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严留芬 《山东教育》2004,(27):41-41
主题活动是目前幼儿园广泛采用的一种课程模式。随着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我深刻体会到家长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可以说,我们主题的成功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家长的积极支持与配合,主要表现为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每个主题活动所需要的相关材料。现在,我们的家长已形成习惯,只要看到家长栏中的公告或通知,老师无需多解  相似文献   

2.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教育素质直接关系到家庭教育的质量,为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幼儿园必须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本质是一个双向沟通、相互学习的互动过程。由于在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家长是活动的主体,根据家长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的家庭教育模式,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和形式是不同的,因此,关注家长的需求,充分发挥家长的能动性,形成教师与家长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以适应各种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需要,是决定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成败的关键。笔者在开展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中,总结出以下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3.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下的一门全新的活动课程,需要全社会尤其是家长的关心支持和帮助,综合实践活动的许多内容诸如收集信息、查阅资料、社会调查和实践、社区服务等都是在校外完戍的,需要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帮助。为了更好的寻求除学校和社会之外的家长力量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支持,由此要让原本独立的一个个家长个体集中起来。根据其爱好、社会能力以及支持的形式等进行分类整理,使其能系统化作用于课程之中。  相似文献   

4.
《学前教育》2006,(10):51-51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为吸引家长参与幼儿的活动,有效落实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本学期我们根据活动主题,请家长、幼儿共同制作《亲子主题报》,即根据某个活动主题,由幼儿口述相关内容,家长进行记录;或通过绘画、报纸摘抄、剪报、摄影、网上下载等形式反映该主题,由孩子、家长共同完成。《亲子主题报》的制作,一改过去家长被幼儿园牵着鼻子走的情况,家长成为园本课程构建和实施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唐田 《家教指南》2006,(6):26-27
可能您已经发现,幼儿园的家长开放活动比较多,并且形式多样化,例如亲子室内活动、亲子运动会、亲子采摘、春游、家长会、家庭教育专题交流、教学阶段性成果汇报等等,教师常常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选择以上各种家长开放活动,并一般采取口头通知或者在班级公示的方式告知家长。家长开放活动对幼儿园来说,属于常规工作制度,对家长来说,属于自愿参加。国家教育部在1996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要求:“幼儿园应建立幼儿园与家长联系的制度。幼儿园可采取多种形式,指导家长正确了解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内容、方法,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并接待家长的来访和咨询。幼儿园应认真分析、吸收家长对幼儿园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幼儿园可实行对家长开放日的制度。”  相似文献   

6.
过“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生活中最快乐的日子。为了让孩子们在自己的节日里尽情地游戏、表演,充分体验节日的快乐,我园老师做了大量的工作,这其中包括不容忽视的家长工作。一、进入5月份之后,我们便向家长做问卷调查。目的之一是了解家长的需要,即家长希望在“六一”活动中看到些什么,如孩子的表演、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游戏活动等。目的之二是广泛征求家长对幼儿园组织“六一”活动的建议,如组织形式、顺序安排等。问卷的内容有:1.您希望幼儿园组织什么样的“六一”活动;2.您对“六一”活动的形式、内容有哪些设想和建议;3.…  相似文献   

7.
家长进课堂活动是幼儿园有效利用家长资源的方式之一。教师可以依据家长的职业特点,配合幼儿在所处年龄段的发展需要及班级教学开展的需要,有计划地安排班级家长走进课堂,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来切身体验幼儿的学习。班级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时,教师要在活动开展前与家长进行沟通,指导并配合活动的开展,同时在活动后对家长进行肯定与激励,有效实现家园共育。  相似文献   

8.
家长是创建学习型家庭的主体。学校在推进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中,指导者应尊重家长,确立为家长服务的观念,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发挥家长在创建过程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家长根据家庭的特点,结合孩子的实际,创建出各具特色的学习型家庭。  相似文献   

9.
体验式家长会是根据家长的成长需要和家庭教育需要,通过体验式心理技术,在团体动力的推动下,围绕教育主题而开展的体验、成长和学习活动。体验式家长会有利于家长在互动交流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掌握基本的家庭教育技巧,更能激发其参与教育的热情,是实现学生、家长、教师"三赢"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一封来信揭示了教师和家长的关注是有条件的。他们为了满足被关注的需要,只表现出家庭或社会赞许的行为,同时,却失去了发展正确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能力,阻碍了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和家长要重视“无条件积极关注”,并在日常教育活动中不断地进行演练。  相似文献   

