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阅读是传承文明、更新知识和提高民众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市民阅读的基本状况反映着一个城市的文化风气和文化品位。本研究立足当今时代背景,以济南市为例,对城市市民阅读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为提高民众阅读兴趣和改善阅读质量提供有效对策,以更好地提高民众素质,促进我国学习型社会的建构。  相似文献   

2.
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新时代的挑战,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合格人才的战略举措。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基本保障。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讲过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必须依赖于国民素质的提高,而所有这些都无不与教师这个光荣的职业联系在一起。教师的素质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关键,未来教育质量的提高主要看教师素质的提高。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是迎接未来知识经济的挑战,培养跨世纪创新人才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4.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客观要求,是迎接21世纪经济和科技挑战的需要,是社会进步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需要。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挑战,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呼唤,使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及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即人的素质的高低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又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  相似文献   

5.
数学是通往知识大门的钥匙,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维和方法,是科学大门的敲门砖。数学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对社会的进步以及人自身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研究数学教育,提高青少年乃至全民族的数学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人们在思想、道德、文化、心理、身体等方面较高的修养,并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这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包含多方面的内容,需要多渠道加以实施。师范生作为素质教育的未来实施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迎接21世纪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为人类的美好、进步开创了一个新的纪元,向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本就外语教学如何适应新的形势,迎接新的挑战,以学生为本,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提出一些尝试性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一、新世纪对人才的素质要求 教育必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这是教育发展的基本目标。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其时代特点决定了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1.要具有进取、创新精神,勇于迎接挑战。知识经济时代最显著的特点是社会变化速度快。这种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客观存在的,在挑战面前,是迎接,是退缩,还是漠然置之,不同的态度,反映出人的不同素质,关系到人类发展的前途。在挑战面前,具有进取、创新精神,勇于迎接挑战,是当代人才最基本的素质要求。 2.要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对社会、对祖…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是科学技术更加发达,竞争更加激烈,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的世纪。江泽民同志曾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在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创新是新时代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0.
市民教育是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产生的一项新生事物,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市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文章在分析“生活品质之城”建设中市民教育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市民教育工作实践,对如何在建设“生活品质之城”中推进市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墨子在救治社会的基础上提出了理想社会的重要构成要素。贵义是重视治国的基本道德规范,反映了民众对社会正当行为的渴望;尚贤主张用人制度以能力为本位,尚同侧重讲按照"天志"来统一全国思想与行动,二者是治政之根本;尚力重视分工合作,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节俭体现了生活用度的合理安排,这一原则在日常消费中表现为"节用"、"节葬"、"非乐"等。墨子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当前社会建设仍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资源型城市为了更好地推进结构调整,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改善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必须合理利用科学技术,发展循环经济,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熵减理念,与此同时,还要求政府能够提供相应的配套政策和广大民众的热心参与。因而,科技服务民生的政策路径选择研究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我国适时推进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在基础教育办学主体、办学形式、办学机制、办学管理、法律保障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70年来,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为基础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体制基础,基础教育发展目标也因教育变革导向和社会发展需求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基础教育办学实现了从扩大办学总量向提升教育质量、从追求办学效率向追求教育公平、从各自为营向联合办学、从统一管理向分类管理转变,有效地实现了立德树人与服务社会的有机统一。新时期,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推动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时代使命,要求基础教育必须提升现代化水平、推进教育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以及建立现代基础教育学校制度。为加快我国实现教育强国目标奠定基础和有效对接国家各项教育政策,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要切实夯实和提升基础教育办学质量,探索丰富多样的基础教育办学形式,增强基础教育办学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4.
社会公民所需要的优秀教育资源相对来说是稀缺资源,造成了择校风严重。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充分的共享优秀的师资资源和教学资源,是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手段。通过在我市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实践活动,来探讨有效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治国方略。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的法律素质的提高、法律意识的增强不仅对全民的法律素质的提升具有重大的示范意义,而且也是青年大学生立足现代社会的基本要件。  相似文献   

16.
敦亲敬祖是客家人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成并沿传下来的崇拜祖先、尊重长辈、注重血亲,使家族和睦兴旺、亲友敦厚团结的一种道德传统。当前,弘扬敦亲敬祖的客家优良传统对协调社会关系,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知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在人的活动中,知与行是两个最基本的环节.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在倡导知行合一,但在现实生活中,知行脱节的现象比比皆是.在现代教育的大背景下,构建起知行反思机制,促进人们在实际生活当中的知行合一,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价值取向指人们观察、思考、认识和把握价值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总体趋向,它对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论断,不仅在事实层面上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治理方略和发展模式,而且在价值层面上倡导一种以人民为主体、以公平正义为原则、以整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全新价值取向,它引导着我国社会向着关注民生、维护公平、追求社会和谐的理想状态迈进。  相似文献   

19.
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既有着不同的规定性,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互为前提和基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走向全面发展的历史。同时,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的发展是为了人,人的发展构成了社会发展的主体内容、中心环节和最高目标。因此,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具有辩证统一性,社会主义社会应是人全面发展的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内容。在新时期,我们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国社会频发"群体恐慌"事件,折射出人的科学全面发展潜在的社会问题主要有:部分民众社会责任感缺失、思想道德水平不高、法制意识淡薄;社会焦虑、浮躁的不良社会心态;民众不理性、科学素质总体低下且严重不平衡等。在急剧变化的社会转型期,消减影响人的科学全面发展潜在的社会问题,对中国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