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芮明珠 《职教论坛》2017,(29):42-45
社团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高职院校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感召力。大学生社团文化与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所需要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紧密相连,具有独特社会、实践和主体价值意蕴。从实践层面来看,社团在"工匠精神"培育中,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引领功能、载体功能和激励功能。时代赋予了"工匠精神"全新的内涵与价值,高职院校承担着重要的职业人才培养功能,需要全面认识大学生社团在高职生"工匠精神"培育中的地位,优化相应制度环境,营造"工匠精神"文化氛围,充分利用专业社团培育"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2.
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辅导员职业使命感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在从业或劳作的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严谨认真的专业精神、精益求精的人文素养和一丝不苟的职业态度。辅导员作为培养服务于生产一线的合格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教育的重要一环,肩负着"成人""育人"的重要使命。高职院校应将工匠精神与辅导员的职业使命感相结合,在弘扬工匠精神的进程中,积极培育职业使命感并创设工匠精神的学习氛围,以促进高职辅导员职业使命感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厘清"工匠精神"的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意义,并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了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途径,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注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做好顶岗实习的组织与管理,校企双重培育"工匠精神",注重文化育人,不断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夏青  朱祎 《林区教学》2024,(3):86-90
劳动教育和工匠精神培育在新时代技术技能型工匠人才培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分析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过程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将劳动教育和工匠精神培育有机融合,通过提升高职学生对技术技能型工匠人才角色认同感、推进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构建基于劳动教育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将劳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等途径,将劳动教育和工匠精神培育贯穿高职学生人才培育的全过程,以此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其成为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工匠人才。  相似文献   

5.
李静娴 《知识文库》2023,(6):142-144
<正>工匠精神培育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与高职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精神和职业价值观具有较高契合度。高职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由职业生涯规划、核心就业能力提升、就业指导三个教学模块构成,覆盖学生在校培养全周期。课程旨在通过多元的形式和方法,将十大工匠精神元素融入就业指导专业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实现育人与育才的有机统一。工匠的出现几乎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在我国产生过许多世界级工匠大师。现代社会,伴随手工艺向机械、智能技艺的转换,工匠以新的面貌出现。2016年李克强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正式提出“工匠精神”。随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不容乐观,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工匠精神融入专业教育的实践偏少,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就业稳定率不高,综合职业素养亟需提高。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应当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培养"工匠人"的目标,改革教育教学内容,加强工匠文化的培育,将专业建设与工匠文化有机结合,通过"产教融合"助推学生工匠品质的形成,以"双师"素质引领高职学子精益求精、与时俱进,全方位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工匠精神培育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职业教育对于工匠精神的培育起着基础性作用。当前,在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存在重视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忽视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现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甚至是部分职业学校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一个盲区。职业学校是职业教育的主体,企业是工匠精神培育的载体,唯有在校企合作平台中才能让学生感受企业的文化和真实情境,感受到工匠精神的真谛,厚植"工匠精神"。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职业学校来讲,要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与企业共发力,齐推进,使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刘玉方 《文教资料》2020,(9):119-121,134
在我国经济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工匠精神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又是高职教育质量提升的需要,更是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高职学生工匠精神职业素养培育的现状,并提出了加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职业素养培育的融入思政课程、融入专业课程、融入实践教学、融入校园文化和融入创新创业等五条途径,构建了工匠精神嵌入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五位一体"的培育机制。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对工匠精神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新时代职业学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新时代职业学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包括树立全新的育人理念;打造有利于工匠精神培育的职教校园文化;专业课程、实训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培育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并行。  相似文献   

10.
工匠精神:职业教育改革的突破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8):146-149
在探讨工匠精神的哲学思想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内涵与价值应体现的精神传授、精神特质、精神境界3个层次,指出要以工匠精神作为职业教育的灵魂,树立学生成长的精神标杆。通过转变就业观念,提升教育的价值认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系,探索工匠精神"广谱式"培育保障机制,将专业精神、职业态度和人文素养融入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有助于职业教育改革的突破与超越。  相似文献   

