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材简析 1.教材编排特点。从一年级下册开始,教材“专题式”整合内容,每单元均以“导语”点明专题,并由一篇识字课文、4篇或5篇主体课文和语文园地组成。 2.本单元具体分析。以“家庭生活”为主题,安排了《识字2》和《看电视》、《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阳光》、《月亮的心愿》四篇主体课文以及“语  相似文献   

2.
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围绕“自然奇观”这一专题.精选四篇课文和一篇“语文园地”。作者始终抓住“奇”这条主线,贯穿课文始终.以平实、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观潮》记叙的是钱塘江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相似文献   

3.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专题是"作家笔下的人"。围绕这一专题,选编了一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它们分别是《人物描写一组》《刷子李》和《金钱的魔力》;"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这一专题,形成了  相似文献   

4.
【教材简析】 本单元由两篇精读课文《将相和》《草船借箭》、两篇略读课文《景阳冈》《猴王出世》和《口语交际》《习作》及《回顾·拓展》几部分组成。单元专题“中国古典名著”贯穿始终。[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姜哲 《山东教育》2011,(9):30-31
【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围绕“生活中的启示”这一专题,编选了《钓鱼的启示》《落花生》两篇精读课文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珍珠鸟》两篇略读课文。这组课文情节性强,语言质朴简洁,含义深刻。文章都是从生活中的小事着眼。反映的却是如何做人的大道理。而且每篇课文都有直接点明主旨的重点句.在教学中可以抓住这些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相似文献   

6.
李伟 《山东教育》2011,(1):51-53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这一专题,采用“三精带一略”的组元形式,选编了《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珍珠泉》四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从内容方面看,四篇课文从动物、植物、景物几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大自然是美好的:从形式方面看,有名家经典散文,有古诗,不同的形式具有共同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7.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以“感受大自然”为专题,以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为重点学习项目,选编了两篇精读课文《山中访友》和《草虫的村落》,两篇阅读课文《山雨》和《索溪峪的“野”》,还有一个“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一”。从内容上看,四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在表达上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相似文献   

8.
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围绕“我爱阅读”这一专题,精心选择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窃读记》《走遍天下书为侣》和两篇略读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我的“长生果”》,这四篇文章主题鲜明,组合巧妙,文质兼美。《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画了林海音小时候窃读的心理与乐趣,特殊的时代与生活境遇造就了特殊的窃读经历。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洋溢在文字间;  相似文献   

9.
张勤 《山东教育》2010,(10):18-20
<正>【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献出我们的爱"这一专题,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掌声》《一次成功的实验》《给予树》,还有一篇略读课文《好汉查理》和一个语文园地。  相似文献   

10.
苏教版高中教材必修五第三单元(现在叫“专题”)第一板块“生存选择”,课文是《报任安书》和《渔父》。从课文对学生产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方面来看,编者把这两篇课文放在一个板块里,其用意是可想而知的。但我与学生一起学习完这两篇课文,就司马迁和屈原对彼此生存所作出的抉择进行小结时,引发的一场关于“是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莎土比亚)的课堂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一、教材简析《语文课程标准》在各阶段目标中都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在人教版低年段的实验教材中,它是以“语文园地”中的“展示台”的形式出现的,在中年段的教材中才将“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课型提出来,因此第五册教材在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第五单元以“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专题,由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组成,“综合性学习”活动穿插其中:在第一篇课文后提出“综合性学习”的任务,在第三篇课文后又给予“综合性学习”的提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也是围绕这一活动…  相似文献   

12.
一、设计理念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共有32篇课文,设计了八个专题。第一个单元由精读课文《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略读课文《珍珠泉》和"语文园地一"组成,主题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教材在编排上强化了导语的导学功能,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性,所以,我采取"小学语文单元整组主题教学"的模式,将全组课文放在单元主  相似文献   

13.
<正>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既是习作单元,也是说明文专题单元,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分别是常规性说明文《太阳》和文艺性说明文《松鼠》。为了帮助学生综合地灵活运用两种表达策略,编者在固定栏目“初试身手”中设置了这样的练笔要求:“如果将一篇散文改成说明性文章,会变得怎样呢?查找资料,试着将课文《白鹭》第2~5自然段改写成一段说明性文字,体会它们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围绕“语言艺术”这一专题,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次“综合性学习”。以及“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  相似文献   

15.
姜哲 《山东教育》2011,(25):30-31
【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围绕"生活中的启示"这一专题,编选了《钓鱼的启示》《落花生》两篇精读课文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珍珠鸟》两篇略读课文。这组课文情节性强,语言质朴简洁,含义深刻。文章都是从生活中的小事着眼,反映的却是如何做人的大道理。而且每篇课文都有直接点明主旨的重点句,在教  相似文献   

16.
张立霞 《小学语文》2009,(10):16-18
在中国的语文课堂上讲鲁迅、读鲁迅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让鲁迅进人小学语文教材,是我们教材编写者的夙愿。与鲁迅相关的课文,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主要有三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少年闰土》《有的人》。这几篇课文是分散安排的,前两篇在教科书同一册次的不同单元,后一篇编排在另一册。在新课标实验教材中,则专门编写了“初识鲁迅”专题,除了上面提到的三篇课文外,新编入了《一面》。  相似文献   

17.
文本解读《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专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个专题与第六单元的专题壮丽的祖国山河共同构成了本册教材丰厚的文化底蕴。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围绕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个专题,使学生第一次认识神话这种文学形式,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神话的丰富想  相似文献   

18.
同单元课文的比较教学 课文的单元组合,是由专家精心设计的。同单元的课文一般体裁是相同的。有的在内容上是同类的。将单元里的课文进行比较,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故宫博物院》、《雄伟的人民大会堂》,这两篇均属课内自读课,我就先引导学生阅读这两篇课文的“自读提示”,然后辅导学生  相似文献   

19.
这一单元教材是围绕“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专题展开的,包括导语、四篇课文(《和时间赛跑》《检阅》《争吵》《绝招》)和一个语文园地。导语中,把童年比作一条弯弯的小河,把课文中的故事比作小河里翻腾着的几朵浪花,形象而生动,再配上反映儿童生活的插图,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兴致盎然地进入本组的学习活动中。  相似文献   

20.
【教材分析】“成长的故事”综合性学习安排在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这一单元围绕“成长的故事”专题,还安排了导语、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同地。教材对于本次“综合性学习”是这样安排的:先在“单元导语”中明了本次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意义,接着在第一篇精读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后作具体的布置:“回忆自己成长的经历,并通过阅读、访问、写信等多种渠道,了解别人成长的故事……然后用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报等方式.展示学习的收获。”最后,教材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本次综合性学习的交流展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