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借鉴“三喻文化”对应后喻式培训和同喻式培训以及在培训中的实际操作,阐述这两种培训模式的操作方法以及后喻式培训的弊端、同喻式培训的可行性,分析前喻文化对培训的启示。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融合这两种培训模式,提出以“年长者”——“同路人”——“年幼者”共同组成的培训互动统一体,并使研训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三循环培训模式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儿童时期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期,近年来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儿童人格的培育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持续和广泛的关注。文化会塑造和影响人,它与人格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研究基于玛格丽特·米德“三喻文化”的视域,揭示出儿童人格发展需要三喻文化的原因,即:前喻文化是引领儿童人格发展的精神基石,并喻文化是引领儿童人格发展的重要手段,后喻文化是引领儿童人格发展的未来趋势,并从教师和家长的角度提出儿童人格培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三喻文化”与家庭教育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化是一个外延丰富而且动态运作的范畴,文化传递是文化流变的主要形式和功能之一,这是本文赖以立论的逻辑起点。 美国当代杰出的文化人类学家玛格利特·米德(Margaret Meed,1901—1978)针对60年代发韧于美国并迅速波及整个西方世界的青年造反、社会动乱以及由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全球性、历史性的代沟等现实问题,运用现代传播学的有关理论,从不同文化传递机制的视角入手,提出了著名的“三喻文化”说。所谓三喻文化,就是后喻文化(Post-figurative Culture)、同喻文化  相似文献   

4.
有学者把人类文化的发展分为三个时代:即前喻、同喻和后喻。这里“喻”是告诉、知晓的意思。前喻文化时代指现代社会出现与成熟之前,那时总是大人教育与指点孩子,文化传承是自上而下的;同喻文化大抵流行于工业社会,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必需的本领更多是向同辈人学来的;后喻文化即  相似文献   

5.
一、概念界定1.同喻文化一个时代文化环境的形成离不开文化的传递机制。玛格利特.米德运用现代传播学的有关理论,从不同文化传递机制的视角入手,提出了著名的三喻文化说。即后喻文化、同喻文化和前喻文化。前喻文化,是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后喻文化则是指长辈反过来  相似文献   

6.
三喻文化是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从文化传递的角度提出的理论,即后喻文化、同喻文化和前喻文化。社区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使三喻文化与社区教育之间存在一定的耦合。在三喻文化视野下,为促进社区教育的发展,应从观念、内容、机构和方法等层面采取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7.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从人类文化传递方式的差异出发,将人类社会几千年的文化传递模式划分为三种:前喻文化、同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前喻文化,是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同喻文化,是指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之间;而后喻文化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米德进一步指出,在急速的社会变迁的推动下,  相似文献   

8.
一、后喻文化背景下当代中学生的时代特征三喻文化理论是由美国人类学家玛格利特.米德于20世纪60年代针对科技革命所引起的全球性、历史性的代沟等现实问题,从不同文化传递机制角度提出的。她把人类社会所经历的文化分为三种形态:前喻文化、同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前喻文化是通过自  相似文献   

9.
“以火喻教”是西方思想家的重要言说方式。西方“以火喻教”思想主要包括以火喻教、以火喻师、以火喻学。善于从观火、用火、爱火中对教育进行言说,是西方思想家的重要方法论。对其根源进行探析,城邦民主、火崇拜分别构成了西方“以火喻教”思想的政治根源、文化根源。“以火喻教”思想极具西方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0.
美国社会人类学家米德将整个人类文化结构分成三种:后喻文化,同喻文化,前喻文化。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后喻文化结构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和考试体系中仍然有很大的影响,并阻碍其创新发展。新时期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要转变思想观念,打破师生关系由于后喻文化影响所形成的“偏正结构”,进行面向未来的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1.
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是教育人类学家米德(M·Mead)提出的文化传递过程的三种模式.笔者从这三种文化模式出发,立足于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探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现象,并分析原因,提出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明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多元性、差异性、相对性和发展性等时代特征,重塑三喻文化中“前喻”“同喻”和“后喻”等主体的各自优势,强化各教育主体地位的确认与尊重、教育主体素质的学习与提升、教育主体角色的转换与落实和教育主体整体的整合与互补,以促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3.
<正>教学在一定意义上,属于文化传递。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三喻文化":前喻文化是年长者向年幼者传授,年轻者向年长者学习的文化;同喻文化是指同代人相互传递、交互学习的文化;后喻文化是年幼者向年长者传授,年长者向年轻者学习的文化。有传递意味着有落差,有落差才有教与学的可能。"三喻文化"为我们寻找教与学的落差,确定学习的起点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请学会欣赏     
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三种文化:第一种叫“前喻文化”,是指年轻人只有向成年人和老年人学习才能生存和发展,在这种文化里,年长者的经验和知识显得特别重要和必要,他们也特别具有权威。第二种叫“并喻文化”,是指两代人必须相互学习才能获得生存  相似文献   

15.
玛格丽特·米德从文化传递的角度,把人类社会由古至今的文化分为三种基本形式: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在并喻文化时代,师生关系有了新的改变.本文通过对教师在前喻文化时代和并喻文化时代的不同角色的对比,论述了在并喻文化时代,新型教师角色所具有的特征和如何进行重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进入新世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慕课、电视媒体、微课程、教育超市、微博、微信、"e学习"等成为新增的文化传播途径,各种电子沟通方式争妍竞艳,可以说,"e"时代已经来临!20世纪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未来与文化》一书中提出著名的"三喻文化说",即前喻文化、同喻文化、后喻文化。前喻文化是年长者向年轻者传授知识经验的文化;同喻文化是同代人相互学习的文化;后喻文化是年长者向年轻者学  相似文献   

17.
夏彩霞 《考试周刊》2012,(37):19-20
人类已经经历了前喻文化,现在正在经历互喻文化,将来可能要经历后喻文化,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实行"互喻文化"的原因,提出了实行"互喻文化"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网络教育时代传统教师权威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教师教育意识实现现代转换是重塑教师权威关键的观点,并认为,只有实现从“制度权威”到“魅力权威”的转换,从“后喻文化”到“前喻文化”的转换,从“师倨生恭”到“师生平等”的转换,从“科技至上”到“人文关怀”的转换,才能真正重塑网络教育时代的教师权威,使教师在网络教育时代的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前喻型教师文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在需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米德的“三喻文化”来分析我国的教师文化,认为我国当前的教师文化属于以重复为主要特征、缺乏创新性的“后喻型教师文化”,这种教师文化不能满足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的是以开放、不断创新、面向未来为主要特征的“前喻型教师文化”。  相似文献   

20.
付进 《文教资料》2007,(33):77-79
三喻文化的融合,推动了教学多元化发展。在三喻文化背景下,教学中的角色泛化。三喻文化共存,势必产生新的教学观,有利于缩小代沟,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