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先需要考察的是我国的教育目的,所秉持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观念或价值取向。目前,我国较为流行的教育目的观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它反...  相似文献   

2.
<正>《说文解字》云"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成为常用词,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事情。我们通常理解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3.
<正>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作为对教师教育行为失当现象的一种观念上的矫枉过正,"赏识教育"已逐渐成为教育方式上的普遍价值取向、教育理论界的主流话语,且有"唯我独尊"的趋势。对体罚行为的口  相似文献   

4.
一、学校管理需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作指导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教育者无论他自己是否意识到,他总是以一定的教育思想为指导,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学校管理也...  相似文献   

5.
纵观古今中外教育史,不难发现,对教育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主张.一种是以孔子、纳托普、凯兴斯坦纳等人为代表,他们主张根据社会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受教育者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材料,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社会化,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公民;一种是以卢梭、赫尔巴特等人为代表,他们主张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来确定教育目的.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  相似文献   

6.
教育活动作为一种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形式,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那么职工教育就是以职工为教育对象,通过教育为社会、为国家、为企业培养满足  相似文献   

7.
“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是根据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它反映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社会主义教育以培养全面  相似文献   

8.
“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是根据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它反映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社会主义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的。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陈巧 《陕西教育》2009,(1):72-72
素质教育就是依据人类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也是注重受教育者基本素质发展的教育,是当前势在必行的教育,人的素质结构是开放的、有序的、分层次的身心系统。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大范畴活动。  相似文献   

10.
纵观古今中外教育史,不难发现,对教育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主张。一种是以孔子、纳托普、凯兴斯坦纳等人为代表,他们主张根据社会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受教育者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材料,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社会化,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公民;一种是以卢梭、赫尔巴特等人为代表,他们主张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来确定教育目的。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以上两种主张,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不免片面化。现代学校教育目的应该是双元的,既注重人的个性培养,弘扬人的主体价值;又要促进人的不断社会化,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  相似文献   

11.
其实素质教育就是依据人类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也是注重受教育者基本素质发展的教育,是当前势在必行的教育。人的素质结构是开放的,有序的、分层次的身心系统。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祖国需要、人民认可的社会急需人才。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就其广义上说,凡是有目的地增加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就其狭义(即学校教育)来说,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要求和教育的自身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服务的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活动作为一种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性是人类实践的一个根本特征。教育这种人类特有的实践活动也必定有一定的目的。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所提出的总要求,它规定了通过教育过程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教育目的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不同国家,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教育目的。不同的教育目的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对人才的质量要求的变化,它具有阶级的和历史的制约性。 培养目标则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中的具体化,它规定了各级各类人才的具体培养规格和质量  相似文献   

14.
教育学(三)25.什么是教育目的?制定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有什么意义?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它规定着通过教育过程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什么样的质量和规格的人。制定教育目的是进行教育工作的首要问题,对指导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首先,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它使教育者明确自己工作的方向,使受教育者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始终遵循这一共同的目标来组织  相似文献   

15.
“教育哲学漫谈”之四。回答“教育是什么”,即教育本质问题 ,是教育哲学需要研究的首要问题。本文从分析教育与人、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着眼 ,在阐述教育内部的和外部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 ,概括地提出了对教育本质的认识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身心全面发展并适应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6.
教育是什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是什么?按辞书的解释,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广义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知识、技能、智力发展、身体健康以及改变人们思想意识的活动;狭义指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者身心所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几乎每本教育...  相似文献   

17.
“教育哲学漫谈”之四。回答“教育是什么”,即教育本质问题,是教育哲学需要研究的首要问题。本文从分析教育与人、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着眼,在阐述教育内部的和外部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概括地提出了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通过有目的、 有计划、有组织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身心全面发展并适应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在说教育目的的时候,说教育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者的出发点和最终要求,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据”(该书第172页)。“我的目的是成为一个科学家”,不宜被说成是“我的要求是成为一个科学家”吧?“我的要求是走得又快又稳”,不宜被说成是“我的目的是走得又快又稳”吧?按汉语词典的解释,目的是…  相似文献   

19.
教育目的规定着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目标,即规定着把受教育者培养成怎样的人.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目的的认识愈明确,他们的工作就愈有成效.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试论蔡元培关于健全人格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动的目的性是人类活动区别于其他动物活动的显著特征之一。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教育活动就是努力要在受教育者身上实现教育者的目的,可见教育是有目的的。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质量和规格,指明了教育活动前进的方向。教育目的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居于中心的地位,一切的教育活动都是围绕着教育目的的实现而展开的。因此,在教育活动中,确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人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目的是极为重要的。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如何端正教育思想,加快教育改革步伐,这是教育界面临的现实问题。为此,笔者认为有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