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众多电视节目中,真人秀节目是备受公众欢迎的一类,其情节的不确定性往往能够激发观众观看下去的欲望,提升电视台的整体收视率,而后期制作是电视台提升真人秀节目质量、创新真人秀节目形式的有力工具。本文剖析了后期制作对于真人秀节目的重要性,并就后期制作的创新手法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2.
张微  杨晓云 《新闻窗》2008,(6):38-39
打开电视荧屏,真人秀节目虽然不如过去鼎盛时期那么火爆,成为各家电视台屡试不爽的“杀手锏”,但其发展势头依然强劲,许多媒体依然使出真人秀这一节目样式来增强媒体的竞争力。2007年,真人秀节目成为各大电视台开年之初聚集人气、吸引观众的一大法宝。这种始于荷兰的新型电视节目形态,如今仍火爆风行于欧美各大电视台,收视率屡创奇迹,在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从2000年广东电视台的《生存大挑战》后又陆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真人秀节目,  相似文献   

3.
惠慧 《声屏世界》2017,(3):42-43
自20世纪90年代起,真人秀开始作为一种独立的电视节目形式出现在电视荧屏,当下户外真人秀节目已经成为各大电视台炙手可热的收视王牌.一档成功的户外真人秀节目必定有着考究的叙事结构和巧妙的叙事策略.因此,本文通过对真人秀节目中叙事视角的构建进行分析,以期探究出当下中国户外真人秀节目叙事视角的特点,并对同类型节目的创新优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提高户外真人秀节目的叙事技巧和叙事品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真人秀节目在我国发展迅速,电视台的娱乐节目由以前的综艺节目转变为今天的真人秀节目。就目前来说,我国的真人秀节目大致可以分为娱乐类真人秀、生活服务类真人秀、公益类真人秀和情感类真人秀等几大类,这类节目满足了人们参与的需求,迎合了观众的心理,收视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由于我国真人秀节目还不成熟,这类节目也引发了不少道德争议,下面就对我国的真人秀节目兴起的原因、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简单的探析。一、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兴起原因真人秀节目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兴起并占据电视荧屏,创造高的收视率,是有一定原因的。  相似文献   

5.
2012年以来,真人秀节目再度火热荧屏,各电视台通过引进版权、创新节目形态、更新包装策略、重塑价值观念,相继推出大型综艺类真人秀节目。本文认为,真人秀节目再度火热荧屏的原因,一是媒体面对激烈竞争的凤凰涅檗,二是受众“梦想”需求的代偿式满足,两者的契合让真人秀突破节目本身,成为中国当下最重要的社会文化表征和心理想象事件。  相似文献   

6.
2012年,浙江卫视的一档《中国好声音》节目把电视竞技真人秀节目的影响力做到了极致,可谓是红遍大江南北,妇孺皆知。作为地方电视台,宿州广播电视台也在电视竞技真人秀类节目上做出了大胆尝试和体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为地方台实施真人秀节目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各电视台相继推出多档明星真人秀节目,电视受众群体激增,其中娱乐类真人秀电视节目尤其火爆。然而,在获得关注的同时,娱乐类真人秀节目也暴露出版权争议、过度娱乐化以及同质化等诸多问题。如何提升我国娱乐类真人秀节目品质、对节目进行创新是目前亟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我国娱乐类真人秀节目现状进行了总结,结合实例对近年娱乐类真人秀节目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娱乐类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根源,对我国娱乐类真人秀电视节目创新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真人秀节目以电视媒体为介质,突出的是纪实性、冲突性、游戏性.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经过若干年的发展,目前在内容生产领域出现种种危机,应大胆突破常规,锐意创新. 传播生态变化中的真人秀节目 2013年,《爸爸去哪儿》播出后,国内出现了电视真人秀节目热,各大媒体看到了蕴藏其中的商机,各类电视真人秀节目纷纷出台.但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陷入了一个怪圈:一家电视台引进一档电视真人秀节目,在取得不俗的收视后,各家卫视便一拥而上进行效仿.于是明星亲子互动节目、明星跳水竞技节目、明星旅游节目充斥荧屏,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相似文献   

