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纯网络杂志作为一种新型的期刊种类,其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技术层面,互联网技术、显示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等是影响纯网络杂志的关键因素。在出版层面,传统出版业与互联网整合,尤其是传统杂志社参与纯网络杂志的出版不仅可加快纯网络杂志的发展,还有助于提高纯网络杂志出版的质量和整体水平。在管理层面,相关管理政策措施的出台和调整是纯网络杂志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市场层面,积极拓展用户市场、开发读者群体是纯网络杂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2.
宽带作为接入有线电视的重要载体,在为有线电视进入千家万户提供便捷的同时,也成为影响有线电视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媒体市场,只有进一步采取措施促进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网技术的有效应用,为广大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收视服务,才能够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实现有限电视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技术市场的技术交易角度,提出区域技术吸引力的概念和表现特征,并对东北地区技术吸引力进行剖析,讨论东北地区技术吸引力的表现特征,包括技术吸引力强度、技术吸引力稳定性、技术吸引力选择性、交易技术含量、技术资金投入等5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分析东北地区技术吸引力影响因素,并对东北地区技术吸引力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贺宏福 《传媒》2016,(7):75-76
国产动画的发展,离不开既具有传统文化血脉、又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的好故事,也离不开推动创作生产方式变革和进步、丰富创作手段的先进技术驱动,讲好故事、用好技术都是增强动画艺术表现力和市场竞争力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技术供需匹配作为技术转移的关键环节,是提高技术转移效率、加快产业升级、实现科技强国的重要保障。针对技术供需匹配过程中匹配结果过多和影响因素复杂两大挑战,本文基于前期技术文本内容匹配方法和技术转移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对技术供需匹配过程进行详细解析,提出了基于文本匹配-组态优化的两阶段技术供需匹配模型;采用近年发布的技术需求信息进行实验,在真实技术市场对模型进行验证。向技术需求方进行技术成果推荐后,收集这些技术需求方的反馈。反馈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供需匹配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可以在实践中为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政府、经济、技术、效率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新闻出版业发展的机理,利用我国1978~2010年的年度数据,建立我国新闻出版发展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采用回归与时间序列组合模型估计法,建立ARMA(1,0)修正模型,并进行适应性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消费观念、生产效率、技术进步是影响我国新闻出版业发展的几个重要因素,经济水平和政府行为对于新闻出版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影响传媒技术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等,其中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战争,但是目前关于战争与新闻传播的研究多倾向于新闻传播对于战争的影响效果研究。本文从战争对媒介发展影响的角度,以鸦片战争对我国早期报业发展的影响为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战争对于媒介技术的发展具有极大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宇 《传媒》2012,(8):59-61
在美国,直播卫星系统(DBS)与有线电视系统(Cable)是观众收看电视的主要渠道,也是电视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随着美国经济、技术、市场以及受众收视习惯的变化,直播卫星业面临巨大的压力。其中,互联网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所促成的三网融合是改变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的重要因素,而直播卫星电  相似文献   

9.
智媒时代,我国动漫产业呈现出全新发展态势,厘清新形势下动漫产业发展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对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实现提档升级、弯道超车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构建了动漫产业发展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理论模型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研究发现智媒时代市场接受度对动漫产业发展影响最大,其次分别是智能技术应用度、产业链完善度、生产要素聚集度和政策支持度。文章最后提出国内外市场双向发力,加速产业智能化转型,优化产业运作模式,拓展资源引入渠道与创新产业扶持政策等促进动漫产业发展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5,(7)
广告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产业门类,广告产业发展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而制度、资本、市场、技术和受众是广告产业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基于发展广告学的框架对影响广告产业发展要素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对广告产业分析框架、受众与广告产业发展的关系、广告产业治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反思,指出我国广告产业将沿着业态、时间和空间维度,呈现出融合、集聚、产业转移的趋势,并催生新的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11.
