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研究了催化剂、光源、溶液初始浓度、溶液初始pH值等因素对甲基橙光催化氧化降解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实验条件为:以灼烧的TiO2为催化剂,催化剂的投加量为0,8g·L^-1,采用浸波式紫外灯作光源,甲基橙初始浓度为20mg·L^-1,溶液初始pH=3.该实验条件下,甲基橙一小时脱色率可达81.3%.该研究可为偶氮染料降解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研究在ZSM-5分子筛/Fenton试剂共同存在下,对亚甲基蓝染料溶液的协同光催化降解行为;探讨了体系初始pH值、ZSM-5分子筛的投加量、H’0:溶液的投入量、FeSO。溶液的投入量和光照时间等因素对染料溶液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3mL/L的Hp2溶液的投入量为1mL,质量浓度为80mg/L的FeS04溶液的投入量为4.5mL,ZSM-5分子筛的投加量为0.01g,体系初始pH值为4,光照时间为20min,在此操作条件下,对质量浓度为50mg/L的亚甲基蓝染料溶液的脱色率可达到94.1%.  相似文献   

3.
以聚环氧氯丙烷二甲胺(PEPIDA)为絮凝剂,测量了化学絮凝过程中由活性黑(KN—B)和活性艳红(K-2BP)构成的二元混合染料模拟有色废水脱色过程中的残留色度分布.溶液残留色度与游离染料、结合态染料、粒子散射5个组分的浓度有关.在PEPIDA投加量不足的区间,KN-3R优先去除.在投加量过量的区间,样品中的残余色度主要来自重新稳定的染料+PEPIDA配合物,粒子光散射也是降低脱色率的另一个原因,它引起1—4%的脱色率下降.根据残留色度分布曲线,得到KN—B和K-2BP与PEPIDA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86×10^6.72×10^5L/mol.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复合型Fe2O3-TiO2-SiO2光催化荆利用FTIR、XRD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研究Fe“掺入量、催化荆用量、光催化降解时间及催化剂吸附实验、催化反应动力学实验,探讨了光催化剂降解头孢氨苄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自然光照的条件下。该催化荆对试液中头孢氨苄的吸附率达48%。120min紫外光照射可使头孢氨苄降解率达90%,降解率随着催化剂用量增加而增加。Fe^3+掺杂量为2.5%的催化荆催化活性最好。头孢氨苄光催化降解反应中。速率常数(K)与头孢氨苄的初始浓度Cod呈0.40级的动力学关系。  相似文献   

5.
采用US/Cu^2+/H2O2体系,超声催化降解罗丹明B模拟废水溶液。考察了超声功率、超声频率、超声时间、初始pH值、H2O2的用量、CuSO4的投加量以及罗丹明B溶液的初始浓度对脱色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了主次因素,并得出了最佳反应条件。还对单独使用H2O2、H2O2/CuSO4体系,单独使用超声技术以及US/H2O2体系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以300W汞灯为光源,纳米TiO2为光催化剂,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以分光光度法测定其脱色率,以重铬酸钾法测定其COD降解率,研究了在不同溶液pH值、甲基橙初始浓度及TiO2投加量等条件下的甲基橙光催化降解效率.结果表明,甲基橙溶液脱色率和COD降解率并不一致,脱色比COD降解更容易发生;将脱色率、COD降解率等指标的变化综合考虑,才能更全面准确地判断光催化反应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去除色度高、有机成分复杂且含量高、可生化性差的染料废水中染料罗丹明B。方法:利用共沉淀法将Fe负载于活性炭上形成具有较强催化性能的催化剂(Fe-AC),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Fe-AC进行表征分析,并探究在超声波强化非均相Fenton体系下,不同操作条件对罗丹明B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Fe成功负载于活性炭孔道中。在Fe-AC/H_2O_2体系中,罗丹明B的去除率为72.7%,而在US/Fe-AC/H_2O_2体系中,罗丹明B的脱色率达99%。结论:超声波对罗丹明B的降解起到了促进作用,加快了罗丹明B的降解速率。同时,在一定范围内,罗丹明B的去除率与催化剂投加量成正比,与染料初始浓度成反比,并且染料初始pH和双氧水投加量的最佳值分别为3和7mmol/L。  相似文献   

