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SOI地址信息著录存在的差异与错误易产生论文被漏检和误检.影响着本单位SCI论文检索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文章通过对青岛科技大学2005-2006年SCI论文中地址信息著录中出现的差异与错误现象,进行了揭示、归纳,列举了暑名作者单位为"单边"论文时,SCI地址信息著录中存在的单位名称被"张冠李戴",以及作者单位为"双边"合作论文时,存在的单位署名被"颠倒位次"的实例,分析了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
收集中国管理学领域8种期刊1994—2007年的论文数据,构建中国管理学者论文合作网络,从学者合作与否与论文质量的关系、学者间不同合作模式对论文质量的影响、基金支持对论文质量的影响、学者个人网络属性与其绩效的关系等方面探讨中国管理学者合作网络属性与合作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管理学者合著论文质量高于独著论文;跨校合作比政企合作和校企合作、跨省合作比跨国合作对论文质量提高有更大的促进作用,管理科学学者跨院系合作论文比工商管理学者跨院系合作论文质量好;有基金支持比没有基金支持的论文质量好;管理学者个人的点度中心度、中间中心度与其个人产出和影响力正相关,接近中心度与之负相关,3种中心度均与论文质量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3.
国际合作论文零被引率的中印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Science Citation Index-expanded数据库中的中国的和印度的国际合作论文为样本,以零被引率为指标,比较分析了中国的和印度的国际合作论文历时变化、学科特征和合作关系规律。发现中国国际合作论文的零被引率略高于印度;在学科层面上,中印两国各有一半左右学科的零被引率高于对方;在合作关系上,中国的零被引率较高,且两国具有相同的特征:合作国家愈多,零被引率愈低。国际合作关系结构和国际合作论文质量是导致差异的两个原因。  相似文献   

4.
以2009-2011年Web of Science中收录外科学研究文献为分析对象,比较国际合作与国内合作、主导论文与从属论文在提高论文影响力上的不同,以验证国际合作是否能提高科研论文的影响力。通过检验不同国家、不同机构与被引频次之间的关系,开展了相关性分析和比较分析,了解合作中不同国家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结果表明,国际合作有利于提高影响力,国内合作效果不如国际合作;合作国家数量与被引用频次之间存在弱相关关系,但相关度高于国内机构数与被引频次,选择合作国家对论文影响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比例原则在一些大陆法系国家被称为行政法中之"帝王条款",而我国大陆法学界对比例原则之研究并不深入,与其在公法中的应有地位并不相符。本文对比例原则的涵义、比例原则和合理性原则的关系、比例原则的适用及其在我国的状况等问题做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论文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中合作企业选择的难题,从"个体因素"维度和"关系因素"维度构建了合作企业双维两阶段筛选模型,"首轮选择"阶段运用综合属性值排序和多目标优选决策等方法确定"入围"合作企业,"动态调整"阶段根据合作企业筛选的过程性和动态性等特点,运用能力——绩效评价矩阵对合作企业进行动态筛选,将合作企业区分为"激励型"、"平衡型"和"中止型"三种类型。实例应用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合理性、可操作性,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合作企业选择提供了一种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营销学科领域论文数据为研究样本,用共词共引方法,利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从论文发表量、科研机构合作、知识基础与核心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探索营销学科领域学术"研究什么"、"谁研究"、"如何研究",为国内同领域的科研规划与管理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戚敏 《学会》2010,(12):32-35
结合产学研合作及其成果转化的现状,探讨了产学研合作的构成要素、成果特征,以及各方的法律关系;提出建立以"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为充分条件",制约与控制"为必要条件的产学研合作充分必要条件;阐述了中国科协系统3种产学研的合作创新模式,即企业--社团合作模式,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合作模式,以及参与自然科学基金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和俄罗斯要开展能源合作需要达成共识即"认同"利益。以前人的建构主义及认同理论为基础,分析了黑龙江省和俄罗斯在能源合作方面的"认同"利益,得出了在能源安全方面具有共同的能源并购及多元化意愿,共同的能源多元化需求及能源并购合作意愿。在能源发展和稳定方面具有建构紧密能源经贸关系的"认同"和良性能源合作关系的"认同",对黑龙江省和俄罗斯开展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医院在临床医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其他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的合作也日益密切。分别以篇均被引频次和高被引论文占比为评价指标分析中国医院在2000年至2009年期间参与发表的研究论文。论文的被引用情况与合作单位数量具有一定的线性相关关系,医院与非医院的跨学科合作论文、国际合作发表的研究论文影响力要高于医院与医院合作、国内合作的论文。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explores knowledge transfers inside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ve research as the objective and scope of R&D activities vary. First, we contribute to a dynamic perspective on inter-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transfers by providing a new typology of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ve research. Second, we provide propositions related to contingent knowledge transfers, i.e. alignment between the nature of a project and the expected transfers. If such an alignment should ideally be built starting in the design phase, we demonstrate that a lack of alignment can be corrected as the collaborative research is iterated. Those iterations are experienced by partners as highly emotional events, influencing the rest of the collaborative work through what we call the pivot complex.  相似文献   

12.
