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章探讨了华文出版的国际出版环境,认为要提高华文出版的国际出版地位,一方面要提升我国出版企业的综合实力,另一方面要全面、准确地把握国际出版信息.笔者研究发现,"超星发现系统"有助于出版企业对不同国家的华文出版特点进行分析,考查华文出版的发现结果数和总被引频次,可得知该国出版业界对待华文出版的态度.在掌握海量信息的基础上,华文出版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提升自身的国际出版地位,形成新的国际出版格局.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出版产品、国际出版合作与交流、中文国际传播三个方面分析了新形势下中国出版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策略:加快出版数字化转型,构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发展的出版走出去传媒生态;开展多元化国际合作与交流,采取差异化、精准化策略拓展出版走出去国际渠道与平台;运用语言学习载体,基于"互联网+语言+资源"思维搭建国际中文教育与资源平台,在推广国际中文教育的同时推动中文教学资源的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3.
魏凯 《出版广角》2015,(17):22-26
2015年对国际数字出版产业来说是不平静的一年。在国家倡导“互联网+”的背景下,国内,“互联网+出版”成为数字出版发展的主旋律;国际,数字出版产业多方参与者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创新发展模式,迎接机遇、应对挑战。笔者拟对2015年度国际数字出版进行总结,与大家一起回顾2015年国际数字出版的每一个强音。  相似文献   

4.
《出版参考》2012,(25):26
正本刊讯(记者甄云霞)8月24日,《国际出版业发展报告(2010版)》("国际出版蓝皮书")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副院长范军及课题组成员出席会议。郝振省在成果发布会上介绍了《国际出版业发展报告(2010版)》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出版品国际交换的依据是《国际交换出版品公约》及专家草案。我国先后设立出版品国际交换局与交换处,依托图书馆展开国际交换。我国出版品的国际交换表现出阶段性特征:北海图书馆时期以输入为主,中央研究院时期实现双向交换。战争频繁、经费缺乏是影响交换成效的主要因素。交换机构采取放弃部分交换业务、优化交换环节等办法降低交换费用,提高交换效率。民国时期的出版品国际交换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6.
《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的数字化出版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一直坚持数字化出版,利用网络出版平台、采用网络编辑系统、实施DOI编码、实行开放获取和优先数字出版、与期刊数据库平台和国际大型出版集团合作、建立参考文献知识链接等方式进行数字化办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刊物短期内被国际著名数据库SCI等收录,影响因子逐年提高,国际影响力迅速提升.实践表明,数字化出版对加快期刊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魏龙泉 《出版史料》2003,(4):107-113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出版界对国际版权贸易也越来越重视,如果说十多年前我们还是以购买国外版权为主,现在则更多地考虑怎样走出去,把我国的优秀出版物推向世界,宣传自己的品牌。近几年来,我国仅参加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博览会就有100多人,其他还有不少出版社参加莫斯科、日本、韩国等  相似文献   

8.
我国出版走出去业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明显的成绩,但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尤以中国出版理念和机制的被了解和接受度、出版内容走出去的可理解和被认同性、走出去海外主流营销渠道的欠缺以及具有国际视野的外向型复合型人才的不足等方面,导致中国出版走出去在国际出版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不够。而要解决中国出版走出去的上述问题,加强话语权构建、提升我国出版的国际地位是有效策略和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瓶颈及出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 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现状 我国是科技期刊生产大国,每年科技期刊出版在数量上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1]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地位不高,影响力不大,特别是在数字出版领域处于落后状态.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文化、商业、技术三重视角,围绕新发展阶段国际出版文化生态、市场生态和互联网生态的重构,将跨文化交流、对外出版贸易、科技创新进行结合,探讨中国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以引领和推动国际传播实践,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能.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文化、商业、技术三重视角,围绕新发展阶段国际出版文化生态、市场生态和互联网生态的重构,将跨文化交流、对外出版贸易、科技创新进行结合,探讨中国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以引领和推动国际传播实践,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能.  相似文献   

12.
美国图书馆出版联盟是图书馆出版领域的唯一专业协会,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本文运用文献调研法和网络调查法,从组织管理体制、主要服务内容、多元合作项目、国际化战略、发展规划五个方面剖析了美国图书馆出版联盟的建设实践,总结其成功经验并探讨对我国图书馆出版服务的启示:建立图书馆出版联盟是开展出版服务的必然选择,高参与度是图书馆出版联盟有效运作的关键,加强长期发展意识是图书馆出版联盟持续发展的保障,对外合作交流是提升图书馆出版联盟国际影响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曹继东 《出版广角》2016,(16):16-18
在全球出版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国际合作出版亟须大批具有语言优势、媒介素养、公关特长、国际视野、融合思维和学习能力的高端人才。政府为国际合作出版人才培养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安排;业界和学界基于“市场化”“国际化”分别形成了“自培养模式”和“多元联合培养模式”;具有一定国际合作出版天赋的个人则要抓住机遇,强化专业训练,在国际合作出版的大潮中成长为领军人才。  相似文献   

14.
马静 《出版广角》2016,(4):75-77
伴随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汉语热”,对外汉语教材越来越多地走向国际市场。对外汉语教学已演变为汉语国际推广和汉语国际传播,表现出越来越多的跨文化国际传播活动特征。如果教材选材不当或未能充分考虑当地文化传统,就会造成文化冲突,影响教材在当地的适用性。对外汉语教材出版应注重借鉴国际传播的理念,跨越文化差异,使对外汉语教材更好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5.
打造国际一流的出版传媒集团是建设文化强国的主要路径之一,在辞旧迎新之际,回顾总结2011年出版集团发展的主题,对未来出版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曹琳娜 《出版科学》2009,17(6):107-108
发达国家的大型科技出版集团几乎垄断了全球高端科技出版市场。在科技全球化背景下,提升科技出版国际竞争力,不仅成为发达国家进一步巩吲其科技出版地位的战略举措,也是后发国家出版界尝试参与国际科技出版市场竞争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北非地区是中国出版走出去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板块.本文以阿尔及利亚为例,通过分析中国在北非国家的出版现状,探索在该区域开展国际合作的路径,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具体数据和案例对如何进一步拓展北非的国际出版市场提出四点建议:多语种组合、差异化交往、数字化出版,以及本土化海外发行.  相似文献   

18.
四论何谓编辑(下)──为出版“界说”与刘辰先生商榷刘光裕真的还是假的──所谓“国际流行的出版概念”刘辰写文章,也许比一般人更喜欢夸张。比如,把“公诸于众”作为出版界说已经不妥,而《特征》还说这是“国际通用的界说”,这样的夸张不着边际,已经明显地离谱了...  相似文献   

19.
出版文化学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研究背景 出版文化研究是出版学研究的需要 目前我们对出版学的研究基本可归纳为三个领域:出版管理、出版技术和出版文化. 出版管理,是指出版活动的管理机制,如体例、国际版权公约、著作权法、出版条例,出版社的规划、经营、内部管理及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成本核算等等,涉及到出版活动的每一个具体环节.它也是现在出版业研究中被关注比较多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王娟  冯慧超 《今传媒》2016,(9):66-67
图书市场是文化市场中相对传统且重要的一个部分,分析国际图书市场的基础数据并总结未来发展趋势对于研究国际文化市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数字出版和云技术对于传统出版市场构成了一定威胁,但是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还将并行。美国、欧洲和亚太地区仍然占据了全球图书出版市场的绝大部分,特别是美国图书市场在全球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图书出版市场在亚太地区表现优秀,文化“走出去”政策红利已经初步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