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文归纳了数学分析中求极限的十三种方法:1.利用极限的四则运算性质求极限;2.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3.利用两个准则求极限;4.利用等价无穷小的性质求极限;5.利用函数的连续性求极限;6.利用洛必达法则求极限;7.利用定积分求和式的极限;8.利用导数的定义求极限;9.利用中值定理求极限;10.利用单侧极限求极限;11.利用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求极限;12.利用泰勒展开式求极限;13.换元法求极限。对一些经常用的方法我们只提出,针对一些特殊的方法给出了典型的例子。  相似文献   

2.
极限是微积分中的一条基本线索,本文主要列举了五种常用的求极限方法:一是利用单调有界原理求极限;二是利用两边夹定理求极限;三是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四是利用洛必达法则求极限;五是利用定积分求极限。  相似文献   

3.
极限是数学分析中的一个基本而重要的概念,极限的计算方法多种多样。介绍了利用泰勒公式求未定式的极限,利用定积分求某些和式的极限,利用递推数列求极限,利用Stoltz公式求极限,利用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求极限,以及利用函数极限求数列极限的几种不同方法,并通过实例给出了一些计算技巧,针对不同的题型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为极限的计算带来了方便。  相似文献   

4.
极限是微积分中的一条基本线索.本文主要列举五种常用的求极限方法:1、利用单调有界原理求极限;2、利用两边夹定理求极限;3、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4、利用洛必达法则求极限;5、利用定积分求极限.以此就微积分中的求极限方法进行归纳叙述。  相似文献   

5.
极限的概念以及极限的求法贯穿高等数学的始终,所以掌握极限的求法是该门课程的基本要求,求极限的方法有多种,本文主要针对利用极限的四则运算求极限,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利用等价无穷小求极限以及利用洛比达法则求极限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典型题的分析加强对这几种方法的掌握.  相似文献   

6.
用等价无穷小量代换求极限可使求极限问题大大简化。但有的问题却不能用等价无穷小代换来求极限。本文主要讨论了一些可使用等价无穷小量代换求极限的情形和不能使用等价无穷小量代换求极限的情形。  相似文献   

7.
及是极限论中的重要极限。在计算1~∞型的的极限中有特殊的作用,通常算法是化为指数极限来求其极限。取对数求极限的实质还是求指数极限。 但若把扩展,使乘方的极限化为乘积的极限,则可简化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8.
递推形式数列极限的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递推形式数列极限的求解问题是高等数学中的困难问题之一.该文介绍了三种求递推数列极限的方法,即利用存在性求极限、写出通项公式求极限和运用替换与变形求极限.  相似文献   

9.
用等价无穷小求极限的一个注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等价无穷小替换的方法求极限,可以简化某些求两个无穷小之比的极限过程,是求极限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出各种常用的求极限方法,并分成三类:同时常用于求数列和求函数极限的方法;主要用于求数列极限的方法;主要用于求函数极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冲突规范是国际私法特有的规范,也是至今为止国际私法最主要最常见的规范。与其他法律规范相比,冲突规范具有间接性等一系列法律特征。冲突规范的结构分为“范围”和“准据法”两大部分,其中“准据法”主要通过“连结点”来指定。因冲突规范对准据法的指定方式不同,冲突规范可分为单边冲突规范、双边冲突规范、重叠适用的冲突规范和选择适用的冲突规范。冲突规范在国际私法的地位和作用毋庸置疑,同时由于其自身的法律特征所衍生出来的系列缺陷和弊端也是不可否认的。  相似文献   

12.
我党在人治与法治方面 ,经历了三个不同的认识阶段 ,轻视法治、重视人治的阶段 ,重视法制建设阶段 ,主张法治阶段。轻法治、重人治是治国误区 ,这种思想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加强法制建设 ,主张法治是我党在理论认识上的重大突破 ,也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3.
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中对法治和人治作了系统比较,指出法治优于人治。文章以此为评判标准,对先秦法家“以法治国”思想进行了评价。在法治不受感情影响,因而更客观、公正,与法治比人治更凸显管理效率这两方面,先秦法家和亚氏是一致的。但是在立法权上二者有了分歧。亚氏认为法要由多数人制定,法家却主张法由君立,这一点决定了法家的“以法治国”只能是“形势的、浅度”法治,而亚氏的法治则是“实质的、深度”法治。  相似文献   

14.
人们对法治普遍怀有美好的期待,但法治究竟能够给人们提供什么,法治的实现是否就意味着某些人们珍视的价值的实现,人们对这些问题的答案是模糊且含混的。本文试图以人们对法治的期待为视角,对法治进行概念分析。首先提供一幅相对完整的期待系谱,这其中从"薄"到"厚"依次对"法治而非人治"的理念、形式法治以及实质法治铺陈开来,试图解释人们含混的期待背后的法治涵义的复杂性。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如下问题:我们能否对什么样的期待是相对理性的这个问题达成共识?我们的期待在这个系谱中应该处于什么位置?满足了要求的法治究竟能给人们带来什么价值,或者其本身具有什么价值,以及我们"理性的期待"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最后,我们还需要对法治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作一番探讨,对理性期待的探索不仅需要对法治内涵展开分析,且对实践中可能遭遇到的困难也要有所重视。  相似文献   

15.
“依法治国”作为一种基本的治国方略、治国体制,具有丰富的、确定的内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向,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的过程。完善立法是依法治国的首要环节,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法律监督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基层民主建设是依法治乡、依法治村的生动实践,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实现从人治意识走向法治意识的历史性转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法治意识是实现法治社会的精神条件,是现代法律有效运行的心理基础。人治意识是当前中国法治发展面临的最大心理障碍。中国实现法治的政治心理要求是,从人治意识走向法治意识,并把法治精神确立为整个中华民族政治心理转型中的主导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法律至上是人类法治发展进程中提出的重要口号和基本原则之一,它强调法律在整个社会规范体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法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法治国家的根本标志之一;是我国法治社会建设中的现实需要;是法治社会中协调各种利益的需要;是维护法治社会公平正义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法律原则体现了法律制度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品格。个案中法律原则如何适用取决于法律规则的具体情形:在有规则存在时,依靠原则防止规则的适用背离法律目的;在无规则存在时,适用原则填补漏洞。当原则与规则、原则与原则之间出现冲突时,裁判者需要对相互竞争的原则予以衡量。原则间的衡量必须遵循比例原则,而且裁判者应当进行充分的说理与论证。惟有符合比例原则的衡量才能称得上理性的衡量。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中明确包含“法治”,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更为直接的方式强调法治的重要性。本文分析了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和内涵,强调人民主体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根据和方向,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重要手段和基础。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尽管出现过各种关于法律的概念,但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下,法律的核心是规则。法律规则并不是授权规则与义务规则的结合,法律规则是两类授权规则的结合:第一类授权规则授予权利,第二类授权规则授予权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