的课堂教学以及对实验内容的精心选择和实验方式的创新,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叶琳 《成才之路》2020,(7):128-129
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对学生能力发展有重要影响,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文章以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为切入点,结合教学实践指出学生课堂学习能力、阅读思维能力、写作能力、传统文化感知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TBL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实习教学中发挥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实习的2012级中医类本科医学实习生40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人,实验组采取TBL教学模式进行带教、对照组采取传统模式进行带教。出科前从临床接诊、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等方面对进行出科考核。结果:临床接诊及中医辨证思维能力考核成绩实验组平均分>对照组平均分。结论:在《中医内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采用TBL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目前医科大学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及“经络腧穴学”课程、学情特点,在“经络腧穴学”课程教学中进行了“教—育互促”模式下的“经络腧穴学”思政混合教改实践。教改实践以培养科学思维、医风医德、文化自信、时代精神、全球格局观念为改革重点,通过优化专业知识教学、讲述中医故事、传承中华文化、提高综合素质、推动课堂国际化等措施,建立起“教—育互促”的教学模式,培养继承传统、面向未来的中医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