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亲爱的小读者,上期我给你们讲了如何依靠材料写出有趣味的作文,你照着做了吗?现在我继续讲如何通过语言的变化写出有趣味的作文。我们知道,同样一个意思让不同的人说,其说法是不相同的。有的人说出来很死板,听的人没啥反应;有的人说出来则很幽默,听的人会捧腹大笑。如果我们写作文时能用一些幽默的语言,我们的作文不就有趣味了吗?我这样说,你可能会想:这谁不懂,问题是写不出幽默的语言。没错,幽默的语言不是谁想写就能写出来的。那怎么办呢?很好办呀,生活中有许多说话非常幽默的人,你把他们的话多记一些,写到作文里不就可以“幽”一“默”了…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进入三年级开始写命题作文。为克服学生对命题作文的畏惧心理,我决定从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入手。 第一周作文课,我以“说话与写话”为题,上了一堂作文启蒙课,重点向学生指出:所谓作文只不过是把要说的话写在纸上,没有什么神秘,也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难。我对同学们说:“不会说话的请举手。”全班无一人举手。我接着说:“同学们都会说话,而且有的学生说得很好,很流利。老师相信同学们也会写话,有的还会写得很好,让人喜欢读,说不定将来还会成为记者或作家。”说到这里,有的同学喊起来:“老师,快出题吧,我们写。”接着我鼓励说:大家的热情值得赞扬,但要写好作文,我们得先“磨刀”,磨刀不误砍柴工嘛。  相似文献   

3.
作文课上,我布置了作文题目《让我感动的一件事》,然后让大家写作文。我发现多数同学愁得眉头紧锁.不知如何下笔。我走到一位同学跟前。他一个字也没有写。我决定引导这些“作文愁苦者”如何动手写作文。我让大家停笔.然后问一位同学:“为什么不写呢?”他回答:“我不会写。”我说:“噢.是这个原因。那你对写作文有什么感觉呢?”  相似文献   

4.
常见一些同学作文,写老师不是深夜批改作业,就是背生病同学上医院,再不就是语重心长一番话说得“我”幡然醒悟;写好人好事,不是乘车让座,就是拾金不昧,再不就是扶老太太过马路;雷锋助人为乐。当然,并不是说这些不能写,而是写滥了,写俗了,成为“万能材料”,  相似文献   

5.
30年前教初中,曾有学生对我说:“我是不怕写作文的,如果作文可以不写开头,那就更好办了.”我问他为什么会这样想,文章没有“头”是什么样的?作文的开头真的那么难么?学生说,他每次都为开头而伤脑筋,一节课作文,“后面的内容都想好了,可还是没有办法把开头写好”,“老师总是认为我的作文开头不好,但经常肯定我的中间部分的内容”.我问他小学有没有学过如何“开头”,学生说,他在小学就被“开头”难住了.我开玩笑说,那你以后的作文可以不写“开头”,直接把“中间”交来.  相似文献   

6.
今天,一位同学用铅笔写地理作业,我惊问:“你怎么用铅笔写作业?”她不无得意地说:“怎么不行?铅笔还方便,写错可以随时改。有时我测验时对一些题不大有把握时,也用铅笔写啊。”对她的说法,我却不赞同。我认为用铅笔写字,有诸多不妥。第一,铅笔是不成熟的标志。也许这样说有些武断,但不管你承认不承认,铅笔是低年级学生的“专利”。记得小学时,有一次老师把我和一些字写得认真、涂改少的同学叫到一起,对我们说:“你们将是班里第一批可以用钢笔写字的同学。希望你们珍惜这个机会,把字写得更好。”当时,我就有一种长大了的感觉。第二,铅笔是不…  相似文献   

7.
<正> 上期“趣味作文”栏目,刊登了一封小读者吴云的信。吴云在信里说她的同学”写的文章生动得很,可以把动物写成活的,可以把花写得生机勃勃”。这句话很有意思,看来你的同学很善于描写啊。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我从一本书上看到,一个外国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足球比赛的作文。有位学生的作文是这样写的:“由于今天晚上下雨,足球比赛延期进行。”一篇作文就写了这么几个字,可这位老师非但没有批评他,还在他的本子上写了“很有创意”。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以前听同事说过的一件事:有一个同学把苹果画成方形的,还有一位学生把蔚蓝的大海画成红色的。老师称赞说他们  相似文献   

