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运用范文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学生的作文千人一面.学生在动笔以前,好像思想已经被束缚.写作时往往不由自主地“趋同”。因此,许多老师认为:不应该用范文。  相似文献   

2.
很多语文老师在讲评作文之后,都喜欢选几篇范文让学生赏读、学习,这对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大有裨益。但我们发现,由于老师选发的范文太多、太杂,有的学生连看都不看就往抽屉里塞,枉费了老师的一片苦心。当然,这也不能全怪学生,因为再好的文章,看得多了也会腻。因此,为了消除学生的审美疲劳,使范文发挥“以一当十”的实际功效,老师就要对范文进行“精选”和“精读”。美文佳作数不胜数,我们不能一股脑儿拿来,向学生“狂轰滥炸”,而要精挑细选。那么,老师们应选什么样的文章来作为范文呢?那就要针对学生的弱项和接受能力来精选文章。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作文质量始终不太理想。但是,只要冷静思索,我们就不难发现,不是学生的读写能力太差,而是我们对学生习作要求过高、过严,限制得过死,各种条条框框和习惯势力将学生的手脚和自由想像的空间紧紧束缚,学生没有写作的自由权和自主权,多数作文是由老师指定“写什么”、“怎么写”,甚至一些教师为应考,让学生背各种类型的范文。  相似文献   

4.
一、动不动就讽刺人的老师。讽刺对自尊心最具杀伤力。学生也有自尊心,而且很脆弱,最经不起打击。喜欢讽刺的老师想表达的永远是否定的意思。 二、不会讲话的老师。有些老师自身很有水平,但不会讲话——“茶壶里的汤圆——倒不出来”。这类老师常常照本宣科,学生听课仿佛是自学。 三、废话太多的老师。有些老师上课,很容易从一个话题扯到别的地方去,学生仿佛听野史,时光虽好过,到头来却发现没学到什么东西。 四、喜欢自吹的老师。有些老师喜欢在学生面前炫耀自己,一些语文老师,常把自己的文章作为范文宣读、讲解。谁都知道,教科…  相似文献   

5.
当下,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已成为我们广大语文老师的共识,许多语文老师都非常重视学生平时的练笔,但有时却苦于让学生为写而写,有时甚至还为让学生写什么而伤脑筋.学生的习作兴趣打了折扣不说,写出来的文章也无情无趣.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我是如何找准文本中练习的几个支点,引导学生从精彩的“范文”中受益,灵活有效地让学生练笔,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呢?下面就结合平时的教学来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6.
要有“死记硬背”之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复旦大学附中的黄玉峰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死记硬背’有什么不好?在记忆力特别旺盛的青年时代,就要死死地记一些,硬硬地背一些。这就是语文基础,这就是本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更是强调:学习语文,应该要有“吞”的功夫。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也对传统语文教学的“背功”大加赞赏,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传统的启蒙教育,发蒙时老师不作任何解释,就让学生大声朗读经文,在抑扬顿挫之中。就自然领悟了经文中某些无法(无须)言说的神韵,  相似文献   

7.
甄珍 《现代语文》2008,(3):99-100
在办公室,本人经常听见一些班主任满腹牢骚。诸如:“怎么搞的?这个学生连请假条都不会写。”“真是不可思议,这些学生连个通知都写不清楚。”“语文都学些什么啦!”这不仅让语文老师汗颜,更让我们的职校语文教育汗颜。  相似文献   

8.
一女生写道:“瞧瞧我们班老师众生相:语文老师很俏,外语老师很搞笑,政治老师象李宇春,物理:老师不知道会不会笑,还有音乐老师,唱歌偶尔也会跑调。”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要使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须使语文教学突破“应试语文”的束缚而成为“生活语文”、“大语文”。正如于漪老师所言:“变语文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开发语文教育空间,面向社会,面向活泼的中学生。”  相似文献   

10.
很多学生抱怨语文难学,不知道该怎么办,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有困难,作文也很难写好。也有不少学生郑重其事地向我请教:“老师,我该怎样做阅读题?”或者问:“老师,我怎么才能写好作文?”说实话,语文并不是那么难。就好像我们从不觉得玩是难的,也不觉得朋友是可怕的;当学习语文变成快乐的事情,好比相爱的青年不害怕考验一样,我们也就不惧怕考试了。而且语文科目考来考去,  相似文献   