基于北京、天津、河北三地2008-2012 年R&D经费支出、R&D人员全时当量和技术市场总成交额等数据, 构建面板数据时点固定效应模型,对影响京津冀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各因素进行研究,重点探讨了技术市场与科技创 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技术市场交易额对专利授权数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影响程度极其微弱。需建立技 术市场信息统一平台,规范技术评估标准,健全技术市场的风险投融资机制,并辅以提供补贴等措施,发挥技术市场 对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技术创新全视角下技术机会发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意义] 技术机会发现对于市场竞争、技术布局、区域创新及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梳理技术机会发现领域的研究进展可明晰其发展局限,以进一步促进该领域的优化和健康发展。[方法/过程] 从技术创新全视角出发,综合技术创新过程各要素,从技术创新知识基础、创新环境、创新方式和创新类型四个维度梳理领域相关研究,并总结技术创新要素视角下技术机会发现分析单元的特点,指出研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结果/结论] 技术机会发现的内部属性是技术创新的知识基础,外部属性是技术创新环境;技术新生、技术融合、技术突破是常见的技术创新方式;技术机会分新兴式技术、渐进式技术和颠覆式技术三类机会;未来,科学知识基础研究将进一步强化,各类资源因素协同将成为创新趋势,技术机会发现的手段将更加复合和有针对性,发现过程会更规范,其结果将更具可信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对高校专利技术转移转化价值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帮助技术转移人员对专利技术转移转化价值形成更加客观的认识,提高专利交易效率,促进高校专利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方法/过程]以我国11所一流高校专利转移转化数据为研究对象,从法律、技术、市场、转移转化方式四个层面设计解释变量,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研究高校专利技术转移转化价值影响因素。[结果/结论]转移转化方式这一因素对高校专利转移价值的影响程度要显著强于技术、市场和法律因素;同族专利数、发明人数、文献页数对高校专利技术转移转化价值有显著正向影响,申请人数对高校专利技术转移转化价值有显著负向影响,且这四个变量回归系数显著性不受市场、转移转化方式因素的影响,是评价高校专利技术转移转化价值较为稳定的指标;不同转移转化类型、不同定价形式、不同组合交易方式的专利,其转移转化金额的影响因素差异较大;从法律、技术、市场、转移转化方式四个层面对高校专利转移技术转化价值进行评价的可靠程度在逐年提升。  相似文献   

14.
馆校合作是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科技馆发挥教育作用的重要途径。在国外,馆校合作模式已相对成熟;在国内,馆校合作蓬勃发展的同时,许多科技馆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因素的限制。本研究借鉴扎根理论,通过对国内9座科技馆的访谈调查,探讨了影响科技馆开展馆校合作的内外部因素。研究表明,在内部,展教队伍建设水平不足及展品更新换代的现实需求等是重要影响因素;在外部,缺少较可靠的评价制度以及缺少政策推进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信息资源开发机制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资源开发存在三种机制: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公益机制。三种开发机制有其各自的运作机理,在选择信息资源开发机制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信息资源的物品属性、公平与效率的平衡、政府的职能理念、政府的政策倾向、公众的信息需求、技术的进步以及资金保障都会对信息资源开发机制的选择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我国信息技术创新的市场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小宾 《情报学报》2002,21(3):373-377
本文运用现代市场学理论 ,在探讨信息技术市场不完全性规律的基础上 ,针对我国信息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市场交易、市场激励和发展对策等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17.
李荣  宋辰  贾明慧 《情报工程》2015,1(1):42-48
传统科技情报研究选题思路已制约了科技情报的发展。本文将企业战略管理想理论与科技情报选 题工作相结合,提出科技情报选题要遵循社会与市场需求、成果导向、逆向思维、开放性四项原则,同 时归纳出选题的主要来源,在此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做好科技情报研究选题工作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教育功能作为科技博物馆的核心功能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本文通过文献研究与案例分析研究并梳理了世界科技博物馆教育功能定位和角色演变的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世界科技博物馆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对我国科技博物馆教育发展的启示:一方面,政府应将科技博物馆教育真正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之中,提升其地位。另一方面,我国科技博物馆应转变教育理念,不断拓展教育功能的深度和广度,实现教育活动的常态化、特色化和多样化,扩大科技博物馆教育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