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该地区已有的水质分析全项目数据,确定数据可靠性之后,从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田灌溉用水3方面对金鸡滩水源地潜水进行供水水质评价:按照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行生活用水水质评价;从成垢作用、起泡作用、腐蚀作用3方面进行锅炉用水水质评价;按照我国农田灌溉用水水质标准、美国的钠吸附比值方法(A)与全盐量结合对农田灌溉水质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建筑中水系统,也就是将建筑或建筑小区内使用后的生活污废水、冷却水及雨水等经过适当处理后,作为杂用水回用于建筑或建筑小区。污水回用既可减少污染,又可增加可利用水资源,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所谓高分子,可以粗略地分为天然高分子与合成(人工)高分子。自古以来天然高分子对于人类的生活始终是密切相关的。无论是作为食物的蛋白质与淀粉还是作为织物的棉、毛与蚕丝都是天然高分子,此外,利用竹、棉、麻等纤维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天然高分子加工技术,再如,利用桐油与大漆作为油漆、涂料乃至漆制品又是我国古代的传统技术。  相似文献   

4.
氧化石墨烯溶液通过原位反应引入到环糊精聚合物的基体当中,成功制得氧化石墨烯-聚环糊精杂化材料,并对其形貌、成分以及比表面积进行表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所得杂化材料对多种天然酶响应性能,实验结果发现,该类杂化材料对纤维素酶、糖化酶、木瓜蛋白酶和淀粉酶均具有一定的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5,(15)
在原有工艺基础上,采用生物接触氧化-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处理海产品加工废水,出水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中的冲厕、洗车标准。对生化处理与深度处理的工艺选择、生物接触氧化池设计、二沉池作用、膜生物反应器运行与优势、海产品加工废水的工艺发展等进行了探讨,并对废水处理回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来自化工园区内,各排污单位的含油污水经格栅,提升至斜板除油器和气浮装置,进入均质调节池,与生活污水在此均质混合。混合后的污水进行A/O生物处理,从而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出水进入好氧处理段-接触氧化池(O池)。深度处理段,首先经BAF曝气生物滤池,再经臭氧活性炭过滤器。处理合格的污水一部分排放至千金河,另一部分回用到循环水场作为补充水或绿化等杂用水。  相似文献   

7.
利用网络版科学引文索引(Web of Science)数据库,统计2007年-2011年石河子大学被SCI/SSCI收录的文献,并从文献类型、语种、学科分布、来源期刊、合作机构、基金资助机构、被引频次等方面进行定量统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董璐  孙才志  邹玮  奚旭 《资源科学》2014,36(9):1799-1809
本文以水足迹作为我国用水总量、灰水足迹作为污染水量的真实考量,选择GDP、人口、耕地面积、水资源4个指标作为影响用水量的主要因素。利用基尼系数、水资源消费杠杆系数和灰水承载压力系数对1997-2011年我国用水公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时间维度上,1997-2011年我国用水公平性处于"相对公平"阶段,水足迹综合基尼系数和灰水足迹综合基尼系数持续在0.27~0.32间波动,耕地面积、水资源仍是制约我国用水公平配置的重要影响因素,水足迹-人口基尼系数也不可避免会影响我国用水公平未来的发展趋势。空间维度上,依照用水总量和污染水量的角度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分为三类:高度不公平、中度不公平和低度不公平地区,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中高度用水不公平区域,用水总量和污染水量配置低度不公平区域多位于我国西部及部分沿海省份。  相似文献   