9.
裤子作文     
毛老师是我们班主任,也教我们语文。他非常有趣,说自己是一个两面派。什么两面派呢?就是叫我们,如果写交给老师看的作文,写考试的作文,那么要按照老师上课教的要求写;如果是自己写作文,写了不交的,那么就按照自己的愿望写,想写成什么样就写成什么样。他问我们明白这个意思了吗?我们都说明白了。不过汪小中举手了,“那么我们自己写的不要交的作文可以交给你看吗?”毛老师说:“如果你愿意交给我看,那么当然可以交给我看。”汪小中仍旧有问题,“那么你是说我写得好,还是说我写得不好呢?”我们被弄糊涂了,他写的作文毛老师还没有看见,那么毛老师…  相似文献   

10.
丁昌午同学已经是六年级学生了,可是作文最长也不超过二百个字,曾个别指导过好几次,但总觉得进步不大。上学期做了一篇作文,《我的同桌》他是这样写的: 我的同桌是王永成同学,个儿不高,苹果似的脸蛋儿,对人说话常露出一嘴小白牙。王永成是班上能勤奋学习的人,成绩都保持在八十五分以上。能主动地帮助我,昨天就耐心地讲算术给我听。他总能响应老师提出的号召,每天第一个早到校读书。我要学习他的优秀品质,争取做个好学生。这篇文章一百多字,不难看出,丁昌午同学是想对每一个问题选用一些具体事例来说明,但事例写得太简单,如写王永成勤奋学习,仅仅用“保持在八十五分以上”来说明,写他能帮助人,只说了“耐心地讲算术给我听”一句话……文章又短又不生动。照例我又把他喊进了办公室。我指着作文说:“你写王永成能勤奋学习,只用八十五分以上来说明,觉得有些空洞,给人印象不深,而他有很多动人事例可以写,例如有一天晚上 ,学校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不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是没有办法写作文的。写作素材积累得越多,写起来可能就越得心应手,作文也就可能会写得越好。因此,说到写作时,人们常常强调要多积累材料。这话固然说得不错,可是,却也害了不少同学,当他们写不好作文时,总是归咎于自己材料积累得太少而不知另寻出路,甚至因此而完全失去信心,一味地等待“厚积薄发”,以致变成“只积不发”。由此看来,我们不仅要致力于积累材料,更要致力于“开发利用”我们头脑中库存的材料,即要善于用足用活库存的材料。那么,怎样才能用足用活库存的材料呢?一、驰骋联…  相似文献   

12.
我怎么啦     
前几天,我从一本书上看到,一个外国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写一篇关于足球比赛的作文。结果一位学生的作文是这样写的:“今天晚上由于下雨,足球比赛延期进行。”一篇作文就写了这么几个字,可这位老师非但没有批评他,还在他的本子上写“很有创意”。这不禁让我连想到以前听同事说过的一件事:有一个同学把苹果画成方形的,还有一位学生把大海画成红色的,可老师称赞说,思维独特。  相似文献   

13.
叶老提倡多写,他认为,“许多基本功都要从多读多写来练。”巴金也说过这样的话:“写吧,只有写,你才会写。”我体会到,多写多练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但是学生往往怕写作文。有个学生的家长说:“我听小孩回来说,他最害怕的是作文,常常在家为写不好作文急得哭,甚至对上学读书也没有兴趣了。”我查看了这个学生的作文,这个学生作文实在差;还有几个学生也有类似情况,文章写得乱又短,干巴巴几句。我思忖了几天,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我先找这些孩子谈心,询问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哪些困难,鼓励他们说心里话,有一讲一,不要怕。起初,他们不愿意说,我开导说:“我在小学学习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盟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开赛了!怎样写好参赛作文,获得好成绩呢?在这里我想说说我的看法。古人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意思是:写作这样的千秋大事,写得好还是写得糟,只有自己内心知晓。这样说,未免把作文说得过于隆重,过于神秘了。但此中包含作文要用心的观点确实能给我们以深刻启迪:没有思想认识的到位,没有全身心的倾情投入,就不可能写出真正感人的佳作。因此,思想上予以重视,行动上认真准备是写好大赛作文的第一步。参赛的同学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了解中国~东盟的有关知识;了解中国~东盟博览会的背景;理解中国~东盟…  相似文献   

