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教育资源均衡化配置是一个关乎全局的重要问题。以河南省为代表的中部传统农区教育资源配置的状况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河南省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城乡间差异十分明显,主要原因在于社会上对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关系认识不足、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监管体系不健全等。只有通过转变发展观念、增加教育投入、鼓励教育投资多元化和完善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保障等措施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并推动教育事业的公平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河北省保定市教育资源配置结构进行分析,对比研究保定市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性,以英语学科为例,找出现阶段教育资源配置结构的薄弱环节,分析教育资源配置低效、失衡的成因,提出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希望为有关部门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结构、提升教育竞争力制定决策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8,(83):1-2
教育资源服务平台的创建为加强城乡中学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城乡接合部中学师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希望。本文以我校城乡教育结合的现实为基础,结合"福建教育资源服务平台"的创建和应用,对于城乡接合部中学应用空间情况进行粗浅的分析,并展示了网络学习共同体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方面的特有魅力。  相似文献   

4.
王卫平 《时代教育》2013,(13):19-20
城乡教育资源配置调整是我国近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然而,当前部分地区在对该项政策的理解与推行上出现不少问题。本文以河南省驻马店市为例分析了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并对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教育生产函数与义务教育公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地区和学校间的教育质量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资源配置也非常不均衡。教育生产函数的多水平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以生均公用经费和教师质量为核心的学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乡、地区和校际教育质量的差异。保障我国义务教育结果公平的前提基础是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资源的均衡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重心在于学校公用经费和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相似文献   

6.
我国义务教育公平研究——教育生产函数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教育生产函数的视角对我国中东部地区义务教育公平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统计描述和教育基尼系数分析表明: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和校际间的数学教育质量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资源配置也非常不均衡.教育生产函数的多水平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和校际间以生均公用经费和教师质量为核心的学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乡和校际间数学教育质量的差异.基于上述结论,本文认为保障中东部地区义务教育质量公平的前提基础是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资源的均衡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重心在于学校公用经费和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进行的新型城镇化进程既给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化以挑战,同时又带给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化以机遇。通过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教育资源均衡化配置存在的问题,探寻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化配置的策略,具体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实施对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化配置。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始终面临着教育需求迅速增长与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的矛盾。教育均衡发展首先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教育资源的配置对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教育资源配置中,人力资源则往往是最活跃,也是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对哈尔滨市具有代表性的三个不同地区抽样调查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发挥主导作用、提高中小学校长教育经济素养和利用教育资源的能力、校长培训机构要注重教育资源配置的研究及增设相关课程。  相似文献   

9.
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目标是教育均衡化,办学条件均衡配置是基础,本文基于义务教育阶段对区域办学条件均衡配置的思考,从办学条件标准、校舍维修改造、教育装备投入、合理的学校布局与调整,教育资源整合等方面提出了办学条件均衡配置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直接关系到教育公平的实现,而教师资源又是教育资源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方面。教师资源所具有的特殊性,使其区别于其他各种物质资源,成为教育资源配置中的难点领域。当前,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教师资源配置的非均衡化问题仍十分突出。为此,应深刻反思当前城乡教师流动的特点与方式,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促进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实现教师资源配置的均衡化。  相似文献   

11.
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教育强国,促进教育健康和谐发展的过程中,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借鉴"PEST分析模型"和综合战略政策分析法,归纳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现状,总结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探寻其发展可能存在的机会和威胁,从而确定开拓进取型、支持引导型、加强型和防御完善型等四大综合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中心提升、周边发展、城乡互动、优质均衡”城乡基础教育均发展战略,济南市创生以“五个一教育优化升级工程”为龙头机制,培植县(市区)域基础教育内生三种机制范式,形成“一带三”联动、螺旋、持续地拉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机制,仅用 1.2亿元教育投资就启动地方计划外资金30.75亿元之巨,同时带动城乡基础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均衡发展,以机制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并推进教育公平,成效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青海省民族地区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小学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以青海省天峻县为个案,从师资水平、物质资源、信息资源三个方面来分析天峻县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现状,探讨民族地区县域内小学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发展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配置措施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师资配置均衡是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我国教师在城乡间分布不均衡,这严重影响着教育的均衡发展。以衡水市为例,调查发现在城乡间,我市教师在师资数量、质量、年龄、职称、学历方面有较大的差距。对此,在建立健全保障机制、统筹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应建立教师定期流动制,引进竞争机制,进行教师合理分流,同时建立城乡教育共同体,进而同步推进城乡教育改革,促进师资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5.
教育均衡作为教育公平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通过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及师生比等九个指标对云南省县域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影响县域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未得到进一步确立;历史"欠账"多;财力薄弱,教育经费投入有限;教师整体素质偏低。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调整结构,逐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增加资源,改善义务教育基础设施条件;强化师资,提高教师的均衡配置;定期监测,构建云南义务教育均衡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6.
拥有一支高质量的农村教师队伍是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准确把握农村教师流动的现状与趋势.教师流动是均衡配置城乡教师资源的重要手段.以敦煌市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为样本,分析县域教师流动的特点,对城乡教师流动的模式、现状、流动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对制订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政策提供必要的依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和着力点,作为均衡实现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问题随之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选取具有良好教育发展态势的上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上海市区、郊县中学师资配置的变化情况,提出自己的思考,以期对全国师资配置的均衡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城乡二元体制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认为由于长期以来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失衡,使城乡义务教育差距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要实现中国教育的良性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彻底转变原来的城市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9.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任务,作为试点城市的厦门认真分析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优势和规律,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选择以城乡资源统一配置为抓手,着力推进办学条件、投入、师资、就学机会、质量等五个要素的均衡发展,为保障和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并取得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20.
"城乡二元结构"的教育资源配置制度造成农村中学教育资源短缺和效率低下,影响着农村中学的教学质量。制度化地解决农村中学的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就应实现从"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转变,而关键则在于制定和实施农村中学教育资源合理补偿政策,创新农村中学"城乡一体化"的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