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伴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迅猛发展,中国公民社会的构建也从学术走向现实。"媒介即讯息",互联网这种新媒体的出现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凭其自身颠覆性的创新而成为公民社会构建中的一支助力。它促进公民意识的觉醒,促成公民组织的出现,改善社会和国家的互动关系。"每一种技术或科学的馈赠都有黑暗面。"互联网在公民构建中也存在着六大悖论,部分消解了它的正面作用。因此,要审慎估计互联网在公民社会构建中的作用,避免陷入盲目的技术崇拜和过度乐观中,警惕防范那些显在的和潜在的危险,并从虚拟回归现实,唯此,中国公民社会的建成才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上出现了诸多社会思潮,诸如民粹主义、民族主义、无政府主义等。互联网的这些思潮既有技术的基础,更有社会的根源。互联网思潮是网络技术的特有产物,与网民的特性密切关联,是社会思潮在网络上的折射。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虚拟社会是当今社会管理和创新中亟待研究的重大问题,探索其规律并总结出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文章从互联网虚拟社会的概念入手,分析归纳了其六大特征:虚拟、移动、融合、泛在、个性、膨胀;进而对互联网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进行了比较,认为两者的差异表现为人们体验的差异和草根话语权的差异,但两者的主体特征又表现为从相差较大到逐渐趋同,其行为最终同步互动;最后,从网络谣言、网络推手、政治参与等方面分析了互联网虚拟社会所面临的巨大政治风险。  相似文献   

4.
社会技术:改造社会的实践性知识体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会技术”是存在的,就其本质而言,它是社会科学在实践应用中的一个中间环节,是由一定社会的政府或执政党(主要是)创造、发明(制定)的,由全体社会成员(主要是)或一定社会阶层接受、使用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进而实现改造社会目的的实践性知识体系;“社会技术”可分为“作为意志的社会技术”和“作为制度的社会技术”以及“原生的社会技术”、“次生的社会技术”、“再生的社会技术”等;“社会技术”与社会科学、与社会意识形态、与“自然技术”既有内在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社会技术”具有保障社会运行、改造社会和导向、组织、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5.
实体论技术观和建构主义技术观对于技术演化路径的描述都是不完备的,技术社会相互建构的理论进路则开辟了一条理解技术与社会协同演化复杂图景的新途径。文章从技术演化的内在逻辑和社会语境解释两个层面分析了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替代传统网络的动力机制,进而基于技术社会相互建构的视角,从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探析了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塑造社会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6.
社会建构论把技术界定为一种社会行动 ,技术要素包括参与了技术发展的各类因素。然而 ,社会行动并不能包括技术的全部 ,本文尝试提出“技术是部分地社会建构的”这一命题 ,建立了一种技术内容的“可塑因—不可塑因”的二分法。社会建构论的技术界定具有丰富的政策含义 ,它包含了一种建构论的政策思想 ,强调政策工具的地方导向和行动导向 ,并涉及政策的有效作用空间问题。  相似文献   

7.
浅论知识社会形成的客观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知识的爆炸式增长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以信息化技术为代表的高新科学技术的出现,使得人类知识和科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以巨大的威力和人们难以想像的速度,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知识经济成为当前许多国家共同关注的焦点,成为世界性热门话题的情况下,许多研究文章更多地使用了“知识社会”的提法,指出知识社会是一种全新的社会体系,是一个以知识为核心的知识化、信息化了的创新社会。知识社会不是乌托邦,它所表达的是一种全新的概念,一种今天我们已经能够感受到和经历到的现实。为了做…  相似文献   

8.
工程技术对社会伦理秩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技术社会学的视角探讨工程活动对社会伦理秩序的影响,阐明工程活动在宏观上作用于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三个层次,产生了两种截然相反的伦理后果;在微观上,工程活动的集团主体(技术共同体)以技术规范为中介作用于社会伦理秩序;个体主体(工程师)的独特专业角色决定了其行为事关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科学知识社会学向技术的转向形成了社会建构技术的崭新研究方法和研究观点。它一方面突破了技术发展的线性模式,转而强调技术形成的多向性、非线性特征;另一方面,它主张技术成功不单纯是技术本身创新的成功,更是依赖于技术系统的成功。文章表明,社会建构论能够运用于技术研究领域,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对称性原则能够有效地向技术研究扩展。  相似文献   