李梓涵昕 《科研管理》2022,43(9):99-108
开放性有利于企业获取更多的创新机会,但开放式创新过程中也需要考虑独占性损失的风险,因为独占性对企业创新新颖性和效率等绩效存在重要的影响。本研究旨在剖析独占性机制和开放性对创新漏斗不同阶段的创新绩效的影响。整合企业跨界搜索理论与知识保护理论,基于332家广东省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探讨开放性与独占性机制对创新漏斗不同阶段的创新绩效影响。研究发现:正式独占性机制的使用负向影响创新漏斗创意形成阶段的创新效率,半正式独占性机制的使用有利于提升创新漏斗创意形成阶段的创新效率,而非正式独占性机制则有助于创新漏斗创意形成和新产品开发与商业化阶段的创新新颖性的提升;另外,创新新颖性通过创新漏斗整个阶段的横向合作开放性来解释,尤其是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与竞争对手合作开放性对新产品开发与商业化阶段的创新新颖性积极正相关,而垂直合作开放性则对新产品开发与商业化阶段的创新效率具有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冉戎  聂军  谢懿 《科研管理》2020,41(12):82-92
协同创新已成为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式,但地区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协同创新的研究却不充分。本文以2012年世界银行中国营商环境调查数据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地区社会资本对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区社会资本对企业协同创新具有“促进作用”,企业所在地区的社会资本水平越高,其协同创新的可能性越高、投入力度越大。同时,社会资本的促进作用在企业机会主义行为问题较为严重的高技术密集型行业和法制环境较差地区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会资本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较弱、融资约束较为宽松等协同创新意愿较强的企业。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中国C9联盟高校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高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以专利为载体的协同创新活动进行计量分析,探讨我国高校专利合作的主要特征与模式,并选取典型案例深入挖掘有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高校与其衍生企业、所在地周边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的合作共同构成了当前高校专利合作网络的主体部分;高校的专利合作行为大多属于偶发、零散和非系统性的合作,真正具有战略目标的持久深入合作关系较少;清华大学与富士康集团的专利合作案例表明,高校与企业应发挥各自在协同创新链条上的长处,探索建立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才能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学研"合作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蒋开东  詹国彬 《科研管理》2020,41(4):123-130
高校协同创新是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载体,也是推动我国自主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本文立足于共生理论,旨在建构一个新的高校协同创新分析框架,通过考察共生单元、共生关系及共生环境的结构关系,分析共生理论模型嵌入高校协同创新的实践模式,进而厘清“单利共生-差异互利共生-均衡互利共生”的实践演化逻辑。在此基础上,从建构协同创新共生化良序系统、重塑共生化协同创新组织形态、搭建区域互利共生文化平台等维度出发提出了优化高校协同创新模式的路径选择,以期构建和完善高校协同创新共生一体化治理体系,全面提升高校协同创新的能力与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6.
Sharing knowledge in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 is one way to enhance strategic competitiveness. It is generally agre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close relationships facilitates such sharing among partners. This paper presents a research model comprises five research hypotheses with four constructs, including relationship orientation, institutional orientation, relational risk and knowledge sharing. This study develops a conceptual model that relational risk as a mediating construct to examine the inter-relationship effects that affect knowledge sharing and these relationships. We analyze data collected from 312 of the top 1000 Taiwanese manufacturing firms in 2011 listed in Business Weekly. The results of the empirical study suggest that the role played by relationship orientation and institutional orientation is critical in ensuring the inter-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sharing as it mitigates the relational risk in the process.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provide practical insights into how supply chain members should reinforce their rela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view of relational governance and manage relational risks so as to improve their collaborative behaviors and in turn achieve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knowledge sharing for the supply chain as a whole.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已经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与研究的基本方向。在协同培养机制中,如何发挥好高师院校的主导作用,要从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团队组建、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做好协同培养机制创新,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小学培养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18.
TMT异质性对企业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基于431家长三角制造业企业问卷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探究TMT异质性对企业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TMT异质性不仅对协同创新具有直接影响,还通过战略导向和协同学习的中介效应产生间接影响;TMT异质性有助于企业制定战略导向,促进企业进行高效的协同学习;环境动态性对战略导向、协同学习与协同创新绩效的调节效应显著。由此,企业应构建异质性的TMT,以提升其协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杨燕  高山行 《科研管理》2012,33(5):70-78
基于知识基础观和组织学习理论,提出在组织间合作关系中,中心企业的知识内化会影响来自合作伙伴的技术转移。运用中国270家参与合作的中心企业的调查数据,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探讨了中心企业知识内化对来自合作伙伴的技术转移的影响,并分析了知识复杂性和伙伴知识保护对二者关系的独立调节作用。回归分析的结果发现:知识内化作为合作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技术知识转移有正向显著影响;而知识复杂性和伙伴知识保护可以增强这一正面作用,即它们在知识内化影响技术转移的过程中都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文章最后讨论了本研究对于管理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现有研究较少从跨区域维度考察协同创新,且在进行协同创新绩效测度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参与各方的协同联系。本研究在明晰跨区域协同创新绩效内涵的基础上,构建跨区域协同创新复合系统,测算区域间协同投入和协同产出,进而采用DEA-Tobit两阶段模型对2013年-2016年间长三角地区和京津冀地区的跨区域协同创新绩效及其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长三角内部各区域间协同创新绩效水平呈阶梯状多元化分布,其中江浙沪各自与皖的协同创新绩效水平高于江浙沪彼此间的协同创新绩效水平,并因地理邻近性表现出一定的差异;(2)京津冀内部各区域间协同创新绩效水平呈极端化分布,京津和京冀协同创新绩效达到很高的水平,而津冀协同创新绩效水平则较低;(3)长三角地区整体协同创新绩效水平高于京津冀地区,无论是技术效率还是和规模效率,京津冀地区相比长三角地区均有较大差距;(4)区域间协同度对于跨区域协同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地理邻近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跨区域协同创新绩效具有促进作用,而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则对跨区域协同创新绩效影响较小。最后提出了提升绩效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