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1 毫秒
1.
甲型H1N1流感(2009年)是新世纪人类的第一次流感大流行,也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以来首次发布流感大流行警告。在疫情防控的风险沟通中,作为传播者的政府公共卫生部门及相关专家,需要构建自身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本文以传播学的信源可信度研究为框架,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进行全面梳理,从而总结在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风险沟通中,传播者建构了怎样的形象,并对这些形象在风险沟通中的效果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2.
主流媒体传播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燕  韩姝 《新闻爱好者》2010,(11):60-61
近年来,大大小小的突发事件频频发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突发事件,从非典事件到甲型H1N1流感事件,世界正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本文以阶段分析理论为研究基础,将甲型H1N1流感事件的处理过程分成三个阶段:潜伏期、突发期、延续期。通过对《人民日报》中关于甲型H1N1流感事件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总结在甲型H1N1流感事件中主流媒体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3.
新发传染病是指新确定的和先前未知的、可引起局部或世界范围内公共卫生问题的传染病.如SARS、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这些新发传染病往往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的特点,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4.
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传播迅速.早期被称为“猪流感”,易暴发和流行. 1甲型H1N1流感档案管理主要的内容 甲型H1N1流感属乙类传染性疾病,其档案内容包括该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标准、住院出院指征,疫情报告、流行病学调查、预防控制措施,会议记录,上级批示、宣传材料等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文字、图表和声像记录等不同的材料.  相似文献   

5.
如2003年的SARs一样,甲型H1N1流感给中国带来了新一轮的公共危机,同SARS不同的是,媒体对甲型H1N1流感的相关报道迅速减弱了危机给社会公众带来的恐慌.  相似文献   

6.
周洋 《新闻采编》2009,(4):42-43
2009年3月底至4月中旬,墨西哥、美国等地接连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5月11日,我国确诊了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截至6月9日20点30分,中国内地报告确诊甲型H1N1流感已达100例,全国共169例。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积极作为,媒体迅速反应,赢得了公众的认可。  相似文献   

7.
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科技期刊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在新型甲型H1N1流感暴发期间,《中国实用内科杂志》通过采访国内著名内科专家、增设栏目等方式,对新型甲型H1N1流感临床所涉及的热点问题和研究进展进行连续报道,收到了良好效果。这体现了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作为专业媒体的科技期刊应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华西都市报》和《齐鲁晚报》对甲型H1N1流感事件的报道为研究对象,分析地方媒体突发事件报道的特色和需改进的方面。  相似文献   

9.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已经成为突发事件报道的一个重要分支.2009年4月底5月初在墨西哥爆发H1N1流感疫情,对我国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国媒体及时跟进,自始至终有效地进行新闻报道.解放日报和新闻晚报对这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在疫情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了不同的报道策略,本文对此进行分析,选取2009年4月25日至2009年10月31日两报有关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报道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有标题、有正文、有新闻来源、有作者等标准对报道进行统计,最后得到解放日报393篇和新闻晚报618篇相关报道.使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样本数分别为300.  相似文献   

10.
刘畅 《青年记者》2009,(22):85-86
黑龙江大学自2009年9月12日起,陆续发现73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学校及时对发生甲型H1N1流感的学生寝室进行了医学观察隔离,同时对学生密集区走访排查,并于9月16日全校停课。为了解大学生在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情况,笔者做了一次小型的调查。  相似文献   

11.
甲型H1N1流感作为当前全球性的公共卫生事件备受关注,我国政府和媒体在应对甲型H1N1流感时,与非典时期封锁消息、隐瞒事实真相比较,对相关信息的发布和报道要公开、透明得多,相应地,导致了我国公众心理由信息饥渴到信息满足、由恐慌到从容、由怀疑到信任的嬗变.  相似文献   

12.
为做好本区甲型H1N1流感防控档案工作,崂山区档案局提前介入,及时与崂山区甲型H1N1流感防控指挥部办公室联系,进一步加强甲型H1N1流感档  相似文献   

13.
王炎龙  万幸  李朵 《今传媒》2009,(7):12-14
2009年5月11日中国内地甲型H1N1流感首例确诊病例在四川成都确诊.此次流感疫情是继2003年"非典"后的又一较大规模的公共卫生事件.成都电视台作为本土主流媒体,其对H1N1流感的新闻报道,较好地发挥了引导受众舆论、减少盲日恐慌、稳定社会等作用,对于各地方电视媒体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有一定的示范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风险社会的来临,全球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引起全世界的普遍关注.从2001年炭疽感染到2003年的非典,从2005年的禽流感到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近十年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与传播引起学界与业界的深刻反思.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媒体报道的方式和决策过程对风险感知放大和减弱具有重要作用,科学有效的信息传播机制将有助于事件的处置与常态的恢复.本文以2009年甲型H1N1流感为例,以社会风险感知为视角,从公共卫生类信息管理、媒体报道和新媒体传播三个方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传播机制进行分析,以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魏然 《青年记者》2009,(15):45-45
如2003年的SAES一样,甲型H1N1流感给中国带来了新一轮的公共危机;同SARS不同的是,媒体对甲型H1N1流感的相关报道迅速减弱了危机给社会公众带来的恐慌。面对多为负面信息的重大突发事件.政府的信息越来越透明,使公众得以从权威媒体获知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首先,确定一点。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不是食用熟猪肉。专家指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害怕高温。猪肉加热至71℃。就能杀死甲型H1N1流感病毒。食用烧熟的猪肉不会感染甲型H1N1流感。  相似文献   

17.
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爆发作为一场社会危机,具有危害性和不可预测性的特点,因此,对危机的报道也直接反应出媒体的快速反应能力、准确判断能力、创新策划能力、整体协调能力以及综合实力。从一个多月来各大媒体对这场流感疫情的报道,我们发现媒体在危机的不同时期采用了不同的报道角度和报道重点,从而形成了多元的新闻框架。  相似文献   

18.
2009年4月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是继2003年"非典"之后全球又一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与2003年对"非典"事件的报道相比,我国媒体在此次疫情中的表现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孙奇茹 《青年记者》2009,(14):59-60
相比2003年对SARS的报道,国内媒体今年对甲型H1N1流感的报道要迅速、透明得多,这也是近年来政府信息公开与媒体发展的结果。然而疫情爆发、突发事件降临时,也往往是媒体新闻伦理和原则受到考验最多也是最严峻的时候。在对甲型流感疫情的报道中,媒体虽较以前有所进步,但仍有不少违反新闻伦理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20.
今年4月底墨西哥甲型H1N1L流感爆发以来,全球已有四十多个国家发现了确诊病例.我国媒体从一开始就密切关注,及时进行了相关报道,特别是在疫情重灾区墨西哥的记者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新闻报道第一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