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学生是什么?提出这样的问题,你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如果回答:“学生就是学生”,或回答“学生是教师教育教学的对象”,那么。你就完全停止了有益的思考。“学生是主体”,这是已被大多数教师认可的教育教学理念,而“主体”的内涵又是什么?对这个问题,恐怕有些教师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如果深入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就会获得一些全新的认识。学生是教育的资源。我们大多数教师习惯于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这固然不错,但只局限于这样一种认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知  相似文献   

2.
刘欢 《现代语文》2006,(11):97-97
在与一些教师的交流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言论:“哎,现在的学生真是不懂事,又把好心当作驴肝肺,明明是为他们好,可他们却一点也不领情?”,再去听听一些学生的话:“我们这个老师总是要求我们这,要求我们那的,好象我们是他的奴隶似的,一点都不为我们着想。”师生之间到底怎么了?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师生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学生是希望自己在学校得到良好的教育,获得全面的发展;老师是希望自己的学生能有出息。既然如此,那么怎么二会有思想上的矛盾呢?我们认为原因很简单,就是老师在教学中没有真正做到爱学生。可有的老师认为自己对学生确实是有爱心但学生不领情的。我们认为对学生的爱不仅仅是表现在行动上,比如要求学生这,要求学生那的,更应明确的说出来。作为老师,对你的学生说出你的“爱”,会更能增进师生间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人与人”的关系或者“我与你”的关系应是师生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但是,不管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人与人”或“我与你”的师生关系,在学校教育中却被扭曲了。为此,“我们应该从根本上重新评价师生关系这个传统教育大厦的基石,特别当师生关系变成了一种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的时候。这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由于一方在年龄、知识和无上权威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另一方的低下与顺从的地位而变得根深蒂固了。”在我们通常的教育里,对学生而言,教师是满腹经纶的知识富翁,是至高无上的权威;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而学生仅仅是装纳知识的容器;教师是专家,学生只能拿着本子等待金科玉律的输入,而这种“输入”的主要途径是教师不停顿的讲授。  相似文献   

4.
秦冠藏 《山东教育》2005,(14):12-12
时下.为了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平等,不少教师在课堂上经常说:“请你回答”、“请你帮帮他(她)”、“请你们把作业完成”等等。仔细揣摩,“请”字,体现的是教师的主动,是教师在“请求”、指派某些同学做事。那些没有被“请求”、没被指派的同学,自己会主动做事吗?有的同学这么说: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教学中,有的教师这样数落学生:“又忘记带作业了?吃饭怎么不见你忘记!”“你就不能消停一会儿?”这一现象,应该引发教育工作者们的思考:学生是成长中的人,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如果教师说话不讲求艺术,就会造成师生之间的隔膜,影响教育效果,更严重的还会使学生郁郁寡欢,造成精神伤害。  相似文献   

6.
一位教师问我:“你知道你们班的森子染发了吗?”我回答说:“知道。”“那你应该说说他!”“他今天刚返校……”没容我解释什么,这位教师便教导我说“你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永远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不用讲什么平等,你让他干什么他就得干什么!你们师范类毕业和我们非师范类毕业的就是不一样!”这些话语不止一次地冲击我的大脑,震撼我的心灵!  相似文献   

7.
从古至今,中国人比较讲究师道尊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也被认为是人生的楷模,教师是蜡烛,教师是清贫的,但人格却是高尚的,行为举止都是极其受人尊重和推崇的,更有的人信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但是,最近发生的两件事,却让人们对教师产生了怀疑,那就是,这些人的行为是教师应该做的吗?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当老师?  相似文献   

8.
邓光显 《山东教育》2005,(31):46-46
前段时间我听了一节一年级数学“统计”课。在课即将结束时,教师同学生:“学了这节课,你从中学到了什么?”一时间,学生的回答可谓各式各样。有回答贴动物、贴水果、贴纸工的.有回答贴的本领的.更有回答大象过生日的。显然教师的用意是通过提问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可是学生却答不到点子上。于是教师又问:“那么,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啊?”有的学生立刻回答:“学会了贴的知识。”无奈之下,教师只好放弃了让学生自我小结的本意.自己指着小黑板,小结本课的知识点:“今天我们学了排一排、分一分、数一数,这些都是统计的知识。”  相似文献   

9.
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这是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教师。是“奉命而教”,学生是“奉命而作”。结果呢?学生作文内容有的不真实,说假话;有的不具体,说空话;有的缺乏真情实感,说套话。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开展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作文课堂教学”的课题研究,将绚丽多彩的大自然景色、丰富多彩的火热生活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再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深知如今教学的难,首先难在学生,现在的学生被家长当作“公主”、“王子”一样捧着长大,个性都很强,逆反心理也很强。教学中你严了,学生跟你顶着干,不学习;你松了,他不自制更放松,更不学习。其次难在知识和教法的更新,如今的教材与以前相比改换很大,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沿着老路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要改。如此就让教师们在工作了多年以后再一次体会到了刚刚从事教育事业时的辛苦和艰辛。  相似文献   