11.
"工匠精神"是应用型本科学院德育与智育的粘合剂,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的重要环节。但"工匠精神"的培育研究面临着重重困难,以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对象,从学生的认知、理性实践、培育路径和载体等方面着手,研究文科性应用型高职本科院校在"工匠精神"培育上的特殊性,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基于产业转型升级和自身学科属性的发展需求,在人才培养中日益强调对于"工匠精神"的培养。该专业以协同育人理念为指导,不断探索教学模式创新,通过大师工作室制度、项目化教学、现代学徒制以及工作坊教学的实践,开展更加精细化、有针对性的教学探索,为"工匠精神"的塑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与培育土壤。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价值性和民族性特点,在敬业精神、质量意识、诚信意识、创新精神等方面契合药学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内在要求。高职院校通过课程教学、校园文化、技能大赛,以中医药传统文化培育药学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是培养医药行业"大国工匠"的有效之道。  相似文献   

14.
高等职业学校是培养大国工匠的主力军,承担着培育新时代守正创新意识以及敬业奉献精神匠人的重要职责。在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培育实践中高职院校应从学生内在心性处入手,通过教育引导学生追寻精神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发挥职业幸福感、获得感、理想主义情怀以及惠众乐民的使命情怀、专业审美感、职业荣誉感及自豪感等内在心性在工匠精神培育中的价值内化作用。同时应着力通过课程教育、实践养成磨练以及文化环境熏陶等外化路径,培育出秉持敬业、诚信、创新价值德性的匠人。  相似文献   

15.
把"工匠精神"作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分析当前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现状和成因,加强领导,准确定位,把握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教育的发展方向;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育方法,把职业能力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创新活动载体,协同育人,营造蕴含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是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育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6.
“工匠精神”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核心精神品质,建设技能型社会必然要强化工匠精神的培育。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高技术技能型人才既是职业教育的育人目标,更是使命担当。当前,职业院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面临积极观念缺失、体系不完善和有效培育实践缺乏等困境与挑战。积极心理学的教育理念、原则与策略为职业院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提供了新视角。从“知情意行”等四个维度入手,通过意识植入、体系深化和实践拓展等三维驱动,让学生做到“知其意、通其情、攻其难、坚其行”,最终育成具有“匠心、匠情、匠志、匠术”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以高质量人才育成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工匠精神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要使"中国制造"更多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不仅需要工匠精神的传承,更需要工匠精神的培育。如何培育一批职业技能强、职业素养高的大国工匠,是现代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通过分析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应当具备的职业素养,提出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8.
现代的工匠精神是指人们在从事劳动的过程中,不断地精益求精乃至于追求极致,以实现近乎完美的创造性成果的精神理念。"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转型的重要精神动力之一,也是高等职业院校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电子信息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在"工匠精神认知"、"知行合一精神"、"精益求精精神"、"创新创造精神"四个方面存在着一些尚需引导与加强之处。本文结合调查状况以及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情况,从"如何深化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的认识"、如何培养学生的"知行合一精神、精益求精精神、创新创造精神"四个方面探讨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已经进入新时代,教育领域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旨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人员素质有所提高,严格遵守职业操守,热切树立创新意识。随着工匠精神育人体系的提出,职业教育中要将工匠精神渗入教育工作中,尤其要注重劳动教育。发挥工匠精神的指导作用,高职院校在对学生开展职业教育的同时,还要实施劳动教育,并纳入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劳动教育中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方法,着重研究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现代学徒制为当代"工匠精神"培育提供了体制基础。当代"工匠精神"是在传统"工匠精神"基础上的传承与发展。从分析古代学徒制的历史意蕴,到归纳现代学徒制"工匠精神"的时代表征发现,当代"工匠精神"的培育必须"扎根"于现代学徒制之中,企业作为协同培育主体,充分发挥师父角色的作用,制定学徒实习规范及"工匠精神"考核标准;职业院校通过开展思政道德素质教育,组织职业精神实践教育活动;政府要引导转变社会就业观念,制定奖励政策激励工匠;社会力量要继续大力弘扬大国"工匠精神",搭建信息平台提高工匠的职业尊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