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饭店服务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骨干专业课程之一,是一门带有大量实际操作训练的课程。但由于许多中职学校在校内实训室的建设上相对简单,许多实际操作项目只能变为理论讲解,大大降低了课程的吸引力,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重要的是,长时间这样教学,会使学生对岗位能力要求  相似文献   

2.
记者:高中新课程在课程结构上的改革,特别是要给学生提供多样化可选择的课程,这对学校的课程与教学的组织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学校该如何应对? 答:首先,由于课程结构的变化,课程体系从管理层面来说,会比以前复杂得多。学校需要合理、灵活、有序地安排课程,特别是学生现在可以跨班级甚至跨年级选课。这样,原来意义上的固定的行政班级的概念就被打破了。如何既发挥教学班满足学生个性化选择需要的作用,又保持  相似文献   

3.
今年寒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共有几十名国际学生留校。受国际疫情影响,他们在学校封闭管理近一年,一直未能回国。北二外组织了“我在北京过大年”系列特色活动,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设传统文化体验课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学生出国留学潮的再次出现催生了一大批旨在培养本科出国留学的中国的国际课程学校.这些学校大都以引进国际知名的高中阶段的国际课程或者西方国家地方性的课程满足中国学生的教育需求,而这些学校中的学生大都把留学目的地国家定为美国等国家.本文通过访谈中美高中互访交流活动中的中美学生,试图从学生的视角观察中国国内的国际课程学校和美国著名高中之间的异同点,进而冷静地审视已发展了十几年的中国国际课程学校与美国名校的实际距离.学生对访谈问题的回答从课堂教学的方式、课程设置的多样性、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校园生活体验等方面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中国国内的国际课程学校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5.
国际化已经成为当前上海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为了满足本国学生和国际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上海形成了四类国际化学校,即国际学校、本土学校的国际部或国际班、有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的学校以及一些补习中心。这些学校在多元共生理念指导下,在管理上遵照中西融合的办学理念、在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开展中西融合的教育,形成了较明确的办学优势。与此同时,在办学定位、阶段衔接、师资培训、课程适应和管理文化等方面又存在着不少冲突与问题。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走特色办学、中西融合、多元选择、相互学习和专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工业企业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多数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企业实践经历,在学习上有一定的难度.个别即使有企业实践的学生,由于理论和原理要求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每个人企业实践的局部性和企业管理的全局性和系统性之间的差异,也使学习带有一定的难度.鉴于此,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学校精神的灵魂,课程是学校最重要的教育产品。学校管理和师生成长都需要文化与课程的共同支撑和引领。在创新发展的今天,更应关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尤其近阶段,广大中小学校书法课程纷纷得以确立,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多年来客观存在的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通过推进墨香文化课程、建设剑湖书院、打造师资团队,把书法课程和学校文化进行有效融合,为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传统文化教养的现代国际人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8.
笔者担任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职务多年,在多年的学校管理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就学校管理工作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规范办学,强化管理 九年一贯制学校是学校教育改革发展中顺应形势的一种产物,是贯穿小学与初中教育一体化的学校。她面对的是一至六年级和七至九年级的学生,年龄段从6岁到15岁左右,跨度较大,他们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存在着一定差异。这些学生在同一所学校要度过九年的学习生活,熟悉的教师、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同学等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缺乏新鲜感和活力,这在学校活动的开展上给管理者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同时把一至九年级学生放在同一所学校,因为学生层次的不同,在作息时间、课程、饮食起居安排上都是一个头痛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教育国际化的滚滚浪潮不可阻挡。上海2012年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积极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课程资源,试点开设高中国际课程,深入推进基础教育国际化。截至目前,上海有21所普通高中开设了IB、A-Level、AP、加拿大BC省课程等多种国际课程。在全国其他省市的一二线城市,国际课程也是遍地开花。然而到目前为止,国际课程的引进基本是各所学校自行摸索,政策处于真空地带,由于缺少指导和监管,导致部分学校在具体实施中以将学生送到国外大学为主导方向,功利性、应试味较重。  相似文献   

