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隋唐之际江淮地区的农民起义军,实力最强者莫过于杜伏威,声望最高者应为李子通。在二者由弱至强的过程中,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时称"海陵"的泰州为转折地,泰州可以说是杜、李崛起的基石。这既有历史的偶然,也与泰州地域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
《泰州市报》于1990年3月开设了《爱我泰州》专栏,辟有“我与泰州”、“革命斗争史话”、“地方史志”、“海陵人物”等。一年来,它突出地方性,注重时效性,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泰州素有“汉唐古都,淮海名区”之美称,是人文荟萃之地。为了让读者了解泰州,我们发表了《泰州古今》一文。一些外地人来泰州,读了这篇文章后说,别看小泰州,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杨仲达 《档案》2011,(5):34-35
玉门石油河不是在老君庙油田出现以后才得名的。清乾隆元年(1736年)许荣等人所编的《甘肃通志》已明确记载:“石脂水,即石油河,出肃州南山。”关于这条河更早的文字记载,应该出现于西晋张华的著作《博物志》,  相似文献   

4.
正北京市延庆县永宁镇南关村的"竹马"历史悠久。竹马又称"竹马舞"、"跑竹马",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这可能起源于古代兵马列阵。《后汉书·郭亻及传》就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的记载。其后《三国志》、《晋书》、《新唐书》、《宋史》、《清史稿》中都有关于"竹马"的记载。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赠楚州郭使君》诗就有"笑看儿童骑竹马,醉携宾客上仙  相似文献   

5.
武则天赵文润著,西安出版社,2007作为中国历史上影响巨大、争议最多的历史人物之一,武则天始终是人们谈论的焦点。从唐代当朝开始,就出现了许多对武则天的记载和评论。其中,以《新唐书》、《旧唐书》以及《资治通鉴》的记载和评论最有代表性。但是这些传统史学家以儒家正统思想为纲,对武则天称帝颇有反感,因此对武则天的记载与评论具有强烈的主观意识,这  相似文献   

6.
陈棣芳 《兰台世界》2012,(28):66-67
对任何一个民族而言,文字的出现都是本民族发展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关于彝文的起源,主要有以下说法:第一种认为彝文创始于唐代,集大成于元末明初,主要依据是零散的汉文记录,"证以今见彝文碑碣和其他出土彝文史料,没有早过明朝的,可见这个假定大体反映历史真实."第二种认为彝文起源于两汉以前,依据是彝文经典记载,彝族迁徙历史和分布现状.  相似文献   

7.
《五经文字》刻石今存西安碑林博物馆,附于"开成石经"之末,实则对石经起到注音定形的规范作用。作者张参是唐代经学代表人物之一,由于史料阙如,事迹并未彰显。这位学者的生平处于模糊的"半隐"状态,困扰后人。幸赖《张参墓志》及其亲撰夫人《郑氏墓志》的出土,全方位提供其生卒年月、家族世系、婚姻状况、履宦事迹及学术成就等内容,印证传世史书之记载。同时,也为钩沉张参与李光弼、韩滉、常衮等重臣的关系,补充大量一手材料。《墓志》内容补正了《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中敦煌张氏信息,使得唐代学者—张参的人物形象愈加丰满,为两《唐书》增补一篇《张参传》,也为唐代经史学术发展提供了重要实证线索。  相似文献   

8.
《冥祥记》作为佛教辅助用书,其"史料价值较高,其中涉及的历史事件的时代,往往记载得比较精确。"此书可作志怪小说研究的一部分,对晋宋朝的社会佛教信仰可作一个补充,能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当时的社会情况。曹道衡  相似文献   

9.
王萍 《兰台世界》2013,(22):144-145
<正>夏商周是我国历史上的三代时期,《孟子·离娄》记载"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此三代即指夏商周"。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史上从传说走向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代"[1],并完成了奴隶社会的建立、发展到衰落的变化过程。夏代作为我国第一个奴隶制阶级国家,已形成了较完备的文字系统,文字的产生是档案产生的基本条件,而国家的出现必然产生档案工作。档案工作从无到有,从有到不断发展丰  相似文献   

10.
《宋人佚简》共收录十六件须知册申状文书。"须知册"在传世宋代文献中也多有记载,但在新发现资料中却是首次出现。深入解读《宋人佚简》中的"须知册"及其申状文书的历史意蕴,可以丰富对宋代社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新旧《唐书·孝友传》皆载有陆南金与其弟陆赵璧事迹,兼及其世系。《旧唐书》卷一八八《孝友传》云:"陆南金,苏州吴郡人也。……祖士季,从同郡顾野王学《左氏传》,兼通《史记》、《汉书》。隋末,为越王侗记室兼侍读。侗称制,授著作郎。……贞观初,为太学博士,兼弘文馆学士,寻卒。"《新唐书》卷一九五《孝友传》的记载与《旧唐书》内容一致,文字大同小异。今按,两传中关于陆氏世系的记载其实有误。据周绍良主编的《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中两通墓志铭,我们可以得到更为清晰的陆士季家族世系。《大唐故朝散大夫护军行黄州司马陆府君墓志铭》(页1125)明确  相似文献   