1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见到有的学生活泼开朗,与教师、同学们的关系很密切,是班内的“联络员”;有的学生则不善交际,甚至离群索居,成为“独行者”。无论是“联络员”还是“独行者”,在他们的内心深入都有交往的需要,创造健康的心理扭转,满足他们交往的需要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2.
从理论上讲,服务为被服务服务,服务的业绩由被服务评价,应该是更直接、更客观。服务员的服务质量如何肯定取决于顾客的接纳程度,即满意程度。如果服务不能使顾客满意,服务员怎么都不能说是合格的。教育与受教育学生从现代市场经济角度也可以看成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也就是现在教育界喊得很响的“学生就是上帝!”教师的服务质量如何,应该由学生来回答,他满意你就是好教师,他不满意你就是有问题。这没有错误。但是在职业学校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单纯的判分为服务与被服务也非恰当,再,从实践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3.
我们有时听到一些教师或家长这样训斥学生:“你怎么又打架了?”“你是班上最差的学生。”那些“差生”终日挨批,也就满不在乎。而我们又惊奇地发现,当我们师范生刚走进有的小学时,那些“差生”却又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拉着你的手,唠叨个不停。这是因为他们平时一直被反面评价,自我实现的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和教师、家长间形成了隔阂,他们把实习老师当作了难得的朋友。如果我们一改评价的方式,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变反面评价为鼓励性的正面评价,往往起到立竿见影  相似文献   

14.
徐静 《四川教育》2005,(4):18-19
课程改革的步步深入使课堂教学出现了可喜的变化:教师“独霸课堂”的现象大为改观.学生主体地位得到较好落实.课堂呈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然而.矫枉难免过正.突出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却又有失落的现象;课堂上.有的教师让学生“见仁见智”地发表见解.自已却成了“旁观者”.对学生的思维偏差不进行引导,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漏不予纠正.对学生探究的结果不进行总结.一切皆由学生说了算,学生的“自主”演化成了“放任自流”:有的重视了“突发性”的生成.却忽略了课前的预设.使课堂教学成了“临时抱佛脚”;有的瞻前顾后.缺乏根据课堂教学生成情况进行适时调控的意识和能力,课堂教学“信马由缰”。走到哪里就在哪歇”,偏离了预定的目标;有的也进行了引导.但仅停留在表面上.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封拓展和深化,教师没有起蓟“促进者”的作用,课堂教学沦为“机械J}复,i有的被多媒体牵着鼻子走,教师成了多媒体的“奴隶”……面对这样的课堂,我们不禁要问:教师哪去了?我们的基础教育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在这巨大的变革面葡特别是变革的初期.出现这些现象是在所难免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并非坏事,因为它说明了教师观念在变、课堂在变.但我们决不能忽视这些现象中隐藏的问题.更不能任其发展.从而使课程改革“功亏一篑”。我们必须明确: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并不是不要教师,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它应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融、共事智慧快乐的活动.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是离不开教师主导的。为此.我们把教师主导作用失落的一些现象摆出来。与大家一起共同探讨.廓清认识.以期我们课改实践的步伐能迈得更坚实一些。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语言的艺术性。语言的艺术性不仅指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性。还包含教师批语的艺术性。艺术性的批语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我在作文教学中的批语注意了以下几点:一、肯定型批语 学生习作有的在遣词造句上较优秀,有的结构较完整。有的有一个较出色的结尾或开头以这些长处。可采用肯定型批语。如:“这个词用在这儿很贴切。”“你的结尾意味深长。”“你巧妙的过渡,使文章更精彩。”学生阅读到教师这样的批语。便会感受到自己在本次习作中某一方面的成功,从而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有的人把学生“怕不怕”:作为教师威信“高不高”的尺度,其实这是一种浅薄的看法。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要让学生爱,先得爱学生。教师的威信应该建立在对学生的关爱、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这样学生才会感到你可亲、可敬,从而信任你,愿意接受你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创新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教育观念的转变。而教育观念转变的核心是在问题解决中去提高认识,在于中体会,在干中升华经验,在于中走出误区。下面,笔者结合课堂教学,谈谈更新教育观念的问题。首先讲一件实事。在一节一年级的语文课上,学生正在用“爱”造句:爱劳动、爱祖国、爱妈妈……当教师让学生造几个音节的句子时,学生更活跃了:我们爱祖国、我们最爱伟大的祖国……没想到小X举手说:“我不爱祖国。”面对这种情况,教师没有批评或斥责小X,而是问他:“你爱你的家吗?”“祖国就是我们的大家庭…  相似文献   

18.
教师和学生赌气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有的因学生捣乱停止给学生上课;有的因学生作业脏撕学生的作业本;有的因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惩罚学生;有的对调皮学生置之不理……教师和学生赌气的结果只有两种:要么教师采取高压政策以威取胜,赌的气是“我就不信管不了你”;要么教师妥协,对学生不管不问,赌的气是“我就不理你,着吃亏的是谁”。不论哪种结果都有弊无利。教师和学生赌气是教师无能的表现学生具有特定的年龄和性格特征,不可能一切按教师的要求去学习和生活,他们不符合要求的行为如和老师唱对台戏、搞恶作剧出教师的洋相、经常…  相似文献   

19.
教育事业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是一种渗透着爱的教育。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能和学生心理沟通,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不仅是一种间接的、无形的情感境界,更是一种培养学生情感和健康心理的力量。在教师中我们提倡要扮演好“三种角色”。扮演好“朋友”这个角色。各班以“师生架心桥”为内容开展活动。每学期开学第一天的第一节课为“师生情感沟通”课。教师以朋友的口吻与学生交谈,学生以朋友的心态面对教师。学生被教师的和蔼所吸引,教师被学生的童真所感染。例如各班开展的“我真想对你说”“老师我爱你”“老师,请你相信我”…  相似文献   

20.
王美容 《云南教育》2001,(17):27-28
古往今来,语文课堂是由教师所主宰,学生只能洗耳恭听,教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学,不敢越雷池半步。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有碍学生个性发展。因此,目前许多教育专家都极力倡导语文课堂应该“议论纷纷”。大文豪萧伯纳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我仍就是各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有两种思想。”讨论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然而,有的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时效果往往不尽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