9.
目前,电视真人秀节目成为我国电视台收视率提升的重要保障。在微博大行其道的今天,人们也不得不关注一种蔚然成风的新趋势,即电视受众一边观看节目,一边通过微博参与节目互动。这一现象深刻影响了电视真人秀节目自身的运作机制,使得以前依托二维平台吸引观众的传统电视真人秀节目产生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李莎 《今传媒》2014,(1):94-95
目前,电视真人秀节目成为我国电视台收视率提升的重要保障。在微博大行其道的今天,人们也不得不关注一种蔚然成风的新趋势,即电视受众一边观看节目,一边通过微博参与节目互动。这一现象深刻影响了电视真人秀节目自身的运作机制,使得以前依托二维平台吸引观众的传统电视真人秀节目产生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从以《超级女声》为代表的才艺类真人秀节目开始,到以《非诚勿扰》为代表的婚恋约会真人秀节目,再到以《爸爸去哪儿》为代表的明星真人秀节目,十几年来,真人秀节目不断推陈出新,也始终是各电视台的宠儿和收视法宝.2014年起,以《花样爷爷》为代表的明星旅游类真人秀节目开始走俏荧屏,再次创下可观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梳理真人秀节目中常用的造假手法,并从电视台收视率压力、受众收视心理、不良的行业风气和浮躁的社会风气几个维度,来剖析真人秀节目实事求是之难的原因,提出如何在真人秀节目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3.
张甜 《传媒观察》2014,(8):14-16
近年来,真人秀节目在国内蓬勃发展,各大电视台在新一轮节目竞争中纷纷使用真人秀这一节目形态来增强媒体竞争力,从最初的选秀真人秀《超级女声》,到中期的相亲真人秀《非诚勿扰》,再到近期的明星亲子真人秀《爸爸去哪儿》,以及明星旅游真人秀《花儿与少年》等,节目收视率和社会关注度不断攀升,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业界对媒体社会责任、本土创新意识和产业化运作等问题的广泛争议。本文将从真人秀节目风靡的原因、国内真人秀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入手,对国内真人秀的未来之路做一个展望。  相似文献   

14.
张玲 《新闻世界》2014,(3):68-69
2013年下半年,国内真人秀节目进入“真儿秀”时代,各大电视台相继将各种类型的儿童真人秀节目搬上荧幕。儿童真人秀节目在呼唤亲情,温暖社会的同时,也出现了同质化、以成人为主体,“侵蚀”孩子童年等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冉儒学 《视听界》2005,(2):20-21
中国文化跟真人秀的本质之间是有一定差异的,这种形态要在中国成为非常主流和大众化的东西,尚待时日。西方真人秀节目中,到底有些什么?当今,真人秀节目在西方世界方兴未艾,它们已经或正在为各大电视台带来巨额利润。其中有的节目已被多个国家移植,《老大哥》已经有18个国家的版  相似文献   

16.
吕骥 《今传媒》2014,(12):174-175
湖南卫视推出的大型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节目开创中国电视史同类节目收视率的高峰。如何策划、编排、制作本土版的户外亲子真人秀节目,满足当地观众对此类节目的收看需求?对于地市级电视台来说,在学习、借鉴甚至模仿外台成功的节目样态和形式的同时,结合所在电视台实际有效变通,在突出贴近性、本土化特色的基础上化繁就简、因地制宜,不失为节目创新改版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刘继锐 《青年记者》2012,(31):59-60
综艺节目的生产能力体现着电视台的整体水平,包括管理机制、团队建设、节目生产、广告营销等各个环节的综合实力,是各电视台的"兵家必争之地"。2012年综艺类节目经各大卫视的改版、创新,呈现出"真人秀"活跃、去低俗化、公益色彩凸显、功能性节目增多等发展态势。以下是笔者在实地考察基础上的几点分析。"真人秀",依托"真实"成为荧屏热点进入2012年,"真人秀"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梦想成真》、《一站到底》、《纵横四海》、《大爱东方》、《平民  相似文献   

18.
中国真人秀节目发展报告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谢耘耕  陈虹 《新闻界》2006,(2):8-12,7
2000年6月,广东电视台《生存大挑战》节目开播,让中国观众首次领略到了“真人秀”这种在全球炙手可热的电视节目的魅力。随后,中央电视台及上海、湖南、四川、贵州、浙江等省级电视台纷纷开办真人秀节目,一试身手。一股“真人秀”浪潮席卷全国。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福建亲子竞技真人秀节目《石头剪刀布》这一具体案例,分析了该栏目从创办筹备至今一年多的时间里的探索,同时结合国内电视台出现的其他同类型节目,旁征博引,对比分析,探究亲子竞技真人秀节目的制作现状、问题及趋势。  相似文献   

20.
韩冰远 《新闻传播》2010,(5):120-120
近年来,在电视屏幕上一股真人秀(RealityTV)浪潮在全球兴起和蔓延。已然成为当下不容忽视的电视文化奇观。真人秀,至今还没有一个严格的概念和定义,目前有很多种说法,如真实电视、真人秀、记录肥皂剧、真实秀等等,但较为普遍的说法是真实电视或者真人秀。它是由制作者制订规则,由普通人参与并录制播出的电视竞赛游戏节目。世界各地的真人秀节目正在为各大电视台带来巨额利润.其中有的节目已被多个国家移植,《老大哥》已经有18个国家的版本,这种新型的电视节目几乎使电视观众趋之若鹜、如醉如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