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对子新诗的发展,是很关怀的。记得一九五七年一月,他和我们谈话的时候,有一部分话题是关于新诗的。在新诗创作的具体问题上,毛泽东同志表示了这样的意见,那便是:‘精炼·大体整齐·押韵’。”(臧克家:《学诗断想》第一页)毛主席又说过:“用白话写诗,几十年来,迄无成功。”(《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白话诗确有散漫、拖沓的毛病。毛主席强调“精炼·大体整齐·押韵”,和鲁迅先生反复论述过的“诗须有形  相似文献   

2.
“心中有读者,心中有作者,心中有朋友!”是编辑部同志时刻遵循的宗旨。在这纪念《幼儿教育》创刊100期的日子里,编辑部全体同志衷心感谢全国各地的新、老朋友们对本刊的关怀和支持。谨以这一组照片表达我们的心意。读者·作者·朋友@蒋碧珍~~  相似文献   

3.
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在《紫色》中,以强烈的责任感和女权主义意识向我们叙述了黑人 女性所遭受的双重压迫与非人境遇。小说把女性推向“前台”,以消解男性和男性文化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4.
<正>在当代有世界影响的大作家中,尼日利亚作家、198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渥莱·索因卡(1934— )的作品无疑属于最难读懂的。瑞典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主席拉尔斯·格伦斯坦承认索因卡的小说和诗歌“深奥复杂”,认为他的戏剧“暖昧费解”。美国的研究者奥比·麦达克称索因卡的小说《解释者》是“一部困难的作品”。本恩·林德斯福认为,  相似文献   

5.
评论家沃尔纳·贝尔索夫在他的著作《现实主义文学的兴盛》中,把美国杰出的短篇小说家欧·亨利归入“假现实主义作家”之列。他认为,欧·亨利小说出入意料的结尾,使小说场景戏剧化,从而冲淡了它的现实主义意义。然而,跌宕起伏的情节和出人意料的结尾,并不能掩盖欧·亨利的现实主义倾向。从选材度来看,歇·亨利小说的主人公  相似文献   

6.
叶莲娜·甘《意中人》探析储诚意一在俄罗斯文学史上,曾有过一位头脑敏锐、心地纯朴、感情炽热、对自己的创作和语言都非常严谨的女性,这就是19世纪著名的浪漫主义小说女作家叶莲娜·安德烈耶芙娜·甘(1814—1842),当时曾以笔名泽涅伊达·罗斯托娃()享誉...  相似文献   

7.
《苔蕾丝·德斯盖鲁》是法国现代文学中声誉极高的小说家。法兰西学士院院士弗朗索瓦·莫里亚克最重要的代表作品,被认为是20世纪法国最佳小说之一。发表于1927年。本世纪初,当莫里亚克开始登上文坛之时,被称为反传统的意识流小说和“新小说”思潮以普鲁斯特,纪德为代表正在法国以及欧洲崛起。他却执着于维护和弘扬以巴尔扎克等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并在发表了《给麻风病人的吻》(1922)、《苔蕾丝·德斯盖鲁》和《盘缠在一起的毒蛇》(1931)等作品后。形成了自己的现实主义风格。1952年,瑞典皇家学会决定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他“对心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小说形式,以强  相似文献   

8.
戴·赫·劳伦斯是个颇有多议的作家。本文从三个方面评介了劳伦斯及其作品:1、“不做生活中死人”的小说家,通过对他有关信件的分析研究,指出劳伦斯“拉纳尼姆”主张的荒谬。2、劳伦斯的几部重要代表作。较扼要地分析了《儿子和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查特莱夫人的情人》。3、劳伦断和“血的意识”。意在阐述劳伦斯有关性的观念,指出我们在劳伦斯小说中所领略到的“血的意识”,是建立在反科学的神秘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劳伦斯独尊男性的偏见以及赞赏男性性器的心理变态,比弗洛伊德的“里必多”说更玄乎。  相似文献   

