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侠行事遵奉的是与世俗不同的观念,本文认为原始正义观念是侠观念的源头,侠从诸子百家思想中吸纳了一些思想观念,由此形成了侠观念。本文重点论述侠观念与诸家思想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侠意识观念是历史上的侠所具有并遵奉的不同于世俗的意识观念,侠意识观念渊源于氏族社会的原始正义观念,侠意识观念在春秋战国时期萌生,在汉代定型,在宋元明清时期有了发展,得以完善,形成一种独特的观念体系。  相似文献   

3.
西方文学表现骑士的正义事业多为民族解放,骑士是为广大民众铲除暴君统治者、外敌的英雄,注重强调正义必定战胜邪恶的信念;中国古代侠文学中的正义,带有明显的个体借助为君国建功立业来体现自我价值的趋向.西方的鹰与中国的剑,分别代表欧洲骑士与中国侠的正义精神.古代中国极重"私义"(private justice),是家族或小团伙的道德,未必是社会公理正义.在中国,违法杀人复仇是一种道德实现;在西方,受基督教影响,人的善恶,上帝才是仲裁者,西方骑士的爱情本身就由正义构成,行使正义使命的主要动机即获取女性爱情;而古代中国侠的正义,却要高于情爱,常以牺牲情爱换取正义实现.  相似文献   

4.
法律与正义是不可分割的:法律是实现正义的手段,而实现正义又是法律的价值之一。辩诉交易作为一个较为成熟与适用广泛的法律制度,它与正义之间的冲突必然不是主要的,在两者之间是存在一个稳定的平衡点的。本文主要通过对辩诉交易进行简单地介绍并对其法律价值进行分析,进而探究辩诉交易与我国司法正义的兼容性及引入我国的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金庸小说的人物为“侠”,主旨则为“义”。“义”在现代化设计中是“正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诚信”,在传统道德中是“侠义”。读金庸小说.心里藏着“侠”之梦,从自己开始.将它用于利国利民之中,而不是好勇斗狠。  相似文献   

6.
正义是法律制度的首要价值,法的价值在于实现正义,法律是维护正义的最基本的手段。正义是法律进化的精神动力,法律必须根据正义观念的要求不断提升、完善自身的本质。二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构成互动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武侠小说是指描写凭藉武术行侠仗义的叙述学作品。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要着重描写武术,二是要体现侠义精神。所谓侠义精神就是维护社会正义,所以侠士们往往是除暴安良、扶危济困的英雄。如果凭借武术去破坏社会正义,那就是“盗”而不是“侠”了。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法律教育重在树立大学生法律意识,法律意识的养成离不开对法律背后正义的追求。但是,法律背后的正义是一种绝对价值,可望不可求,而看得见的程序正义则是走向法律背后正义的桥梁。本文就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程序正当的首次规定,通过阐释程序正义的意义,探讨我国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与现状对大学生法律教育的影响,提出在高校里要彰显程序正义理念,为大学生法律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9.
法律正义,作为一种整体性的社会观念和抽象的社会规则,作为法律所追求的终结价值和至善理想,是一个带有客观性的社会现象。法律正义观念缘起于古代人们对人或神的正义美德的赞扬,法律正义实际上就是人们所期待的古代神或人的正义美德的变迁形态,也是人们对法律的道德基础的内在分析。  相似文献   

