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学校效能研究的时代背景 学校效能的研究肇始于对美国的1966年詹姆斯·科尔曼及英国的1967年普罗顿等人对学校教育对学生影响的悲观性结论的诘抗。科尔曼报告指出,即使学校资源均等,也并不会保证产生同等的效果。学校中各种投入按其重要性来说顺序如下:最不重要的是设备和教材;其次是教师质量;最重要的是学生的教育背景。[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学校效率与学校效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效率到效能的发展是一个研究视点的转换。20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教育研究关注的是教育效率;20世纪30年代以后,则关注教育民主与教育功能。1966年的科尔曼报告,成了学校效能研究的导火线,其最能引起争议的地方是:一旦学生的家庭背景得到控制,学校资源对教育效果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从而引发了有效学校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西方国家“学校效能”(School Effectiveness)研究始于1966年美国学者科尔曼(James S.Coleman)发表的《教育机会均等》(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报告,并白此成为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主题之一。其研究旨趣在于通过比较学校之间差异,探求影响学生发展的学校教学与管理的有效因素,从而改进学校、提高效能。经过几十年的持续研究、实践与反思,研究的视角、取向、重点等不断的转变,概念本身亦得以拓展和延伸。与他们相比,我国学校效能研究起步较晚,并以介绍描述为主,实践中效能意识也一直较为淡漠。近年来,受全球化国社会的变革,学校需要重新定位,注重教育服务品质与效益的提升、资源的优化配置。“如何在学校管理中实现效能的最大化”这一议题正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4.
西方国家“学校效能”(School Effectiveness)研究始于1966年美国学者科尔曼(James S.Coleman)发表的《教育机会均等》(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报告,并自此成为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主题之一。其研究旨趣在于通过比较学校之间差异,探求影响学生发展的学校教学与管理的有效因素,从而改进学校、提高效能。经过几十年的持续研究、实践与反思,研究的视角、取向、重点等不断的转变,概念本身亦得以拓展和延伸。与他们相比,我国学校效能研究起步较晚,并以介绍描述为主,实践中效能意识也一直较为淡漠。  相似文献   

5.
论当代学校效能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64年美国学者科尔曼(James Coleman)为了调查美国教育的平等问题而于1966年发表了《教育机会均等报告》以来,学校效能问题研究引起了美国、英国、荷兰等国的广泛注意,我国也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学校效能进行初步探索。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突出强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来思考当代我国学校效能问题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学校效能研究开始于1966年科尔曼发表题为《教育机会均等》的调查报告,至今该领域的研究已有近40年的历史。在美国,学校效能研究所带来的一系列教育政策、教育管理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正好符合了国家在教育改革中实施放权和增强市场力量作用的要求,并成为引导其教育改革的主导力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20多年里,学校效能研究备受关注,研究成果层出不穷,而这一时期,也正是美国教育改革力度最大、最深刻的时候。虽然在改革的进程中也不断听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之声,学校效能研究也不断地招来各种批评,但美国以实证研究为先导来制定教育改革政策的作法,的确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照。  相似文献   

7.
学校效能研究略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认的学校效能研究创始人为美国学者詹姆斯·科尔曼(James Coleman)。1964年,他与同事在对近4000 所学校校长、教师及学生进行广泛的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于1966年发表了《教育机会均等报告》。报告认为,学校对学生的学业成就没有明显的影响。这一结论质疑了学校的作用,使人们对学校存在的价值产生了怀疑,从而激起了广泛的争议,并引发了人们对有效学校与学校效能的研究兴趣。学校效能研究经过近40年的发展,走过了对科尔曼报告的验证期、有效学校特征的寻找期、有效学校方案的实践期,获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目前,这一研究正处在反思与精致化…  相似文献   

8.
学生学业表现是衡量中小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乡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指向标。对北京市房山区31所中小学9394名学生、190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学生学业表现的城乡差异,结果表明:学生学习压力大,城乡学校学生差异显著;学生学习自我效能较低,乡村学校学生更低;学生生活满意度幸福感欠佳,乡村学校学生更差;乡村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普遍较低,亲子关系较差;乡村学校学生家庭学习环境较城镇学生差。性别、城乡、父母受教育水平、课业负担、学生效能感、幸福感、教学公平、亲子关系、家庭学习环境等变量均对学生学业表现存在显著的影响效应。基于此,对乡村学校学生应减负增效,注重教师教学效能感培养,加强教师专业能力,构建家校协同机制,注重亲子关系培养,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9.
学校有效改革(Effective School Improvement,ESI)的初始目的是将理论、实证研究与教育的有效性和教育的改善联系起来。学校效能研究不仅立足于理论,还立足于教育实践与政策,试图通过学校改革找到在教育方面能够被引进或被改变的有效的教育因素。然而,学校效能与学校改革的融合至今仍是未解之难题。  相似文献   