9.
通过小说文本的较深入的解读,认为钱钟书的《人·兽·鬼》是“现实的”,“哲学的”,既具有现实主义的品位,又具有现代主义的神韵,在思想意蕴方面,有一定的现实的广度、历史的深度和哲学的高度。这是《人·兽·鬼》不因历史的变迁和多年埋没而减损它思想光芒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是一部很难解析的“谜”一般的小说——那奔腾呼啸的狂烈激情、鲜明强悍的爱恨意识、桀骜不驯的人物个性、冷峻含蓄的叙事方式……等等,都给人以一种神秘难解之感,不仅使作者的同时代人无法读解,也使后代的批评家们见仁见智、多执一词,以至于形成了一门争论不休的“呼学”。在众多评论文章中,我以为真正深入小说底蕴的并不多,倒是两位艾米莉的后辈作家的看法独具慧眼,切中肯綮。“意识流”小说大家弗吉尼亚·伍尔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析丁玲早期小说中,女性意识的觉醒,精神的苦闷,“生与情”的危机这一心路历程,说明了“五·四”运动后到大革命失败这一特定时代,一批觉醒女性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2.
古代笔记小说,如宋李昉编撰的小说总集《太平广记》五百多卷,共四百七十五种,均属微型小说。之前,先秦时期就有微型小说的“雏形”。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到:“小说之名,昔者见于庄周之云‘饰小说以干县令’(《庄子·外物》)”。当然,庄周指的小说与今天的小说慨念不一样,它指的是“琐屑之言”,即今天的“寓言”和“杂记”。胡适在《论短篇小说》(《新青年》四卷五号)中认为:“中国最早的短篇小说,自然要数先秦诸子的寓言了”,并举《列子·汤问》和《庄子·徐无鬼篇》为例。寓言怎么算小说呢?我认为,任何一种文学样式的形成都有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先秦寓言的虚构想象,以及描写、对话、叙事状物,均是小说的家数。再说,各种文体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问题日益严重的历史背景下,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题为《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的报告,报告提出“学会关心”应当成为当代教育的主题。在西方第二次女性主义运动的影响下,美国心理学家卡罗尔·吉利根首先对柯尔伯格的公正伦理观提出了质疑。提出在女性的道德思维中存在着“关怀”的道德取向,进而提出了关怀伦理学。以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内尔·诺丁斯教授为首的关怀伦理学家把  相似文献   

14.
从元及清以迄当代,赏鉴评析者多认为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为思乡之作,经全瞻发微,作出新的读解:不是思故乡之作;“枯藤老树昏鸦”不是“哀景”;“鼎足对”说法欠当;画面应是两幅——一二句:山区源,秋夕照图;三四五句:日暮而途未穷的孤独飘泊图;结句应读为:“断肠/人在/天涯。”  相似文献   

15.
论多丽斯·莱辛小说中的现代女性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是对多丽斯·莱辛小说中的现代性进行专题研究;通过对《暴力的儿女们》、《金色笔记》的等作品从女性对种族的思考、对女权的疑问、对女性心理分析的展示以及小说的现代结构等来表现其现代女性小说的风格。  相似文献   

16.
第1期 尊重知识产权树立学术诚信—重温教育部《关于加 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一韩延明(1) 人多重存在的生态结构与文艺生态审美体验·········…… ,...................···..··.··················,·……盖光(6) 后现代性的有机主义与生态美学建设···……岳友熙(11) 中国现代抒情性乡土小说的生态伦理叙事·一张艳梅(16) 当代女性文学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唐长华(21) 临沂“临港城市”定位及经济发展路径选择············…… ”’“‘”.””‘…  相似文献   

17.
故事·情节·片断·拟故事──论西方小说形式的嬗变昂智慧回顾西方小说形式的发展,自狄德罗、福楼拜以来,小说对传统的背离和反叛愈演愈烈,甚至于“对叙述技巧和程序的试验”①已成为当代小说的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小说的结构形式经历了故事、情节、片断和拟故事的衍变...  相似文献   

18.
(圆点前为期号,圆点后为页码)●名家视点●学习语文,背诵必不可少李国文(1·01)“华”而后“实”何永康(2·01)祛除遮蔽亲炙课文彭兴奎(3·01)民族精神与语文教学陈红兵(4·01)谈学识才胆德李海林(5·01)唱响感恩的歌本刊编辑部(6·01)跨文化语境中的语文教学和研究曾艳兵(7-8·01)作为艺术追求陈学勇(9·01)语文教学应尽量减“少煞风景语”陈文新(10·01)引导学生破解障蔽性语言结构何思玉(11·01)难忘的语文老师汪维辉(12·01)●热点●小说教学应该教什么?小说的类型和小说教学的内容马雅玲(1·04)把握叙述视角,倾听人物心声吴含荃钟峰华(…  相似文献   

19.
以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诗体小说”构成“三要诀”(典型环境、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为参照 ,通过对《诗经·氓》、《孔雀东南飞》和《王贵与李香香》三部诗作的分析 ,说明中国文学中存在着“诗体小说”的传统  相似文献   

20.
1967年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发表,无疑是在拉丁美洲文坛上引起了一场“地震”。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智利作家聂鲁达称赞《百年孤独》是“继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之后最伟大的西班牙语作品。”美国评论家约翰·巴思说:《百年孤独》是“本世纪下半叶给人印象最深的一部小说,而且是任何一个世纪这类杰出作品中的杰作。……就如同《唐·吉诃德》、《伟大前程》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一样,引人入胜。”1982年马尔克斯主要因《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小说现已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发行一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