10.
路直宽 《华章》2007,(3):110-110
正义是一个亘古常新的话题,在中外历史上曾经有着相同、相似甚至针锋相对的观点,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罗尔斯、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可以从正义观念和正义的社会制度两个角度来分析正义.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正义分为个人正义、社会正义、程序正义、实体正义、道德正义、法律正义、经济正义等.正义与法律之间存在互相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封建法律文化具有鲜明的伦理主义特征,从立法、释法到司法,从定罪、量刑到执行,无不浸透着“三纲”“五常”的伦理主义的精神,体现着“忠”“孝”“节”“义”的要求。从生产方式、社会组织、政权结构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分析了传统的伦理主义法律文化的背景成因,用“礼”的内容和精神分析了伦理主义法律文化的实质内涵,并从立法、释法、司法各个方面介绍了这种文化特征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2.
侠与法都是人类追求自身自在自为的生活进行的设计,他们的存在,从本质上言,都是人类不断探索和争取自由的历史产物,从自由的维度透视二者,它们存在着很强的契合性。但在各自的发展中却渐行渐远,究其因亦是二者对自由问题上的差异所致之必然归宿。当今,侠作为历史存在物虽已消亡,但对法治的自由追求之路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墨家与侠之间的渊源关系,历来众说纷纭:或认为墨出于侠,或认为侠出于墨,或认为墨侠互见,或认为墨侠一体,或者其他不同意见。不管何种意见,与其说墨与侠的联系可以具体指实为由某派承传,倒不如说墨学及其派中人的言行举止和人格风范,对侠及其行为方式产生过影响。  相似文献   

14.
所谓骑士精神,系指西欧中世纪骑士贵族阶级所应具有的英勇、忠诚、慷慨、谦逊等等道德品质;它根源于日耳曼,衍生于中世纪,经过基督教会的培养和宫廷文化的渲染而最终形成。基督教会是中世纪西欧的精神领袖,也是骑士精神的倡导者,教会通过一系列直接和间接的方式使骑士阶级的思想和行为宗教化,从而对骑士精神品质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协商性司法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诉讼主体通过对话与协商,经过利益博弈,达成互惠的协议,从而解决刑事争端的一系列程序或制度的总称。协商性司法的制度形式分为横向的协商制度和纵向的协商制度。刑事诉权理论为协商性司法提供了正当性理论基础,既诉权的平等性是横向的协商性司法程序正当性的保障;刑事诉权主体对诉权有限的处分权,是横向的协商性司法制度的前提;诉权对审判权的制约,使法官参与协商不受制于片面的犯罪追诉目的,从而有利于罪刑协商的顺利开展;被害人是诉权的主体,因此其参与协商是协商性司法制度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刑法的谦抑性指的是只有在立法机关认为某一规范必不可少,确实没有其他更好的可以替代刑罚的方法存在的情况下,才能将某种违反法律秩序的行为规定为犯罪行为。从刑法的谦抑性原理分析,醉驾入罪不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从刑法追求的效益和公正价值分析,其不能满足效益和公正价值的内在要求。因此,醉驾行为不应当被规定为犯罪。  相似文献   

17.
本从《孟子》一书出发,首先分析了孟子对“义“、“利”范畴的一般界说,对义利关系一般原理的论述,然后着重考查了孟子义利并重的政治观、以义待利的生活观、崇义尚道的人生观.以期较全面地厘清孟子的义利学说及其对我们的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18.
“大陆新武侠”这一概念自2004年提出之后,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自2007年底以来,也有许多人对此提出质疑。其实,“大陆新武侠”既是一个历史概念,也是一个空间概念,更是一个“核心”概念,揭示了新的时代条件下新武侠小说创作的独特性。当然,“大陆新武侠”这一概念无论是在理论构架还是在操作实践方面,也还存在诸多有待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19.
正义的多重属性使普遍正义与个别正义经常发生冲突,代表普遍正义的法律应用到某些特殊案件会出现普遍正义抹杀个别正义的情形,产生不公正的审判结果。本着人本主义精神立法和实行真正的自由裁量有助于纠正法律的偏差,从法律源头和审判过程减少普遍正义与个别正义的冲突。  相似文献   

20.

For two disciplines interested in similar issues, law schools and criminal justice programs may as well be on different sides of the moon when it comes to pedagogy. Undoubtedly, criminal justice has lessons to share with law, but legal instruction also offers innovations for justice education. The following essay presents my experience from both law school and criminal justice programs, offering recommendations to improve criminal justice teaching. I offer the suggestions not under any brazen notion that I have discovered the secrets to ideal pedagogy, but rather to suggest that many of law's methods would benefit criminal justice as we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