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的出场是在对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研究成果进行理论总结和评价基础上提出的。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研究主要集中在从学科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进行宏观探讨、鉴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与归宿不同而进行范式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实践活动范式等几个方面。但从整体上看存在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主要还是以“传统教育学范式”为蓝本、对“社会哲学范式”与“人学范式”的非此即彼理解、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范式的阐释有待进一步深化等问题。鉴于此,文章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以深化其范式研究,勾勒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的内在逻辑及其具体演绎,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内涵,贯穿主线、问题域以及境界层次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人学转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自觉推进人学范式转换。过去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社会哲学范式是历史地形成的,向人学范式转换是时代的呼唤;人学范式不是对社会哲学范式的推倒重来,而是继承基础上的超越;研究范式的人学转换是集体奋斗、协作攻关的渐进过程。  相似文献   

3.
略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人学转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自觉推进人学范式转换。过去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社会哲学范式是历史地形成的,向人学范式转换是时代的呼唤;人学范式不是对社会哲学范式的推倒重来,而是继承基础上的超越;研究范式的人学转换是集体奋斗、协作攻关的渐进过程。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自觉推进人学范式转换。过去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社会哲学范式是历史地形成的,向人学范式转换是时代的呼唤;人学范式不是对社会哲学范式的推倒重来,而是继承基础上的超越;研究范式的人学转换是集体奋斗、协作攻关的渐进过程。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转换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矛盾运动和外部环境变迁共同作用的逻辑进程。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经历了“社会哲学范式”向“人学范式”的转换。“社会哲学范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把社会政治的需要看作其出发点和归宿;“人学范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把“现实的人”看作其出发点和归宿。这两种范式尽管都是为了克服思想政治教育的某种困境而建立的,然而其本身却又陷入新的困境之中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批判和挑战。科学实践观范式是扬弃“社会哲学范式”和“人学范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利弊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范式转换与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创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创生的前提和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主干学科与分支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从社会学范式到人学范式的转换催生了包括研究对象论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理论的全面自觉。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基础,两者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我们应以“两个对象”为中轴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史学、管理学是原理不能承载的;要加强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研究并补充进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是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方法在入学研究范式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批判与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的提出反映了社会转型中对"人"的重视,但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的研究将思想政治教育最终视为一种教育活动,从而遮蔽了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存在。不仅如此,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所隐含的预成论式的人的价值悬设,实质上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只有在新的历史地平线上,使用马克思的"从后思索法",重新厘清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才可能有效避免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研究中的"人学陷阱"。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孕育、形成于科学研究进程中,又集中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就,展示其发展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吸收学界关于社会哲学范式与人学范式的研究成果,保持社会哲学范式与人学范式之间的必要张力,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形成与发展,是学科成熟的标志。在对"现实的人"的关注和学科自身逻辑规律发展的共同推动下,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初步形成,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促进学科的研究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和方法论作用。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的坚持、社会与个人关系的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审视与反思,能够完善与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的若干方面,促使学科更完整地发展和更富有实效。  相似文献   

10.
范式的成功转换是科学研究取得突破的必要方式,因实践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研究及其转换问题被提上日程。思想政治教育本体范式的提出与确立,是其学科理论内在发展的必然。以哲学本体思维探究思想政治教育何以存在、存在为何,可以确证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核心。在思想政治教育本体范式视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范式问题,应深切观照其与人生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的入学范式对社会哲学范式表面继承但实际否定、表面拓展补充但实际全面代替,这将使实现了入学范式转换的思想政治教育彻底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它试图解决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困境,但是如果实现了人学范式转换,很有可能使思想政治教育陷入更为严重的困境中,因此应慎重提倡思想政治教育入学范式转换。  相似文献   

12.
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研究中主要存在着研究取向论、入学范式论、文化范式论和社会学范式论等几种类型。按照库恩范式理论,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论存在着知识信念论证不足、价值主体不清、基本理论和方法论研究不深入、忽视范例研究等问题,这些问题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尚处于“前范式学派”阶段。走进范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应坚持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讨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如何借用范式的问题,首先要正确解托马斯.库恩发现和描述的范式之本义、本质及其方法论阈限。范式的本义是指自然科学研究的"共同体的成员所共同拥有的研究传统、理论框架、研究方式、话语体系",本质上反映的是自然科学研究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属于科学学和科学史的范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借用"范式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但需要认清范式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方法论阈限,厘清思想政治教育样式与研究范式的学理边界,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逻辑结构及历史发展等诸项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哲学范式是历史的形成的。随着人们主体意识的唤醒、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人学转换与构建提上了日程。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入学范式应找准理论基点、树立问题意识、拓展原有范式。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加强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工作力度和工作实效,科学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文借鉴库恩的"范式理论",分析了"范式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可行性和现实性,并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范式,努力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范式的转换,以期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6.
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范式与新形态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面对当前新的形势和新的使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面临范式转换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范式应当更加鲜明地坚持中国立场、拓展世界眼光、强化问题意识、张扬学术思维、注重科际整合。基于新范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新形态,当以现实问题研究为核心基点,以“论”(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史”(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发展研究)、“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为主要支撑。  相似文献   

17.
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研究作为其根本性的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立论之本。本文主要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分析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探讨,并且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教育研究范式的类型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枬 《教育科学》2000,(1):28-31
范式,按照库恩(Thomas kuhn)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文中的使用来看,大体是指科学共同体所共有的信念体系,它以一种范例的形式决定了新一代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程序。在库恩看来,科学发展就是从一种科学研究传统过渡到另一种科学研究传统,常规科学的研究活动是由范式来指导的,科学革命其实就是范式的“格式塔转换”。20世纪教育研究因其领域的独特多面和哲学思潮的冲击牵动,表现出了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路径和复杂丰富的范式类型。本文意在对此作一梳理,并探究它们不同的理论基础。 一、20世纪教育研究历史的简要回…  相似文献   

19.
教育心理学研究范式及其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通过对库恩范式的界定,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范式是存在的;通过对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的考察,研究在教育心理学独立之前存在着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研究范式,在独立之后存在着实证主义和人本主义研究范式,并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库恩对于研究范式的定义并不严格,但可以分析出他是在三个层面上使用。对于高等教育研究而言,这三个层面上的范式显示了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三维视界:第一,“人造物”的研究范式,夯实了高等教育的研究基础;第二,“社会学”的研究范式,丰富了高等教育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成果;第三,“形而上学”的研究范式,预示了高等教育学研究的革命性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