10.
正一、校本课程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一)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20世纪70年代在发达国家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课程形式,其概念的正式提出皆可以追溯到1973年的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国际研讨会上。它是由学校根据教育教学理论,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自主开发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二)学生个性"学生个性"是指学生身心、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11.
课程是学校实现培养目标、促进学生成长的主要载体和基本途径。由于学生客观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国家课程(即便校本化实施)很难充分满足全体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因而学校需要建设校本课程。上海二期课改实施十多年来,校本课程为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及其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围绕校本课程这一主题,全市各区县针对学校和区域两个层面的实践现状、经验、成效等进行了调研,取得了关于校本课程的第一手资料。以下呈现的是针对本市中学校本课程建设现状的深度分析、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12.
徐元 《辽宁高职学报》2011,13(11):18-19
在高职国际技术贸易课程的教学中,由于该门课程本身的特点和学校与学生对该门课程重视不够,以及学生认识的局限性,使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不高。对此,要提高学校对该门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为该门课程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教师也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该门课程的重要性,并从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中来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启发和引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学生是学校课程决策的重要主体之一,有效的学校课程决策不能忽视学生的参与。学生参与学校课程决策有其一定的合理依据和可行性。学生在学校课程决策内容上的参与度差异决定了学生参与学校课程决策方式的差异。在实践中需根据学生的能力状况以及课程决策内容的难易度有针对性地选择恰当的参与方式,要注意唤醒学生参与的意识,提高学生参与的能力,设立一定的学生参与媒介,明确学生参与的权限范围,明确学生参与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赴台研修,由于费用相对较低,语言相通,目标明确,学生在台学习和生活没有语言障碍,已成为大陆众多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最重要的校际交流方式之一。但由于陆台两地在教学体系、课程设置等方面差异,学分兑换在操作层面上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大陆学校进一步放宽学生在台修读课程的范围与类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灵活实施学分兑换手段,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制定灵活、切实可行的学分兑换标准与管理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地方区域性高校扩招后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地方区域性高校扩招后的学生质量参差不齐,因而给学校课程教学的组织和管理带来了一些问题,在基础课教学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山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作为上海市第二期课程改革试验校,学校在课程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探索课程的校本化实施。2010年学校以上海市加强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课题子项目《基于"学生学习"的课程组织管理与制度建设探索性研究》为引领,开展了基于"学生学习"的课程建设研究。在课程建设中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全程参与到课程的建设过程中,致力于开发出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受学生喜爱,有利于学生快乐、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课程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在2010年上海市中小学课程与教学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推进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命题是学校根据学生基础与需求的差异,创造性地、校本化地实施国家课程。面对时代的发展和未来的挑战,学校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选准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葛庆梅 《现代教育》2011,(Z1):42-42
一、基本能力教学面临的困难1.学生中学阶段基础差与突击教学时间短之间的矛盾。由于中小学阶段学校轻视相关课程导致课时开设不足,学生实践不够,有的学校干脆就不上相关课程,使学生在某些科目上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相似文献   

19.
张顺民 《亚太教育》2019,(10):39-39
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教育方式的改革,且随着近年科技扶贫和教育扶贫的兴起,农村的学生和家长对于教学质量和资源的关注越来越高,教育观念也得到改变和提升。而由于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与城市学校存在师资和生源上的差异,所以学校需要积极寻求一条符合农村学校特点的管理道路。因此,本文在分析陈东学校的办学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管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山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作为上海市第二期课程改革试验校,学校在课程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探索课程的校本化实施。2010年,学校以上海市加强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课题子项目"基于‘学生学习'的课程组织管理与制度建设探索性研究"为引领,开展了基于"学生学习"的课程建设研究。在课程建设中,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全程参与到课程的建设过程中,致力于开发出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受学生喜爱,有利于学生快乐、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