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培养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国家保证化学化工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以制备碳纤维复合材料为例,基于课外科研创新实验室和科研创新团队,并以延边大学化学化工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科研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实践表明,通过对复合材料的实验设计路线、制备方法、结构表征及吸附能力性质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科研创新学术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强化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提升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我校数学建模活动的成功经验,浅淡了利用数学建模活动平台培养本科生创新科研能力的较好优势,据此提出了基于数学建模活动平台的分阶段的本科生创新科研能力培养模式,并对利用该模式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做了初步实践,预见该模式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是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提高本科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形式和重要环节。通过参加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的机会,大学生能够尽早进行科学研究训练,做到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一方面培养本科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科研素养,另一方面加强教师和本科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促进高校教师科研指导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建立本科生科研创新实践平台的背景、建设科研创新实践平台的有效措施和建设本科生科研创新实践平台的意义三个方面,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实践平台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旨在保证本科生科研创新实践活动有序地、可持续地开展,对促进本科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医学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本文着眼国内外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结合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实际,从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保障本科生科研实践场所及本科生科研团队的导师遴选等问题,从实践成效和经验出发,对医学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建立进行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培养生物医学专业本科生的科研技能,建设拥有完善设备的专业实验室是基础,量身打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验课程是核心,组建教学实力雄厚的师资团队是关键,从以上几方面来建立完善的生物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技能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充分发挥中心所在学院的科研优势,采用科研项目更新及丰富实验项目,以科研思维方式组织实验教学,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多途径促成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融科研于创新实验教学,教学效果显著.实验教学中利用好科研优势是创新性综合高素质专业本科生培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11):244-250
为满足资源勘查与工程专业学科建设、科研发展和对本科生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建设了油气成藏机理模拟实验室。基于应用型创新实践人才培养对实践教学的要求,该实验室集教学和科研于一体,定位于本科生专业教学和研究生的实验研究,并以综合研究功能作为目标进行合理规划。通过该实验室的建设与实践,学生的创新创造意识、实践动手能力、自主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得到有效提高,资源勘查与工程专业科研团队的科研水平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9.
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科研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院在开展本科生科研训练的过程中摸索了一套以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训练营为主体,以教师科研项目、学生科研项目、开放实验室项目、暑期社会实践项目为依托构建学生科研训练模式。这一模式通过整合教育资源,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提升了本科生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0.
结合天津市高校创新团队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更新生物技术及其相关专业综合实验项目为切入点,以节旋藻TJSD091藻株基因组的CRISPR位点引物为例,阐述了如何通过Touchdown PCR与梯度PCR技术结合确定PCR扩增最佳退火温度这一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做法,分析了将科研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优越性,认为该教学模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思维、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为应用型高校本科生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实践教学是本科人才培养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双创"背景下,通过分析实践教学的内涵和特点,梳理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本科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准备不充分、过程不完善及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并以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提出构建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完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建立科学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考核管理体系和结合地方实际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培养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生源、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满足社会需求等综合质量的反映,毕业率是教学质量的衡量标准之一。以985高校本科生毕业率来看,年均保持在90%以上,仍有近10%的本科生未能如愿毕业。笔者以某985高校学院本科生学籍数据为依据,从教学模式、培养方案、教师团队、学生自身等四个方面对未毕业原因进行剖析,从心理健康、学业管理、教学改革、管理创新等四个方面高校教务管理问题分析对本科生毕业率的影响,提出提高本科毕业率的措施和建议,为提升行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教学模式单一,缺少实践性以及规范性等。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怎样建设英语专业,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基本定位就是服务当地经济,培养高级应用型技能人才。为完成培养目标,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应该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创新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引入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的毕业实践环节,既凸现了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毕业实践教学环节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也显示了机械类专业毕业生的能力结构特征。基于CDIO理念的毕业实践教学改革将切实保障毕业实践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根据湖北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建设要求,结合电气信息类专业特点,以电工电子实验中心为平台,探索基于问题研究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构建基于问题研究的实验教学新体系,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提高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推动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16.
“3S”应用技术飞速发展,涵盖了国土、地矿、环保、城建、能源、经济等范围。“3S”产业已经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新兴产业。现阶段本科生“3S”技术实践课程教学模式与企业实际生产相互脱节,这种现象迫切要求对当前本科生实践课教学进行创新。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分析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革新“3S”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方式,探讨在新培养模式中如何改革“3S”课程教学中的实验教学,提出创新的授课、考核、教学、组织和运行方式,让学生对学科的实践意义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对于学生毕业后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对其他的专业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校教学评估推进了本科教学的改革,作为四川省特色专业,成都理工大学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从综合实习改革入手,在实习组队、备课、实习教师配置、基础地质条件研究、创新性教学与团结互助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或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及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实践教学模式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大学具有相应的培养模式。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基于此,通过对其应用型本科教育特征的梳理,提出我国应用型高校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实践教学内涵及改革实践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科教育的质量是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生命。随着1999年以来高校不断扩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本科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教师团队的教科研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改革,使本科教育的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再上一个台阶成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直面问题。文章沿着"什么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团队-教学团队有哪些类型-为什么要建设教学团队-如何建设教学团队-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的研究思路,探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荣誉学院是美国荣誉教育培养本科拔尖人才的主要组织形式。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荣誉学院被评为全美最佳荣誉学院,从"现状-原因"的个案演绎视角,探究美国培养本科拔尖人才的实践策略。研究发现荣誉学院在培养目标上体现为高标准与多向度的全面塑造,组织内部为学术与教学秩序融合的书院模式,外部组织架构是与专业学院的跨学科合作。在具体培养实践过程中,招生与筛选采取多层、开放的录取和筛选分流机制,课程设置为混合-阶梯式,教学方式为寓教于研、协作式与情境式教学方式的集合。美国荣誉学院是现代精英教育的坚守与革新,通过构建师生共同体、发挥跨学科和院系合作的外溢效应,打破人才培养特区的藩篱,培养本科拔尖人才并使其走向卓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