11.
教师写“下水文”并用其作为范文去开阔学生的思路,启发、鼓励学生写好文章,这是多年来语文教师在作文指导课上坚持使用的方法。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有时出现了教师范文一拿出,学生就机械模仿,写出的文章同老师的范文大同小异的现象。因此,部分教师产生了写范文容易使学生选材千篇一律,束缚学生思维,难于提高写作能力的想法。索性不写不用范文了。使用“下水文”,难道说真的有弊病吗?用还是不用?怎样用?根据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我们的作文教学,面对的是在写作的长途中刚刚学会走路,阅历浅,知识贫乏的小学生。如果在作文指导课上不指给学生“一条路”,把他们“扶”到路口,又怎能谈得上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呢?所以,不但要写好“下水文”,  相似文献   

12.
《福建教育》2005,(4A):22-25
主持人何捷(以下简称何):今天我们的话题得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谈起。看来古人早就告诉我们阅读和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要我们找到二者的结合点,舞好这两柄“利剑”,相信就能“双剑合璧,威力剧增”,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可惜的是长时间以来,很多老师把阅读和作文教学生硬地分割了:  相似文献   

13.
所谓“下水作文”就是在学生写作时,语文老师给学生就该作文命题写的范文。它可出现在学生作文前、作文中、作文后。长期以来,中小学作文教学提倡语文老师写“下水作文”,许多语文老师也确实写了不少下水作文。那么写“下水作文”的利弊得失是什么?它反映了什么教育思...  相似文献   

14.
张静 《新疆教育》2013,(5):42-42
传统的语文教育只会造就一些高分低能的书呆子,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造成语文教学的现状绝非只是老师教法上的问题,过分地指责语文老师的素质低下是轻率的,也是有失公允的。事实上,旧语文教材和现实生活严重脱节,教学观念的陈旧落后,现代高考指挥棒的语文考纲的误导,怎么不会使语文老师困惑无奈,无所适从呢?语文老师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及时更新教育观念,走出一条顺应潮流的教学新路。  相似文献   

15.
教师们为了指导学生作文,在语文课本之外选编一些“范文”,让学生课外阅读,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近来有不少教师只重视“范文”,而轻视课本。他们往往略讲或不讲课文。以便腾出时间,讲授自己选编的“范文”,使学生读了可以“比葫芦画瓢”。这种现象以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毕业班为最严重。据我了解,有的学校,毕业班使用的语文课本里的文章,老师大多没有讲解。有一位教师说:“高中第五册语文课本20篇课文,只有《沁园春·雪》  相似文献   

16.
在听语文课时,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老师们这样的评议:“这节课语文味很浓!”“这节课语文味似乎淡了一些!”……类似的话语大家因为听多了,不会觉得什么,也不愿进一步去思考,结果也就只能停留在这样的直觉层面上了。  相似文献   

17.
陆寅 《教育》2014,(3):71-71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在朗读中整体感知,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但是,目前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不少教师忽视了朗读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只钟情于对文质兼美的课文从各个角度进行细琐分散的剖析,舍不得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似乎不能出分数、不能直接见效的朗读上。长此以往,学生就不会朗读,更不会在朗读中欣赏美、体会美,只知道拼命记老师的讲义。  相似文献   

18.
常常听到学生私底下议论:“我们的语文老师总绷着脸,凶巴巴的,一点也不会笑,动不动就对我们大发脾气,我最怕她上的语文了……”“我们的语文老师漂亮温柔,对我们可好了,我喜欢上她的语文课……”可见,学生喜欢和蔼可亲又不失尊严,知识渊博又不失幽默,待生如子又不失严肃的老师,只有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努力营造出和谐轻松的语文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眼下,“感悟”这个词在语文老师那里颇具生命力:课堂上,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将自己对文本的感悟(解读)及时地以对话、交流等形式呈现出来;课外阅读和练笔中,我们期待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期待着他们能够“吾手写吾口”,鼓励学生叙说自己想说的话,抒写自己想抒的情……的确,在自由而尊重的氛围中感悟,学生们的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张扬,思维的火花也因束缚的减少而与文本产生了更多的碰撞。  相似文献   

20.
作文课上,蒋老师说:“今天先不做作文,老师出题,同学们回答。”同学一听乐了,交头接耳起来。蒋老师讲作文不是像有的老师那样先出题后讲,也不会抄个开头结尾再让学生自己作。蒋老师在我们作文前总让我们先阅读些范文,有时带领同学走出去观察、访问,有时请老复员军人讲故事。今天不知又耍什么花招。蒋老师在讲台上双手背在身后,还迈着八字步,很有点像电影电视里老书塾先生的样子,让同学们忍不住想笑。只听蒋老师说:“有一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外出,路过一条小河,河上的桥是石蹬,可中间一块石头被水冲下去了,这时一位同学看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