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2000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对行政立法的听证程序作了有关规定,这是我国行政法村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事。本对行政立法听证制度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行政立法听证制度的新构想。  相似文献   

2.
听证制度作为行政参与,民主和监督制度中最重要的制度之一,是我国行政法律制度中最年轻而又充满尖力的制度,是行政程序现代化和民主化的重要标志,笔者通过剖析我国地政立法的特点及现状,结合英美一些国家的实践及听证制度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说明在我国行政立法中引入听证制度的必要,并对听证制度实施的条件和具体设计做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试谈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缺陷及完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听证是一项对于行政相对人申辩权最重要、最关键的程序保障制度。尽管各国行政程序法对听证制度的具体规定不尽一致,但听证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程序制度,已成为现代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制度。在我国,听证制度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诸如适用范围过窄,行政立法听证流于形式,听证主持人员素质不高,举证责任不明确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当前我国立法来看,对行政决定听证主体的规定呈现出明显的缺陷,导致许多听证的实际操作出现偏差和失误,建立完整的行政决定听证主体制度尚需要进一步探讨。可以借鉴美国的行政法官制度,结合我国国情和听证现状,完善我国行政听证制度,使行政听证这一体现现代公正、民主精神的法律制度在我国法制建设进程中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行政立法兼有立法性质和行政性质,为避免行政机关滥用行政立法权,必须完善听政制度。我国目前的行政立法听证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行政许可法》的颁布施行是我国行政法治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作为其重要部分的听证程序 ,更是发展和丰富了我国现有的听证制度。该法不仅细化了立法听证程序、首创主动听证程序 ,还明确地规定了案卷排他性原则 ,使我国的行政程序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7.
行政听证制度在我国的行政和立法部门决策中得到广泛应用,是我国公共决策体制的一次巨大变革。当前我国的行政听证制度在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提高行政机关决策的民主科学性,保障政府公信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由于起步晚,发展时间短等因素,我国行政听证制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严重削弱了行政听证制度应有的作用,需要去完善和解决。本文于立足我国行政听证制度发展现状,针对我国行政听证制度中存在的公开透明性不足、适用范围不全面、听证代表遴选机制不完善、听证笔录效力不明确等问题,在分析内在原因的基础上,从强化行政听证信息的公开透明度、扩大行政听证的适用范围、转变法制观念和强化公民权利意识、完善听证代表人制度、明确行政听证笔录的法律效力、建立行政听证的监督救济制度入手等六方面提出了作者就完善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当前法制运行实践看,我国行政听证主持人制度与现阶段的国情和听证现状不相协调,以致听证中的许多实际操作出现偏差和失误,难以达到立法设计之预期目的。文章从比较法的视角切入,在谨慎借鉴各国相关制度和充分尊重、考量我国历史传统的基础上,以全新的视角对我国行政听证主持人的定位作理论上的重构,以期契合我国法治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行政补偿法律制度一直以来不为我国学界所重视,由于没有统一的行政程序法,行政补偿程序更是欠缺。本文将对我国目前行政补偿程序进行分析,并指出其在立法指导思想上存在的问题,补偿制度本身的不完善致使补偿程序短缺。同时,针对目前这一制度的现状,相应地提出了完善建议,即更新观念、加强立法、协商和听证制度、建立公正完备的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0.
立法听证公告制度是立法听证程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方面,2000年颁布的《立法法》仅就听证会作了粗糙的规定,并没有提及任何有关听证公告等细节性问题;另一方面,各地立法听证规则中的"公告条款"基本模式和内容大体一致,创造性空间有限。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对我国立法听证公告制度的实证分析,研究立法听证公告程序的基本原则和必要性选择,提出将听证公告的要素分为必要性要素、可补充性要素和选择性要素三个部分,对于完善我国立法听证公告制度具有理论价值,为立法听证实践提供策略方向。  相似文献   