11.
解读人的创造性活动的哲学底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的历史表明,创造性活动是人所特有的丰富、完善、发展自己的生存方式,其具体的内涵界定包括:创造性活动是人的自主性活动;创造性活动是人的超越性活动;创造性活动是人生命的整体性活动;创造性活动是人能动的真、善、美相统一的活动。  相似文献   

12.
The decline in the popularity of physics over the period of secondary schooling and its consequent low uptake at A‐level and beyond continues to cause concern on educational and economic ground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whether physics might be made more attractive to students by employing an extended range of classroom and laboratory activities to teach it. Specifically, the study scores the popularity of a range of activities, students’ perceptions about how often these activities are used to teach physics, and whether students consider them educationally useful. Students appear to think in terms of written activities, passive activities, social activities and constructive activities. Written activities are relatively unpopular and seen as educationally less effective, but students perceived them as used frequently. Social activities such as group work are more popular. The most popular activities are constructive activities, such as doing experiments; these are seen as educationally useful, but are perceived as being used less often than other activities. While there are legitimate limitations on the types of activities that can be used, these findings add to our appreciation of which teaching activities students like and value.  相似文献   

13.
幼儿天生就爱在户外玩耍,户外活动不仅能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发育,而且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社会性以及智力的发展,家庭户外活动更能促进亲子间的感情。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幼儿家庭户外活动进行六方面的调查,包括幼儿家庭户外活动的时间、场所、内容、伙伴、家长参与情况以及家长态度。研究发现,幼儿家庭户外活动存在家长对幼儿户外活动认识不足、幼儿户外活动场地和内容局限单一以及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等问题。建议家长应合理规划,增加幼儿户外活动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注重参与,优化幼儿户外活动的体验与成效;多重保障,提升幼儿户外活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中学组织实施数学课外活动的途径和方法.首先,分析了数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其次,确立了开展中学数学课外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中学数学课外活动的实施模式中学数学课外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应以年级为单位,按学生的程度、志趣和愿望设置不同的活动小组,采取分类指导的方式进行.最后,研究了中学数学课外活动的评价,包括对数学课外活动的组织工作的评价和学生参与数学课外活动的表现及其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从陈鹤琴“儿童心理发展特点”视角,对幼儿园感觉统合活动进行审视:好游戏——感统活动要游戏化;好奇、好动——感统活动要自主化;好模仿——感统活动要榜样化;好群——感统活动要分组化;好野外生活——感统活动要自然化;好成功、好赞美——感统活动要激励化。进而提出,评价幼儿园感统活动可以从这六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创造性游戏与主题活动并行运行的发展容易造成教育资源上的浪费,为了做好创造性游戏与主题活动的有机融合,论文提出以主题活动中的经验作为丰富游戏情节的基本点、以主题活动中的问题作为推进游戏发展的生长点、在游戏活动中生发主题活动的内容、在游戏活动中巩固主题活动的经验等论点。  相似文献   

17.
采用心境量表(BFS)对255个彝族大学生活动前后的心境变化进行了调查,旨在探讨不同活动类型对彝族大学生心境影响的效果.结论显示:身体活动对彝族大学生的心境变化具有一定的效果;锻炼类型活动对彝族大学生心境具有积极的改善效果;竞技类型活动获胜结果对彝族大学生负性心境具有积极的影响;参加竞技类型活动失利的结果对彝族男女大学生心境的影响呈现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范叶云 《成才之路》2021,(14):52-53
教师在科学课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以增加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积累,唤起学生的科学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要注重方式多样化,发掘课外科技活动的潜力;注重创新自主化,增强课外科技活动的活力;注重活动系列化,提高课外科技活动的吸引力;注重活动实践化,加大课外科技活动的动力。  相似文献   

19.
学前班活动发展课程应该高度重视语言教育的基础作用和内在规律性,这不仅仅是《学前班语言活动课程》的内容,而应该贯穿到《学前班数学活动课程》《学前班艺术活动课程》《学前班社会活动课程》《学前班科学活动课程》《学前班健康活动课程》中去,成为学前“活动”学习的核心内容之一,儿童多元智能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语言教育。  相似文献   

20.
自我评价活动论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我评价活动就是主体对作为客体的主体的评价活动。个体自我评价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直接同一,典型地体现着自我评价活动所具有的特点。群体自我评价活动通过以群体为客体的权威评价活动和民众评价活动体现出来。社会自我评价活动是群体自我评价活动的特殊类型。自我意识就是主体关于自身的意识。自我评价活动对于自我意识由自在达到自觉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