8.
采用微电解-Fenton联用技术对活性艳蓝X-BR模拟染料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溶液初始pH、铁屑投加量以及H_2O_2投加量等因素对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采用微电解法对活性艳蓝X-BR也具有一定的脱色效果.对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X-BR溶液,初始pH为6,铁屑投加量为100 g/L,反应30 min可达平衡,脱色率在70%左右.H_2O_2单独加入染料废水时仅有微弱的脱色作用,但将其加入铁屑-废水混合体系后可以显著提高铁屑对活性艳蓝的脱色效果.在最佳的微电解处理条件下,再加入体积分数30%的H_2O_260 m L/L,20 min就可将脱色率由70%提高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9.
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硝酸银为银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银的纳米Ti02。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材料进行了表征,以掺银TiO2为催化剂对甲基橙进行了光催化降解实验。考查了催化剂掺银量、催化剂总用量、甲基橙溶液浓度及降解时间对甲基橙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得的样品颗粒细小均匀,3%掺银Ti02样品比表面积高达132.2m^2/g。掺银Ti02中的银钛原子摩尔比以及催化剂用量均影响光催化活性,银的掺杂量为3%时,纳米TiO2光催化活性最高,3%掺银TiO2催化剂最佳用量为0.3g/L。降解率随甲基橙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随光照降解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光照20-30min之间.降解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10.
TiO2/Al2O3超声降解高浓度亚甲基蓝溶液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Al2O3表面负载TiO2制取TiO2/Al2O3催化剂,以亚甲基蓝为研究对象考察了TiO2/Al2O3催化剂的煅烧温度、亚甲基蓝反应初始浓度、介质酸度及TiO2/Al2O3催化剂用量对TiO2/Al2O3超声波降解脱色高浓度亚甲基蓝溶液的影响实验发现:煅烧温度对TiO2/Al2O3的活性有很大影响,从而对TiO2/Al2O3催化剂超声波降解脱色高浓度亚甲基蓝溶液有较大制约。煅烧温度在480℃时最佳;亚甲基蓝溶液的超声降解脱色速率随初始浓度的增大而降低;随介质酸度的增加,降解速率加快,中性条件下降解速率最低,当PH值呈碱性时,降解速率又有所提高。在TiO2/Al2O3催化剂作用下,超声波降解脱色高浓度亚甲基蓝溶液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的完成高浓度亚甲基蓝溶液的降解脱色。因此,TiO2/Al2O3催化剂超声波降解脱色高浓度亚甲基蓝溶液的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以环氧氯丙烷作为交联剂,合成了聚乙二醇交联壳聚糖.用红外光谱(FI-IR)对交联壳聚糖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不同条件下交联壳聚糖对铅离子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当溶液pH为6、吸附时间为60 min、吸附温度为40℃、吸附剂用量为30 mg时,交联壳聚糖对溶液中Pb2+的吸附效率较高,吸附在交联壳聚糖上的铅离子可用1 mol/L的稀HCl洗脱.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该法对Pb2+的检出限为0.72μg/mL(3σ,n=8),相对标准偏差为2.1%(n=5,ρ=5μg/mL),线性范围为0-20.00μg/mL,加标回收率在97.8%-102.6%之间.该方法用于奶制品中铅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基于当前各种偶氮染料废水的生物难降解问题,以廉价的粘土矿物蒙脱石(Mt)作为一种分散相,成功制备了聚羟基铁阳离子插层改性蒙脱石(简称Fe-Mt)。采用批处理吸附与脱色实验方法,研究Fe-Mt的催化光-Fenton氧化OG脱色性能,并着重考查了初始p H值对光-Fenton氧化偶氮染料橙黄G(OG)脱色的效应。此外,考查铁改性蒙脱石的工艺稳定性。获得的结果表明:在较强的酸性介质条件下(p H=2~3),Fe-Mt催化的紫外光光-Fenton氧化OG脱色效果最佳,比如在某优化工艺条件下,60 min内浓度为50 mg/L的OG经光-Fenton氧化的脱色率几乎达到100%。铁改性蒙脱石/光-Fenton系统氧化性能很好及工艺稳定,因而在染料处理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纳米Ti0_2光催化氧化法处理碱性紫5BN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脱色率为主要考察指标,研究了纳米TiO2光催化氧化法处理三苯甲烷染料碱性紫5BN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紫外光源为20 W的KL-1型光催化反应器,在平均粒径为30 nm的TiO2悬浮体系中,TiO2能够高效脱除碱性紫5BN的色度。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碱性紫5BN、活性艳红K-2BP,在KL-1型紫外光实验装置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碱性紫5BN在初始浓度80 mg/L时,TiO2用量1.0 g/L,pH值为3,外加催化剂H2O2加入量为2.5 ml/L,反应2.5 h,碱性紫5BN最大脱色率为98%。本试验为进一步进行碱性紫5BN的工业化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纳米TiO2光催化氧化法处理其他染料废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利用壳聚糖(CTS)与香草醛合成改性壳聚糖席夫碱衍生物(VCG),将其滴涂在玻碳电极表面形成薄膜,通过吸附富集电子介体Fe(CN)6^3-,使其固定在电极表面,制备了壳聚糖席夫碱衍生物修饰玻碳电极(Fe(CN)6^3-3-/VCG/GC).以此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铂电极为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用循环伏安法对槲皮素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在pH 6.0的磷酸盐缓冲液(PBS)中,氧化峰电流与槲皮素浓度在10^-4~10^-2 mol/L范围内呈比较好的线形关系,可用于槲皮素测定.  相似文献   