10.
张志勇 《成才之路》2010,(31):I0002-I0002
谁是学校教育的利益相关方?政府、学校、家长、学生。政府代表国家、代表社会、代表家长举办教育、管理教育,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利益相关方;学校,包括领导者、教师等,是学校教育的承担者、具体实施者.学校教育生态、样式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与事业,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相关方;家长和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消费者,自然是最关心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学校教育利益的相关方。  相似文献   

11.
高职教育办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把培养学生能够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和利于学生就业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效果的重要标准。新的教育观念和办学模式对学生的培养不应过份强调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而是要尽量满足学生就业和用人单位需要为学校教育和办学的准则。从广东省用人单位,现在最急需的不是生产工人,也不完全是高级管理和决策人才,大量需要的是既懂理论又能动手的复合性人才。而这正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一、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的内容高职教育的办学模式是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强调对学生进行以就业需要和适应岗位(群)为准绳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态…  相似文献   

12.
学校评价在教育评价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它直接影响着对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的原则以及学校的发展方向。运用增值评价学校效能是当前学校评价研究的重要内容。对河北省保定市普通高中学校效能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60%~80%的高考成绩校际差距都不是学校本身所导致的,在提高学生进步幅度方面,不同学校间存在明显差异。增值评价结果与高考分数评价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学校效能在不同学科间没有显著差异;学校对不同学生群体的效能无差异。学校效能的增值评价对于创新学校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学生工作本来就是高校各项工作之中最重要工作之一.学生是学校存在的前提,学校因学生而存在,忽略了前提去谈其他,或者不重视高校学生工作的效能,其他事情就好比没有地基的高楼大厦,根基不稳.提高学校的效能是近年来教育管理领域里研究的一个热点,学生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对其效能问题的研究与应用应该成为提高学校效能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从学校效能的研究视角出发,将其理论应用于高校学生工作之中,旨在探寻提高高校学生工作效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一所学校必须有清晰的发展规划,要通过学校成员的共同努力,分析学校现状,发现学校优势,确定学校的发展方向,促使学校挖掘自身的潜在资源,提高管理效能,最终提高教育质量。而在学校管理中,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是最重要的方面。养成教育是思想品德的养成,行为习惯的养成,它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总之,内容十分广泛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在养成教育中,校长角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文辉 《教育》2011,(36):28-29
<正>2008年,笔者所在学校确立了以美术学科为突破口推动学校教育全面发展的办学思路,围绕创建美术特色学校开展工作。2011年4月,学校被湖南省教育厅批准为湖南省首批特色教育实验学校。反思几年来学校由"学科特色"到"学校特色"再到"特色学校"的发展历程,笔者认为,强化行政效能是学校快速步入美术特色教育轨道的最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法律意识淡薄,不知法、不懂法是青少年犯罪的不可回避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学校法治教育存在明显的缺陷:(1)重视不够;(2)形式简单,教育方法缺乏多样化;(3)标准不一,教学内容缺乏规范化;(4)质量不高,老师队伍缺乏专业化;(5)职责不清,教育管理缺乏整体化。针对我国学校法制教育的缺陷,本文提出以下应对策略:(1)学校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环节;(2)家庭教育是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环节;(3)社会教育是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学校效能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谌启标 《教育学术月刊》2001,20(6):24-26,24
学校效能,是目前在许多发达,如英、英、荷等中用于评价学校的一种新的综合质量指标与方法的统称。在教育管理活动中,质量问题,是全部管理活动的关键问题,也是管理效益的基础。对教育的主要实施机构--学校来说,产品(学生)质量衡量学校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增值(VA)评价和学生成长百分等级(SGPs)评价均以学生的成长评估学校效能,但二者的评估理念、统计技术、评估结果又有明显不同。为此,基于绝对进步理念下的VA与相对成长理念下的SGPs构建为评估学校效能的新框架“VA-SGPs”。在新框架指导下,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采用OLS、HLM、SGPs模型研究发现:在学业成绩方面,超过70%学校在两种评估理念下的学校效能排名相差较大,且带给学生绝对进步较大的学校可能是带给学生相对成长较低的学校;在认知能力方面,超过40%学校在两种评估理念下的学校效能排名相差较大,认知能力上的高效能学校在学业成绩上可能是低效能学校。这说明新框架下的双维评估结果具有互补性,即双维评估理念具有发现非传统意义上“好学校”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学校效能不仅是学校管理者追求的目标,而且已成为许多国家用于评价学校的一种新的综合质量指标。学校效能研究和评价起源于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其发展和技术进步也是建立在对教育公平追求的基础上。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在我国社会全面倡导教育公平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追求学校教育质量与效能是当今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要旨.学校效能研究从揭示学校对学生的成就影响开始,其间经历有效学校运动到学校改进运动,其目的是改进学校,使学校成为有效能的学校.学校效能研究在40年的发展过程中在方法论上不断革新,试图揭示学校效能的因素,在实践层面为政府以及学校重建提供理论指引;同时学校效能研究面临着政治化、专门化和技术化问题,问题的解决有待于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