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高考命题改革必须与课程改革接轨,这应是高考命题改革的基本路向。高考命题要进一步体现对地理基本素养的考查,要进一步体现对三维目标的综合考查,要进一步体现社会性和发展性,要进一步与地理新课程评价方案接轨。  相似文献   

2.
高考改革对基础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高考改革首先要在有利于高校人才选拔的同时,必须切实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其次,推行高考社会化,明确政府职能。再次,把基础教育评价的标准与高考分割开来。最后,高考改革给农村基础教育也带来挑战。基础教育需要什么样的高考,答案要在实践中寻找。  相似文献   

3.
张丹凤整理 《考试》2011,(9):7-7,11
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高考必须坚持改革势在必行 高考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怎么考”的问题。目前正积极稳妥地推进高考改革。  相似文献   

4.
高考内容改革要准确把握新时代的新形势新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查,助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以高考评价体系为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明确高考内容改革正确方向,廓清高考内容改革着力点,明晰高考内容改革路径。积极稳妥深化高考内容改革,必须全面提升命题专业化能力和命题质量,做好多重改革交汇期的高考命题工作,助力高考综合改革和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平稳实施。  相似文献   

5.
高考走向全方位的改革,早已拉开了序幕。尽管这项改革还可能面临不少攻坚战,但是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希望。这不是说此前的高考制度不好,更不是要否认高考的丰功伟绩。而是说,面对中国的实际,在必须坚持高考的同时,还必须坚持改革。让高考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  相似文献   

6.
高考内容改革要准确把握新时代的新形势新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查,助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以高考评价体系为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明确高考内容改革正确方向,廓清高考内容改革着力点,明晰高考内容改革路径。积极稳妥深化高考内容改革,必须全面提升命题专业化能力和命题质量,做好多重改革交汇期的高考命题工作,助力高考综合改革和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平稳实施。  相似文献   

7.
高考的社会价值取向反映出高考改革中的问题。在追求教育公平的现实背景下,必须正确引导高考社会价值取向:高考要适应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体现社会发展核心(主导)价值取向;高考要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为不同的个体提供深造的机会;高考的公平与诚信价值取向应贯穿于高考的始终;注意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高考改革的成功经验;高考应体现主体的理想追求和终极关怀等。  相似文献   

8.
作为率先试点高考改革的省份之一,浙江省针对先行先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高考改革方案进行了调整和完善。本文对浙江省完善高考改革的方案进行了分析,指出推进中高考改革和其他教育改革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现实国情,要对改革方案进行充分论证,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已全面展开,从高校的自主招生和高考命题权的下放等方面我们已明显感觉到它改革的力度,但高考改革的核心问题是高考内容的改革,改革的方向将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命题的范围要遵循中学教学大纲,但又不拘泥于大纲;试题设计要注重增设应用性和能力型题目.在我国高考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一方面必须把握试题的“稳”,  相似文献   

10.
品评高考试卷.已经成为历年高考结束后各科教师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品评高考试卷既有利于促进高考命题的改革,也是为了反思我们中学历史教学与高考命题的关系,提高应对高考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恢复高考30年,人们再一次将目光聚集在高考制度上,有人盛赞30年来高考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丰功伟绩,有人以专业的眼光评述高考的得与失,也有人挑剔高考的是是非非,并主张废除高考。有没有人知道亲历过高考洗礼的大学生们如何看待高考,他们又是怎么想,怎么说的?本研究用实证的方法,对在校大学生如何评价高考的问题进行了抽样调查,以期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下的高考改革能更多地关注考生的需要与利益,使我国的高考更加科学化和人性化。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高考制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社会发展需要高考,个人发展也需要高考;高考功利性太强,教育性不足;高考改革的重点是录取制度,其次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  相似文献   

12.
高考与招生制度改革对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制约、促进、导向作用。一定程度上,"一考定终身"的高考模式成了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制度性障碍,因此,必须改革不合理的高考制度。高考改革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客观分析这种作用有现实意义,即不能把素质教育的推动寄托在高考制度改革一个方面;高考改革引出的是学校评价问题,改革现实的学校评价制度则是推动素质教育实施的一项根本性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13.
高考改革与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不谋而合,那就是公平与正义。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相互影响,相得益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高考改革的基本使命。正确地引导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提升中学师生的幸福指数,是高考改革关注的焦点。只有将高考改革纳入和谐社会建设的大背景、大框架中来,才能取得进展与突破。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引导下的高考研究,无论是对新课改的推进还是对高中课程教学与评价的提升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语文高考试卷"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在理论层面上构建起新课标理念与新课标高考试卷之间的必然联系;其次,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五个已实施新课标高考的省份的语文试卷,通过横向与纵向的分析,在实践的层面上考查语文高考试卷是如何践行新课程理念的;最后,基于分析结果,对新课标语文高考的实施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世界各国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改革纷繁复杂、各具特色,但是都有其本质的内在诉求。为满足这些诉求,各国高等入学考试改革虽有所差异,但表现出一些共同趋向。通过梳理各国高等入学考试,对这些共同趋向进行了探讨、总结,以期对中国正在进行的高考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与30年前相比,高考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前关于高考改革的纷争反映了考试与教学、招生的矛盾。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对立统一要求两者在互相衔接、互相促进中共同发展。在制定高考政策时,要坚持多方参与、科学谋划,充分考虑方案的科学性、社会可接受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7.
高考制度为我国高等学校选拔人才,为全体高中生提供相对 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环境提供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在,高考制 度深层次矛盾表现得日趋尖锐,已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高考改革势在必 行,但如何改革却需要慎重研究,必须立足于我们对现行高考制度的理性 认识和反思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8.
高考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原因不在教育,而在教育之外即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和社会用人机制的僵化等,使得高考改革步履维艰。因此,高考要实现突破性改革,首先需要优化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9.
高考制度改革的新思路:从统一走向多样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改革,应在坚持高考制度、积极改革高考制度的前提下.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逐步探索并建立统一的多元化考试与多样化选拔相结合的高考新制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考政策的价值取向长期未能得到准确定位,影响了高考政策改革的深入。为此,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以人为本”,在基本价值理念上坚持公平选才,在技术层面上以科学选才为重要价值诉求。通过价值整合,提高高考政策的效度和信度,重构高考政策的价值基础,为高考改革和高等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