15.
采用竹炭负载纳米级零价铁,分别考察了竹炭、纳米级零价铁和竹炭负载纳米级零价铁对0.2 L、200 mg/L的甲基橙溶液的去除率,并探讨了竹炭投加量、溶液pH值、染料初始浓度和反应温度对竹炭负载纳米级零价铁去除甲基橙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0 L浓度为200 mg/L的甲基橙溶液中,竹炭投加量为0.015 g、30℃、pH为6.0、反应时间为60 min时,竹炭负载纳米级零价铁对甲基橙染料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9.94%,而竹炭本身的去除率仅为13.6%.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制备的纳米SnO2/SiO2/TiO2溶胶凝胶,能够常温5~30℃成膜,可见条件下具有超亲水、防雾、自清洁的性能。其中水接触角为3.7°,最大透光率波长在555~565 nm处,增投率达3.89%。一年测试结果,涂膜玻璃比普通玻璃透光率提高8.32%(12次平均)。  相似文献   

17.
采用浸渍法在二氧化硅多孔材料中负载壳聚糖制备壳聚糖/SiO2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方法对所制备材料的组成与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采用电流中断法测定所制备材料的电导率来衡量其质子传导性能,并考察了壳聚糖溶液浓度对壳聚糖/SiO2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SiO2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复合材料的电导率随着壳聚糖乙酸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壳聚糖乙酸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时,电导率可达1.82 S/cm。  相似文献   

18.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P(AM-co-MAA))微凝胶,并以其作为模板,通过热解法制备了一系列微米级、表面具有特异结构的P(AM-co-MAA)/SnO2有机-无机复合微球材料.详细考察了反应时间、SnCl4的浓度和热解温度等因素对复合微球的形貌结构的影响.通过SEM,XRD,FT-IR,TG等手段来表征复合微球的结构、形貌、含量.微球上沉积的SnO2层随着SnCl4的浓度增大而加厚.采用模板法制备复合材料具有操作过程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等特点,因此,可将此方法可进一步拓展到其他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制备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