10.
技术创新的社会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社会学视角出发,认为经济理性的假定不能完整解释技术创新的运作.技术创新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可以被理解为创新主体(企业家和企业)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引导下的一种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社会过程.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技术创新的社会系统、社会动力和社会运行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1.
贺佐成 《未来与发展》2010,31(2):27-30,13
不管是个体层次的社会资本研究者,还是群体层次的社会资本研究者,其观点的背后都认为社会资本存在于社会网络之中(Lin1995,2003)。社会网络(含社区、社团及其他组织)参与情况,可以用来评估互联网对社会资本的影响。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互联网的推广和应用一方面增进了传统形式的社会资本,另一方面又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丰富、补充,甚至超越了传统社会资本的形式。  相似文献   

12.
索菲亚·安蒂波里斯是欧洲最具战略地位的科技园区,已成为欧洲的"电信谷"。基于"社会技术"分层思想,从产业模式、政策法规和社会气质层面研究索菲亚转型发展中的社会技术创新及其作用机制。索菲亚转型发展中,形成了以"园区品牌"与"地方性生产网络"建构为代表的产业模式层面社会技术创新,以"中小企业促进政策"与"产业集群发展动议"为代表的政策法规层面社会技术创新,以"分权化"为标志的自由民主社会气质的塑造。  相似文献   

13.
利用广东和江西两省的320家民营科技企业样本数据,在将民营科技企业社会责任分为内部社会责任和外部社会责任基础上,实证分析民营科技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并检验企业横向社会资本和纵向社会资本在二者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显示:具有较高的横向社会资本的民营科技企业内部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影响较大,横向社会资本较高的民营科技企业外部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影响较小;具有较丰富的纵向社会资本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内部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影响较大,纵向社会资本较高的民营科技企业外部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科学精神发展的历史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 《科学学研究》2007,25(4):619-622
科学精神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必然属性,不是自然科学的专利。这可以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链条得到证明。在古希腊,自然哲学研究诞生了科学精神,逻辑和理性由此产生。从文艺复兴时代起,人文社会学科研究中的现代科学精神逐渐形成。进入现代,在科学与人文的互动中现代科学精神成为人文社会学科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社交网络服务经过将近2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最普及、用户参与度最高的网络应用之一.学者们对社交网络服务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也取得丰硕成果,社交网络的快速发展对学者们的研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对学者关于社交网络含义、社交网络用户参与动机、用户社会资本获得3个方面研究的梳理和总结,分析社交网络服务用户参与理论研究的成果和不足,以期有助于社交网络用户参与理论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思明  刘金梅 《科学学研究》2000,18(3):34-38,11
本文通过典型事例 ,阐明自然技术中的电子信息技术 ,对社会技术中的人类群体活动方式的模仿 ,讨论上述两者事例的相似 ;提出社会模拟以及讨论与生物模拟、智能模拟的异同 ;从而进一步表明社会技术与自然技术相通 ,以及自然技术可以借鉴和移植社会技术。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乃至人类思想解放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工作者是科技知识的载体,应在创新先进生产力、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方面有着神圣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8.
孙晓华  郑辉 《科研管理》2012,33(9):47-53
本文以AJ模型为基础,构建了纳入水平和垂直技术溢出的三阶段古诺竞争博弈模型,根据逆向归纳法求得的均衡解考察了不同合作研发模式下技术溢出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和社会福利效应。结果表明:除了在不合作的情况下,企业研发投资总是随着垂直溢出的上升而增加;在混合与水平合作情况下,水平溢出有利于企业研发投资和社会福利的提高,垂直溢出的社会福利效应并不确定;在不合作与垂直合作情况下,水平溢出对研发投资和社会福利的影响不确定,而垂直溢出对社会福利具有正效应。  相似文献   

19.
In the public debate, social implication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re mainly seen through the privacy lens. Impact assessment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re also often limited to privacy impact assessments, which are focused on individual rights and well-being, as opposed to the social environment. In this article, I argue that this perspective is too narrow, in terms of understanding the complexity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ociety, as well as in terms of directions for managing this relation. I use systems theory to show that current approaches focus mostly on individual impac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s rather than their mediating role in society itself. I argue that this should be complemented by an analysis of impact on individuals (psychic systems) via co-constru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social system). I then take up the question of what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social systems would look like in terms of the social relations of trust and power, and how this can complement privacy in discussions on impact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20.
 鸦片战争前后,社会调查传入中国。戊戌维新时期中国人开始介绍西方的社会学和社会调查方法。进入20世纪,中国留日学生开始进行社会调查,并迅速影响到国内,清末中国掀起了一股社会调查的潮流。民国初年,随着社会问题的日益突出,各类知识分子转向社会现实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答案,社会调查走向繁荣。这反映了国人对科学的理解从器物层面、制度层面进而上升到价值观层面,科学研究方法由自然科学领域向社会科学领域扩张。国人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发生了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