15.
摔碗     
我写过一篇《记一次洗碗》的作文写给肖老师看。肖老师看了后对我说:“这篇文章写得不具体,你真的洗过碗吗?”我不好意思地摇摇头。肖老师说:“你没有洗过碗,怎么能写好洗碗这项家务活儿呢?比如说洗碗有不同的方法,洗碗有时会不小心打破碗,那么打破碗又会是一个什么情形呢?总之你要自己洗一次碗,然后把这篇作文再写一次交给我看。”  相似文献   

16.
幽默甜甜果     
●评分语文老师生气地说:“有位同学不满意我给他的作文评‘乙’,竟自己在旁边批了个‘甲’字,太不自量了。”这时,李明羞怯地站起来说:“老师,我不是那个意思,我觉得您那个‘乙’字写得太好了,可以得‘甲’。”●没作弊化学测验后,教授不满地来到教室,对所有的同学说:“80份答卷,有80份答案。”一名学生在下面嘀咕:“这至少说明我们没有作弊。”●通知语文老师要一位同学口头通知全班:背诵蒲松龄的《狼》一文。这位同学最怕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言,就趁着教室没人,在黑板上写下“请同学们背狼”几个字后,匆匆走出教室。过了一会儿,进教室的同学…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要把作文“写”具体,我认为在动笔之前有一个重要环节,即首先要“说”具体.大纲指出:“作文教学应该从说到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可见“说”是“写”的前提,也是“写”的基础.一般情况下说得好也就能写得好,说得具体也就能写得具体.下面谈谈我训练学生“说”具体的两点做法.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老先生的长子叶至善先生讲述其父教授作文的事,读后令人深受启发。叶老要求孩子们每天必须写一点东西。至于写什么,不加任何限制,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花草虫鸟、路径山峦均可收于笔下。纳凉时,叶老坐在庭院的藤椅上,让孩子们把当日写的东西朗读给他听。叶老不轻易说“写得好”、“写得不好”之类的话,较多的是说“我懂了”与“我不懂”。如若叶老说:“这是什么意思呀?我不懂。”孩子们便调整词语或重新组织句子,一遍遍地修改,直到叶老说:“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我懂了,再读下去。”叶老教子作文,归纳起来有三个要点:1.作文的兴趣在生活中激发;2.作文的材料要到生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作文水平一直不太高,我尝试过许多方法,可效果就是不太明显。一次作文讲评课上,我又对韩骥同学的作文提出了批评。这时,韩骥在座位上嘀咕着“:说得倒轻松,自己怎么不写写看!”虽然他的声音很低,但我还是听得清清楚楚。作文本来写得就差,现在竟然还敢顶撞老师,我本想好好地教训他一顿,但理智让我压制住了怒火。转念一想,他说得也有道理,常言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嘛。我微笑着说:“韩骥同学的话给了老师很大的启发,写作文的确是一件让很多人头疼的事。从今天开始,以后的每节作文课,我都和大家一起写作文,和大家一起品尝写作的酸…  相似文献   

20.
记得魏书生老师说过 :“语文教师最苦的差事是什么 ?很多老师都回答是上作文课 ,批改作文。”长期以来 ,小学作文教学往往重视指导、批改 ,轻视评讲、修改。这样的教学 ,使学生难以体验到作文成功的乐趣 ,也束缚了学生的头脑 ,使之写人、叙事缺少新意。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我想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从“评”中悟出“新”意 ,使讲评成为学生写好作文的动力。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  一、讲评内容要“新”  大多数老师的作文讲评常常是浏览作文后的一个简单的小结 ,对写得好的同学表扬 ,对写得差的文章就笼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