9.
曾以平  万春  苏德  杨巍  赵艳华  包扬 《科技通报》2020,36(5):63-70,101
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中亚热带天然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本文使用250 m分辨率MODIS NDVI遥感数据和中国气象站点数据驱动CASA模型,模拟了井冈山2000-2016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动态变化,并分析了NPP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井冈山地区植被NPP主要集中在420~480 g C·m~(-2)·a~(-1)(面积占比90. 91%);在2000-2016年间呈波动中下降的变化趋势,下降速率为4. 83g C·m~(-2)·a~(-1)。井冈山地区植被NPP极显著减少(占比11. 33%)和显著减少(占比23. 00%)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南部。月尺度和年尺度的NPP变化曲线与气温和太阳总辐射变化较为吻合,与降水的吻合性稍差。年NPP与太阳总辐射之间显著相关;月NPP与降水、气温和太阳总辐射之间均为显著相关,但与降水之间的相关性弱于与气温和太阳总辐射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西安市城市生活用水对气候变化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华丽  董婕  延军平  闫娜 《资源科学》2009,31(6):1040-1045
根据西安市1978年~2007年城市生活用水数据和气候资料序列,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气候变化的趋势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气候变化对城市生活用水的影响,并建立城市生活用水预测模型。研究表明:随着气候变暖,城市生活用水量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比较敏感,与年均温度、年均最高温度和年均最低温度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644、0.437和0.721,而对降水变化的响应比较弱;利用多项式模型提取生活气候用水量,离差系数为10.97,表明其脆弱性较强。根据气候影响因子,对城市人均生活用水进行预测得出年均温每增加1.0℃,人均年生活用水量将增加1.095m3;预测表明近5年内,在西安城市节水措施中人均年生活用水量应在75.92~83.22m3。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国典型沙漠区(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科尔沁沙地、浑善达克沙地)主要优势植被的系统研究和综合分析,揭示了优势植被的逆境适应特征和稳定修复途径,提出了植被可持续管理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植物根系与地下潜水或土壤毛管水保持连通。保持合理的生态用水和维持稳定的地下水位对于区域优势木本植物的修复和保育具有重要意义。(2)地下水、融雪、降雨形成的浅层土壤水是梭梭的主要水源。充分利用好降水季节变化和梭梭更新的自然规律,形成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措施,对梭梭的修复和保育具有重要意义。(3)封育保护对于沙漠(地)优势植被的稳定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研究将为干旱区荒漠-绿洲过渡带优势植被修复和优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利用固定化微生物曝气生物滤池(IBAF)对枣庄职业学院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后回用,出水水质可达到《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水质标准》(CJ/T95-2000),可用于校区的冲厕、绿化及景观用水补水等。使污水得以原位再利用,实现了节水减排的目标,满足可持续发展,是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工程,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3.
淮北口子酒业采取对污水处理站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后回用为厂区杂用水、绿化用水,将酿酒冷却水、包装洗瓶水等进行处理后回用,可以将水的循环利用率提高到72%以上,回收利用废水达96.86万m^3/年,减少COD排放92.40t/a,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4.
蜂蜜作为一种天然的营养食品和药用原辅料,具有广泛的营养作用和重要的生理调节功能。对蜂蜜的质量研究,可以用蜂蜜的含糖量、5-羟甲基糠醛(HMF)含量及α-淀粉酶活性来评价。本试验研究通过对西藏林芝、山南、昌都三地区的野生蜂蜜中含糖量(还原糖含量)、5-羟甲基糠醛(HMF)含量及α-淀粉酶活性(淀粉酶值)进行分析测定,从而对其品质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一、新疆农业用水危机现状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属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居世界109位.人均耕地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对水的依赖性很高,全国灌区年缺水300亿m3,因缺水而少收粮食350~400亿kg.作为我国西部区域的新疆,大部分地区处于我国的干旱区,年均降水量147.4 mm (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少于200mm),年降水总量为2429×108m3,仅占全国的3.92%,有94%的耕地为灌溉农田,农业耕作全靠灌溉方式实施.新疆水资源总量为947×108m3(含入境地表水资源量),而现状农业用水占水资源总使用量97%,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农业用水将进一步紧张.另外,新疆严重的生态问题已引起国内外的关注,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考虑天然生态的用水.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水资源利用的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卫  刘景双  顾康康  王明全 《资源科学》2008,30(10):1449-1455
运用比较优势原理,建立了用水比较优势的计算模式,用以计算和分析辽宁省水资源利用的比较优势;并应用聚类分析法分析了该省用水比较优势的区域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1997年~2005年辽宁省工业用水和林牧渔用水具有相对优势,但是灌溉用水始终处于比较劣势,用水效益是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受自然条件和经济水平的影响,生产用水的比较优势具有显著的区域分异。较之全国平均水平,1997年~2005年该省城市生活用水具有相对优势但渐趋减弱,农村生活用水处于比较劣势但日益改善,两者在时间和空间上呈相反的变化趋势,主要源于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对生活用水的竞争使用;生活用水比较优势也具有显著的区域分异,其区域分异与城市化率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充分利用湟源地区的气候资源,促进当地农业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利用线性倾向估计、M-K突变分析和滑动平均法等方法,对湟源地区1961-2021年降水量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湟源地区降水量呈微弱的不显著的上升趋势,且呈现出减小-增加-减小-增加阶段变化趋势。在2012年发生明显的突变转折,四季降水量的线性变化趋势不明显。降水日数以1.2 d·(10 a)-1的速度不显著减少,呈现出减小-增加-减小阶段变化趋势,未发生突变。夏秋季降水日数为减少趋势,冬春季降水日数呈增多趋势,但仅夏季通过0.05的显著性检验。湟源地区降水集中度在14.0~21.8 mm/10 a之间,说明其年降水具有季节性,而且具有一定集中性;湟源地区呈雨热同季状态,理想的气候条件配合趋好的气候特征,非常有利于小麦、蚕豆、马铃薯等主要大田作物种植、高产以及示范推广。同时气候的适宜度和旅游舒适度进一步提升,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水资源利用相对效率的时空分异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孙才志  李红新 《资源科学》2008,30(10):1442-1448
水资源短缺成为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制约因素,目前解决这一问题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提高用水效率。根据辽宁省14个城市1999年~2005年的相关数据,选择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以及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固定资产投资和土地等作为输入指标,以地区生产总值(GDP)为输出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计算出各指标的规模冗余率与技术冗余率,进而计算出用水相对效率,并对其在时空上的分异特征进行了研究,这可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进一步研究发现,水资源利用的规模冗余率与人均GDP的关系同库兹涅茨理论相吻合,而技术冗余率与人均GDP呈负相关关系,从而为人们利用规律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灌溉水矿化度对玛纳斯流域棉花生长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理利用咸水资源对缓解干旱区绿洲农业用水矛盾有重要意义。本文于2010年和2011年在石河子大学节水灌溉试验站研究了矿化度为0.87、2、3、4、6、8g/L的咸水对土壤水盐动态和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咸水灌溉导致土壤剖面持续积盐,棉花叶面积指数减小,干物质积累减少、产量下降;灌溉水矿化度每提高1g/L,产量降低约391kg/hm2;土壤根系层(0~60cm)可溶性盐浓度每升高1g/L,产量降低约861kg/hm2。在灌溉水矿化度2g/L情况下,100cm土层盐分最大累积率2010年为113%,2011年为26%,呈下降趋势,棉花生长、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受影响较小,可作为该区咸水利用调控参考阈值,指导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外出旅游成为人民追求生活品质的一种方式,大方县以其独特的气候资源打造“天然氧吧旅游气候品牌”,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本文通过对大方县的旅游气候资源、日照、气温、降水、等天然条件.分析出不利于旅游天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