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当代社会人性解放和价值多元的现实,规训方法论必然导致道德滑坡和德育危机.倡导自主、平等、共生的对话方法论成为德育的必然选择,它强调人性的未完成性、自组织性、差异平等性,德育的目的是满足具体人的生命尊严和生活幸福,对话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人之为人的生命存在形式、生活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
对话德育情境教学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咏宾 《教育与职业》2008,(11):133-134
对话德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德育,对话德育情境教学有助于建立真正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德育回归生活,使德育课堂生动活泼、多姿多彩成为可能。文章分析了对话、对话德育的含义及特征,进而探讨了对话德育情景教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笔者试图从对话的特点出发,阐述师生如何平等、真诚的对话,从而调动起学生参与对话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对话质量,通过师生互动弥补传统德育方式的不足,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德育认知程度.  相似文献   

4.
任何形式的教育都应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生命的相互沟通、人格的相互对话,都必须建立在平等、理解、尊重的基础之上。德育尤其如此。然而综观当前学校德育,对教育对象本身的尊重与理解一直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大家关注更多的是德育体制改革及德育理论的探讨,惟独忽略了我们  相似文献   

5.
主体性德育是善待生命的道德教育。它善待个体生命,尊重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善待生命的自主性;它善待生命生成,使道德学习过程成为学习主体个人的真正诞生的过程;它展开平等对话,建构"我-我-我"的师生之间、同伴之间有着共同话题的平等的对话关系或伙伴关系;它实现向生活之境、自然之境开放,向生命个体、生命的未来开放,向道德价值标准、教育方式方法开放;它创设情境以营建体验课程,并以诗意语言演绎生命故事。  相似文献   

6.
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度关注人的生命发展的新时期,作为融工具性和人文性为一体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人的教育,重视对学生的关怀,重视对生命的尊重。新课程倡导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在平等对话教学中,师生融为一体,共同学习着,共同思考着,共同灵动着,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涌动着生命的美丽。  相似文献   

7.
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度关注人的生命发展的新时期,作为融工具性和人文性为一体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人”的教育,重视对学生的关怀,重视对生命的尊重。新课程倡导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在平等对话教学中,师生融为一体,共同学习着,共同思考着,共同灵动着,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涌动着生命的美丽。  相似文献   

8.
德育的对话教育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话是主体双方在平等基础上相互理解和交流的过程,在德育中,教师和学生在相互作用中达到相互理解和精神沟通,从而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对话教育模式有助于弥补传统德育中的缺失,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对于德育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任何形式的教育都应是教育与受教育生命的相互沟通、人格的相互对话。两的关系必须建立在平等、理解、尊重的基础之上。德育尤其如此。然而综观当前学校德育,对教育对象本身的尊重与理解一直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大家关注更多的是德育体制改革及德育理论的探讨,惟独忽  相似文献   

10.
小学德育不仅是一门学科,还是一个大系统,一项大工程,要根植于学校发展的历史积淀,以对话育人为理念,创新实践小学德育。基于对话育人理念的小学德育创新实践,是教育主体在人格平等、相互信任、心理安全的环境下,营造平等、宽容、沟通与合作的氛围,通过互动、交流、分享进行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内化与外显,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提升,成为一个具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全面发展、完整人格的人。  相似文献   

11.
试论教育对话及其基本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教育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对话式教育,通过教育对话达到教育主体之间以及个体与人类文化之间生命精神能量的转换,促进个体生命质量的不断提升。教育对话是一种民主平等的“我—你”关系,是一种“共享”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和自我理解的过程,也是一种个体与人类文化之间生命精神能量的转换和创造性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12.
教育即对话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基本理论范式。教育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对话式教育,通过教育对话达到教育主体之间以及个体与人类文化之间生命精神能量的转换,促进个体生命质量的不断提升。教育对话是一种民主、平等、合作、共享的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和自我理解的过程,也是一种个体与人类文化之间生命精神能量的转换和创造性生成过程。"教育即对话"倡导把现行教育中束缚学生的传统教育范式转换为教育对话范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教育对话范式。  相似文献   

