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5 毫秒
1.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当前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当前社会需要下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法等.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体育专业人才,要根据社会与市场的需求,转变旧观念,设计出新型的具有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的人才模式.在此基础上,建构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及其知识结构,同时探索开放式的办学途径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结构.  相似文献   

2.
戴显岩 《林区教学》2012,(6):105-106
随着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不断深化,其专业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没有能够实现与时俱进的更新,主要从高校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角度来研究其人才培养问题。指出了目前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中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培养目标分级不明确以及专业培养目标过高等问题,最后结合相关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理论知识提出了加强和提高我国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了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安徽省巢湖学院、滁州学院、宿州学院及阜阳师范学院等高校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进行深入的调查与分析.比较各学院在培养方式和课程设置中的区别和差异.结果表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课程设置状况与新时期背景下体育人才需求存在不同,也很难满足全面性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和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对湖北地方院校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无论在培养目标的定位,或在课程设置方面都存在目标不清、设置单一等问题.要摆脱当前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就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拓宽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途径,提高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方为社会体育专业的生存之本.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社会体育专业目前状况的分析,从社会、学校、学生等角度剖析供需失衡的成因,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设置、毕业生择业就业提供参考.研究市场对社会体育人才的需求状况、能力要求,进一步明确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基本能力,适应社会,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为深层次地了解当前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从毕业生在校期间的就业意向,毕业后就业情况等方面展开调查,从课程设置、社会需求及就业现状三者的关系和用人单位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角度,分析学生的就业现状与社会需求的关系,旨在为进一步挖掘体育教育专业人才供需的社会规律,为提高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培养目标、课程及实践教学之间关系,重新审视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社会需求和能力发展视角重构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和实践体系.认为:只有基于市场需求导向,细化培养目标,确定专业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规格,从职业能力入手,在人才培养目标指引下设置课程,组建课程模块,才能培养明确指向的应用型人才,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进行分析和探讨,客观地分析面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特点,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转变的时代要求方面阐述了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转变的必要性。为了更好地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以期对我国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当以培养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以社会体育岗位培训为服务方向。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充分利用地域优势,集中优秀师资,开设适应地方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有着良好发展前景的社会体育课程,并进一步积累形成自身的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特色。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体系改革以及教学方式方法更新,会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产生重要影响。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坚持职业分析、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应当成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分析调查当前社会对于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探索我国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及出现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明确需求培养人才,高校积极完善课程设置,以及强调教育系统内对相关专业开设和完善的作用和帮助,希望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体育人才将会源源不断涌现,我国的体育事业得以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 ,认为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目前存在着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不尽一致 ,学科与术科、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失调等急需解决的问题。指出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变革应与全民健身运动接轨 ,充分发挥高等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作用 ,以适应 2 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认为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目前存在着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不尽一致,学科与术科、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失调等急需解决的问题。指出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变革应与全民健身运动接轨,充分发挥高等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作用,以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对河南省城市社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需求及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结果显示:城市社区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需求前景良好,但因相关政策等原因,社区很少有接收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既懂体育发展规律又懂市场运作的商业体育管理专业人才短缺;运动技能指导类人才缺口较大;学生的就业去向仍然以学校为首选,其次为健身俱乐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学生比例较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背离、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不规范、学生就业与专业培养目标相背离等是供需失衡的主要原因。高校应以市场为导向寻求社会体育的专业定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 ,对我国高等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 .结果表明 ,我国高等体育专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专业设置偏少 ,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课程设置已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发展 ,教师人员结构不合理 ;学校用于教学、科研、培训和福利的经费不足等 .对此 ,必须调整课程设置 ,培养体育通才 ,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等方法对安徽省部分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教学现状、培养方案及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发现主要存在课程设置不成熟,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学设施匮乏和培养方案单一等问题,并提出优化课程设置体系;扩大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教学设施建设和完善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方案等相应的解决对策.对此认为高校在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方面是可行的,同时也为我国全民健身运动顺利开展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日美英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日本、美国和英国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都是为了适应本国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新需求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细化专业方向,以满足新形势下社会对不同体育人才的需求,是日美英3国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共同趋向。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指导思想,合理构建课程结构,重视公共基础课程,课程小型化与多样化,加大选修课的比重,减小必修课的比重,是日美英3国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共同特征。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日益加快,我国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应细化专业设置,更新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以适应我国社会进步对体育人才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17.
运用专家访谈法和实地调研法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向及课程体系调整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结果表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在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基础教育实际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考研、中小学师资和社会体育三个主要流向,提出了创新型分类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上,则应构建与上述三个方向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河西学院学报》2018,(2):82-88
从当今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需求入手,对西北五省区普通本科院校体育院(系)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管理以及招生等进行深入研究,剖析在体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转型、提升、特色发展对策和措施,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河南省体育专业就业现状、专业设置以及就业市场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体育专业人才呈现供大于求趋势、体育专业设置不合理、专业方向无法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等现象.高校应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制定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专业设置,提高体育专业人才的就业率.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海 《教育与职业》2006,(14):50-52
体育旅游的迅猛发展,使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得到了国内外相关院校的重视。为了更好地培养体育旅游专业人才,满足体育旅游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设置有体育旅游专业或方向的部分院校的体育旅游专业隶属,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就业方向等进行对比研究,提出了培养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