12.
在唐代佛顶尊胜陀罗尼信仰非常盛行的背景下,《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及经幢流行于全国各地。因此,山西亦出现数量可观的佛顶尊胜经幢。这些经幢的产生不仅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反照,且与《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中宣扬的宗教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兰台世界》2016,(Z1):127-128
<正>谱牒档案是档案的一种类型,谱牒档案是指以一姓一族的历代繁衍世系为纲,记载该姓氏和系族的来源、繁殖生息、婚姻状况、任务事迹、迁徙状况、分布范围等等情况的档案资料。关于谱牒档案的起源,一般认为应当是在文字出现以后,即从殷商时期开始,这一时期文字开始出现,以文字形式记载家族事件成为可能。还有人认为,牒谱档案出现的很早,早在夏朝就已经出现,《史记·夏本纪》中就记载了夏朝的世系、祭祀表谱和贵族家谱。事实上,文字出现以前的牒  相似文献   

14.
编辑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而产生的.这一历史阶段是以文字的产生、记载文字的物质载体的出现和社会交流信息的需要为其最重要、最基本条件的.在这一基础条件之上,编辑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在我国主要表现为以唐代中期雕版印刷术的产生为契机,在此之前的编辑可称为“古代编辑”,以后的编辑可称作“现代编辑”.  相似文献   

15.
2012至2017年,广西哲社—桂林散碑石刻项目调查组在广西桂林金山龙泉寺区域,陆续发现寺庙遗址及唐五代时期佛教摩崖造像、纪年造像题记。题记实物文字显示,这是迄今桂林发现唐代有明确纪年的、最早的佛教造像。比桂林西山李实造像早7年,比有争议的《上元造像题记》早4年。五代纪年造像,是桂林迄今发现唯一的南汉纪年造像。报告以田野调查形式,详细记录了该区域内相关遗址面貌、遗迹遗存、墓葬、井泉、寺庙器具和不同时期摩崖造像、碑刻的内容、形制、尺寸比例、保存状况等,对研究考证西山唐代佛教造像的承接关系及岭南佛教传播渊源,深入研究桂林唐宋以来佛教史、摩崖石刻文化及南汉时期历史,提供了新材料。龙泉寺佛教遗迹与古道遗迹,反映了唐代桂州的西南交通状况;碑刻文献则对该地区寺庙规模、变化,及唐代高僧白鹿禅师行迹、明代桂林社会状况,提供了新的历史信息。  相似文献   

16.
廖靖靖 《兰台世界》2016,(15):100-103
根据《天圣令》中《厩牧令》唐二条出现的"出身法"一词,考证唐代文献中的"出身法"。此词首先出现于唐代史料,即户籍中门荫或秀才、明经之类出身的标准。它是荫叙官制度的依据与基础。其划分依据有爵位、功勋、门荫、考课、劳资五种主要类型。"出身法"虽未留下直接记载,但据推测可能曾录于《选举令》中。唐代的"出身法"对周边国家产生影响,可以在日本古代官人出身法以及新罗"读书三品出身法"中看到类似记载。  相似文献   

17.
《周礼》中有关于"车之五兵"的记载,传世文献中对这一记载多有阐述。汉唐儒生们认为"车之五兵"反映了先秦军事中的礼仪制度。然而疑古思潮之后,学者对于《周礼》的相关记载多不以为然。近年曾侯乙墓出土的遣册保存较好,记录了关于送葬车辆的具体信息,为今人了解先秦车载兵器礼制提供了宝贵材料。本文将曾侯乙墓遣册与传世文献对读,揭示《周礼》"车之五兵"记载与先秦历史真实之间的联系与差距。  相似文献   

18.
云欢欢 《北京档案》2012,(10):58-59
婚书是指男女双方允定婚约的文书,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周礼》中就有管理婚姻事务的"媒氏"负责颁发婚书的记载。而我们现在看到的最早的婚书档案,是敦煌文献中的唐代婚书。《唐律·户婚》中明文规定,男女缔结婚姻两家需互报婚书。《唐律》被誉为封建社会的法律典范,而这项律条也在宋、元、明、清的朝代更替中被一直沿用下来,婚书成为了古代结婚必须履行的手续。  相似文献   

19.
2012年,山西忻州兴化寺遗址发现了7通金代经幢,五通均刊《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同一寺院,同一批石匠所刊同一部经,出现较大差异,反映了密教仪式化、程序化修持发展至民间化、大众化的情况,也是密教被边缘化的体现。兴化寺尼寺百年历程集中反映了金代佛教诸宗进一步融合的具体情况。试经度牒内容可补正史之不足,确定金代实行这一制度的时间。  相似文献   

20.
档案工作的历史源远流长。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是档案工作的本质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档案工作更是凸显了其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档案"一词又是缘何而来,最早的档案记载又是出自哪里呢?清代学者杨宾在其所著的《柳边纪略》中写道:"边外文字,多书于木,往来传递者曰牌子,以削木片若牌故也。存贮年久者曰档案,曰档子,以积累多贯皮条挂壁若档故也。"这是有关"档案"一词的最早记载。"档",《康熙字典》解为"横木框档",就是木架框格的意思;"案",《说文解字》释作"几属",就是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