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梓 《中国德育》2013,(11):38-41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发轫并持续至今的儿童读经,主要是民间自发的活动。由于没有统一的擘划,因而众说纷纭。单就名称而论,就有"儿童读经教育""传统文化素质教育""国学育德工程""中国古典文化教育""儿童国学经典导读""儿童经典育读工程""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儿童中国文化导读"等多种称谓。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改与素质教育同步实施的背景下,教育部开始主张在小学教育教学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道德观念。语文学科中包含了众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有助于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落实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从娃娃抓起。通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并融入国学经典,有助于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弘扬民族文化,抵抗不良文化与错误思想观念的影响,帮助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国学经典的渗透的特点,并重点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国学经典的有效渗透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新课改与素质教育同步实施的大背景下,教育部开始主张在小学教育教学阶段必须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道德观念。小学语文学科中包含了众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教育,不仅有助于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而且可以落实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要从娃娃抓起。而且通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并融入国学经典,有助于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性和价值观,弘扬民族文化,抵抗国外不良文化与错误思想观念的影响,帮助小学生身心能够健康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国学经典的渗透的特点,并重点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国学经典的有效渗透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经典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教育的重要资源。传承经典文化,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源泉。教育,作为传承经典文化的重要推手,必须在校园内旗帜鲜明地开展国学经典的教学,这是"根的工程,花的事业"。当下,不少学校注重开展国学经典的教学,提出了"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  相似文献   

5.
警惕国学经典教育五种误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学经典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有其积极的一面,同时也需警惕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和教育误区。当前国学经典教育存在反中国反历史反教育反课程和反教学的误区。正确的做法是:不要在中小学以国学的名义进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家认同的教育活动,立足我国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现实要求来进行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即使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也要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审视国学经典背后的教育、课程与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有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们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国学经典诵读为切入点,通过"能读、乐诵、爱写、会演、践行"的国学经典五大行动,和传统文化相约,和国学相约,使学生在与经典的对话中浸润心灵,塑造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现代素质教育对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也做出了新的规范,要求必须将国学经典融入小学教育,让学生从小掌握国学经典的传统文化,为将来更深层次的文化教育打下基础,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加深文化底蕴,促进全面发展。国学经典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其难点对小学学生来说,显得深奥晦涩,不易让其接受。所以如何改进教学方式,将国学经典完美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就成了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研究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正>国学经典博大精深,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学习经典,弘扬国学,就是守住民族的灵魂,保护民族的根。如今国学经典文化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近几年来,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许多学校都注重通过诵读国学经典,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自身修养,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那么,如何将诵读国学经典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的热情呢?笔者在参与推广国学经典的诵读活动中尝试了以下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著,极富哲理与文学精华,是古圣先贤留给子孙后代的一份珍贵财富。在义务教育阶段有目的、有组织、有步骤、有选择地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学校文化底蕴、加强学生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弘扬民族文化,培育道德人才为核心,以诵读国学经典名篇为载体,以诵读经典、主题教育、交流探讨、实践体验为主要形式,"国学经典诵读"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  相似文献   

10.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国学经典博大精深,其蕴含的思想和灵魂渗透到大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更肩负着要爱国学、传承国学的基本理念与精神价值的重要责任。努力学习经典国学,对当下小学生的礼仪教育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更是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体现。尤其在当代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要想让国学经典给我们的生活引入一股清流,就必须将宣扬其基本理念从"娃娃"抓起,因此笔者通过对国学经典的分析,探索出对小学生礼仪教育有着深远意义的路径,从而更好地拓展小学生礼仪教育的知识层面,更提升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加强其礼仪教育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在儿童时期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对人的一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诵读国学经典,既能培养和开启儿童智慧心灵,又能使孩子们长大后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经典文化教育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在实施传统经典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和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即:中国传统经典文化教育与普世伦理教育的关系;中国传统经典文化教育与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关系;中国传统经典文化教育与现代观念教育的关系;中国传统经典文化教育与文化自觉的关系;中国传统经典文化教育与传统的现代性转换的关系;中国传统经典文化教育与现实功用教育的关系.尤其应认识到,中国传统经典文化中的某些伦理价值只是普世伦理的来源之一,而不是全部,不能用中国传统经典文化中的伦理价值教育来代替普世伦理教育;中国传统经典文化教育与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作为当下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两者在陶育人的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它们的关系是互补和相通的.当然,中国传统经典文化教育应该服务并服从于培育现代化新人的大目标,应该以主流意识形态为指导.  相似文献   

13.
金文 《现代教学》2013,(10):F0004-F0004
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小学从2005年开始探索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将以诚信、责任为基,以"走进儒家经典"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重点发展项目研究,并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融于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之中。该校注重课题引领,引导教师开展以"儒家经典"为重点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设立"忠""孝""礼"浮雕文化墙,"传统节日、中国名胜古迹、国粹艺术、科技长廊",童谣宣传栏,小博士诚信书架和"中华传统文化"专栏等,以环境育人,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建立中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被看作为我们民族寻根、固本、筑基的工程,被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所认可。但在我国的三级课程体系中,"中华传统文化""国学""经典诵读"等课程只是作为各个学校的校本课程在开设,或者部分县市、极少省份作为地方课程在开设,并没有成为国家课程。综合考虑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实情,为了传统文化教育健康、持久、有效地开展,将中华传统文化纳入国家课程,不仅必要,而且非常紧切。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小学于2001年在全校启动国学经典诵读实验,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德育工作的宝贵资源,主要依据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理论和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探索并构建了"感悟→明理→内化→践行"校本德育模式。多年的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16.
孙建辉 《中国教师》2014,(21):14-18
<正>祝安顺,中华书局副编审,中华书局经典教育推广中心主任,中华诵·经典教育论坛组委会主任,中国孔子基金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副会长,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构与教学实践"课题组专家。《中国教师》:根据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有关内容,今后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您认为这  相似文献   

17.
赵静 《甘肃教育》2014,(4):72-72
正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其精髓又集中于国学经典。学校是传承文化的主阵地,是教育人、培养人的重要场所。长期以来,全国各地的学校都掀起了弘扬传统文化,学习国学经典的热潮,笔者所在学校也开设了以学习国学经典为主题的课程。  相似文献   

18.
国学经典浓缩了中华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诵读国学经典有助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应与语文日常教学、主题教育活动、校园文化建设、艺术教育相融合,遵循"兴趣先导、不求甚解、尊重差异、持之以恒"的原则,通过"教师导读、多媒体引读、家长陪读、同伴助读、个体熟读"等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孩子迈向圣贤之道。  相似文献   

19.
陈晔 《江苏教育》2014,(12):64-64
经典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教育的重要资源。传承经典文化,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源泉。教育,作为传承经典文化的重要推手,必须在校园内旗帜鲜明地开展国学经典的教学,这是“根的工程,花的事业”。当下,不少学校注重开展国学经典的教学,提出了“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的培养目标,形成了“诵读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的办学特色,以经典文化为引领,使师生更多地了解、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从而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师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0.
《国学》是一套由北京师范大学和育灵童教育研究院共同开发出版的收录《论语》《弟子规》等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教材,它是我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从学校层面到班级活动,我们积极开展阅读《国学》的活动。这既能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又能让他们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精神的影响,这一行为悄然改变着学生的气质,形成了我班特有的班级文化。一、巧用国学,激活其德育价值国学启蒙教育旨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广大少年儿童的道德文化修养,弘扬民族精神。我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