11.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行政是人民民主国家本质的内在要求,其根本立足点是实现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权利。因此,应该树立以人民利益为根本的治国宗旨与执法理念,依法行政,严以律党、严以律政、严以律吏;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提高思想理论品质,以道德规范强化法律责任和义务,推进民主政治、政体改革。  相似文献   

12.
紧急避险是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正当行为之一,但对于避险的限度条件并没有作出规定,造成了司法操作上的空白。从紧急避险的本质来看存在衡量合法权益的标准不明,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的问题。在法条中应该明确规定,在两个相比较的合法权益等值的情况下也成立紧急避险,应同样适用紧急避险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3.
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合同成立不一定生效。合同如果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有效要件 ,就是无效的 ,就不具有法律拘束力。无效合同因具有违法性 ,所以当事人不得依据合同实际履行 ,否则将承担违法的法律后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不仅对无效合同的认定提供了具体标准 ,也对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作了相关规定 ,在处理案件时应予适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听证制度的现状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听证程序制度还处在起步阶段,在立法、执法、司法三个方面,行政主体在实践中还不能够严格遵循听证制度所设定的价值目标,因此需要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5.
从罢工行为本质看,它是劳动者争取必要生活资料和剩余价值权的一种经济手段,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有立法规范必要。从罢工的权利属性看,罢工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属于劳动权范畴,保障罢工权须立法转化为实然权利,维持权力与权利的平衡也需要将罢工权用法律的“笼子”规制。从现行法层面看,国内法对罢工规制的不到位以及国际法赋予我国罢工立法的义务再一次肯定罢工立法必要性。当下,首先由地方立法,后上升为国家立法,时机成熟后再考虑转化为公民基本权利是符合国情的立法路径。  相似文献   

16.
论法律漏洞存在的原因、类型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漏洞指法律中的缺漏和矛盾。其存在有两个原因:法律自身及其调整的社会关系方面的原因和立法者方面的原因。法律漏洞可分为形式漏洞与实质漏洞。可从两方面消除或减少它:立法角度防止其产生和司法角度弥补。法律中存在漏洞虽影响法律的效度和信度,但对法制的完备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要推进科学、民主、依法执政,必须进一步深化党、国、民、法四基本关系的认识,破除旧观点,树立科学民主依法执政的新理念;必须积极推进党、政、党派、社会组织、企事业组织关系法制化、程序化的创新与完善,创新科学民主依法执政的制度、体制、机制平台;必须坚持依法执政和以德执政相结合;必须加强科学民主依法执政的理论、法制研究,不断为科学、民主、依法执政提供理论、法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对保证期间性质的认识存在着误区。保证期间在特征上与诉讼时效期间和除斥期间具有较多的共性,但也有不可忽视的差异性。只有不拘泥于特征分析,站在民法体系的高度上,联系具体的生活实践,才能看清保证期间的全貌。无论是一般保证期间还是连带保证期间,其性质都是债权人有权通过与保证人协商将保证责任的数额及履行方式具体化的期间。保证期间内债权人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既是权利也是通知义务。一般保证的债权人起诉债务人以及连带保证的债权人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可以引起保证期间的中断。保证期间届满导致保证责任免除是推定保证责任为零,而不是消灭了某种实际的权利义务。  相似文献   

19.
中国税法中规定了一般反避税条款,也存在对其进行解释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从限制税务机关权力的角度出发,一般反避税条款应解读为创设性条款;其作为“规则集合”的广义理解应当引起重视。一般反避税条款的存在,使得税法在引介私法上的智识成果时,更加合理;且其不会抑制经济创造性,也不会破坏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安定性。从一般反避税条款的功能定位和价值博弈角度考量,在我国税法中设置一般反避税条款,并对其作限制性解释,是一种合理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20.
广大农村是公安民警依法行政最广阔的天地,我国依法行政治国方略的真正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面向农村的执法人员是否真正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去执法、去行政。目前,广大农村依法行政的现状还不令人满意,也存在着不少主、客观困难。为此,必须引起各级公安机关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