13.
京派代表作家沈从文以家乡湘西的败土人情作为他一生创作的“源头活水”。他受儒家道家平等思想的熏染,抱着对生命的虔诚信仰,建构起了一个具有平等生命形式的湘西世界。在这个浸润着“平等”文学理念的艺术世界里,人与自然平等相通,人与人平等和睦,人与动物平等对话,呈现出一种平等祥和,充溢着人情美、人性美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4.
德育对话是通过师生双方精神上的交流,以达成德育共识、实现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促进双方的道德观念向更高层次变化的过程。开放、平等、民主的对话教学理念的引入,让传统的德育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对话教学进一步将学生的主体性凸显了出来,让学生以对话的方式在过程当中获得了一定的道德信念,从而达到提高其道德水平的目的。然而,受旧的思维模式和对“对话教学”理解上偏差的影响,教育工作者在具体的实践中,往往会出现误解甚至背离对话教学精神的现象。一、“对对话”精神的简单化理解对话教学具有非预设性和动态生成性的特点,反对…  相似文献   

15.
道德对话是一种互动的过程,它包括民主、理性、宽容、平等的因子,是生产性的德育活动,是充满人文关怀的德育方法,它可以促使双方真正地理解,从而谋划了德育价值的本体论视域,奠定了德育具有终级关怀的价值向度。在对话的过程中,双方都向对方真诚地敞开自己的心扉,同时又是对对方的真正的接纳,不仅如此,对话还从根本上克服了由灌输所造成的道德中的动机危机,通过对话,[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对话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充满着生命的灵性,它建立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教师是平等对话中的主持人、欣赏者。平等对话已成为学生思维碰撞和心灵共鸣的动态过程,成为尊重学生个性和发展学生智慧潜能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课堂传达出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让教学对话深入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获得对生命感悟的同时,打好他们的精神底色呢?一、营造对话时空,启迪智慧之花新的语文教学理念指导下的阅读教学,教师要把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教育理论对我国幼儿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平等对话、体验和沟通改变以往消极被动的灌输方式为积极主动的建构方式是提高幼儿园德育实效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林晓晴 《考试周刊》2009,(29):62-63
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地方.还是知识生成的场所,文化传承和创造的天地,更是人的精神生命、道德生命和人格生命养成的天堂。为让语文课堂活起来.本文认为应采用对话教学。因为对话教学是师生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的情感交流,是实践师生互动与合作学习及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教学手段之一,是通过各个层面的对话.使学生的人生品味、境界及价值得到提升的教学形态。  相似文献   

19.
意义问题是生活本身的问题,人就是在追寻意义中获得生活的超越和心灵的安顿。传统德育远离生活,遗忘了人的生命价值,远离了人的生活体验,缺乏主体之间的交往和对话,导致生活意义的缺失。要走出这种困境,当代德育必须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引导学生保持生命惊奇、坚守生命信仰、关注苦难体验、培养超越精神、走向交往对话以及追求幸福生活,从而使学生逐步改善生活状态、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不断提升自身的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意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枬 《师道》2003,(12):21-22
教育是充满着生机的鲜活的过程,是人与人心灵的相遇和对话。教育是期待,教育是牵手,教育是澄明,教育是心动。教育是洋溢着微笑的面孔,教育里饱含着真情的问候。教育中涌动着生命之流,绽放着成长之花,展现着智慧之境,培植着理性之魂。教育陪伴着人们成长、生活,教育已成为人们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首先,教育意味着师生的对话。对话永远是一个开放的未完成的动态过程。它的美学价值来源于师生之间精神上平等的相遇。语言的交谈和对话就意味着对学生作为对话一方的独立性和内在自由的承认,意味着以平等的态度在与学生经验共享的过程中进行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