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吴庆飞 《广西教育》2010,(13):48-48
于永正老师说:“语文就是‘听、说、读、写’。”“听”是“说、读、写”的基础,没有细心的倾听,何来滔滔不绝地“说”,又何来洋洋洒洒地“写”呢?我认为对于小学生而言,“倾听”是最重要的学习本领,不能倾听别人的发言,何谈思考、感悟和对话呢?只有倾听才使深入思考成为可能,只有倾听,生生、师生之间才能进行有效的对话。然而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不愿倾听也不爱倾听,或者不善倾听。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愿听、乐听、善听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中职学校班会课中的"对话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话教学是一种在师生关系平等的前提下,以人的主动发展为追求目标的多方、多层、多向互动的不断创造和生成的教学形式。它将教学的本质定位于师生、生生之间共同探究问题的交往活动,把教学过程理解为师生、生生之间人人参与、多方对话、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对话教学中的学习活动都从实际问题入手。在这里,问题上升为学习活动的核心,学科知识退居到次要的位置,隐含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生成,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主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实现。对话教学给学生想的空间、问的权利、说的机会,把思考的过程和学习的自主权交还学生,既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更充分尊重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其主要的价值在于:由于学生作为对话的平等主体,始终参与到学习活动的整个过程,其获得的知识是自身思考后得出的结论,知识经过消化,  相似文献   

3.
法国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说过:“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课堂应该是对话的课堂.”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通过语言与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进行心灵的沟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从而有效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本文以实例说明,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师生之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4.
教学的实质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师生交流的教学就等于没有发生教学,学习的本质是“参与”,没有学生亲身体验和经历学习的过程,学习就变得无意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唤起学生主动参与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自主能力。  相似文献   

5.
教学的实质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唤起学生主动参与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自主能力。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这里的“沟通”指师生、生生,师生与教学资源、媒体的沟通,“合作”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之相应,学生的学习则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富于互动性和个性的过程。交往型的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建构,符合教学的本质规律,能促进学生自主的学习方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数学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对话与交流。那么如何才能进行真实的对话.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呢?这里所说的“真实对话”,特指不是由教师精心设计的一问一答式的简单问答.而是由学生自发产生的问题和思考.即便教师的问题也应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并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的那种。我们由北师大版新课标教材二年级下册的一个数学游戏引发了对“数学黑洞”的思考.从而设计了“神奇的495”一课。下面以此课为例.来谈一谈我们对“真实对话”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形成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关系。可以说,语文课堂因为对话而精彩,学生学习因为对话而鲜活。在“对话教育”方面,我努力思考与实践着。  相似文献   

9.
张海峰 《湖南教育》2005,(18):27-29
自从《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理念后,“对话”作为一种教学形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中。然而,从实际教学现状看,课堂“对话”中出现了忽视文本甚至丢弃文本的倾向。本文试着对文本在“对话”教学中的地位作些探讨。一、前提:潜心文本从教育传播理论来说,学生学习的主要“信息源”就是文本。时下许多阅读教学课,学生往往只读了一两遍课文就开始了师生、生生对话。这时的学生连文本的字音尚未念准,句子尚未读通,更来不及思考,谈得上有什么领悟需要交流呢?师生、生生对话的…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倡导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把数学学习的过程变成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我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采用让学生“说数学”的方式,强化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综合能力,收到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对话教学是指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方式。对话的目的不仅限于知识的获得。更在于了解和掌握知识获得的过程,形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最终实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12.
顾卫兵 《陕西教育》2005,(11):14-14
教学对话是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方沟通、共同学习的方式。教学对话既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强调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一、“对话”的几个误区  相似文献   

13.
“对话”在教学中的运用称之为“对话教学”,它是指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以师生平等为基础,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要特征,以问题为核心,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与本之间的“对话”进行教与学的活动过程。“对话教学”是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之一,是一种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是基于师生、生生之间相互尊重、信任之上的,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的一种双向沟通的合作方式。它是学生阅读文本过程中的积极参与、使个体感受与文本意义交融的一种理解方式,是学生对过去所沉积的经验等的反思性理解。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节课中,虞大明老师让教师、学生、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应该包括“倾听”与“言说”。师生分别与文本对话,“倾听”文本所说,应当是师生及生生之间交流“言说”的前提与基础。可是,学生对文本的“倾听”普遍缺少。教学时,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时间短,方法简单没有具体指导,环节设置走过场形式化。在学生阅读文本、“倾听”文本时,我们应当,激发阅读期待,指导质疑问难,创设情境语境,注重圈划批注,注意适时引导,引领学生更好地与“倾听”文本,与作者对话。  相似文献   

16.
张志红 《语文天地》2014,(31):37-38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和活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师生关系民主平等,教学氛围和谐亲切……开放热闹的语文课改在让我们品尝到丰收喜悦的同时,也提醒我们有必要深入思考这些繁荣现象背后隐藏的问题。一、“伪对话”对话教学是一种以对话为原则、以对话为主导的教学形态,它是生本、师生、生生基于平等的地位,通过言谈、倾听或感悟进行多向交流、共同学习的教学方式。“对话教学”被作为  相似文献   

17.
“对话”是课程改革所提倡的重要理念之一。叶澜教授也曾说过:“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交往的过程,是对话的活动,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中共同创意的过程。”但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只重视“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而忽略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从而构筑理想课...  相似文献   

18.
教学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教学沟通是通过教学的共同构成者的合作得以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围绕着“教学文本”进行“对话”活动,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动态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实现教学相长。概言之,新课程视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为促进教学生态均衡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正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重要的教学形式之一,它将传统教学的单调交流模式,转化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项交流,不仅使学生能进行平等地对话,有了更多的发言机会,还能够帮助学生建构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主体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本人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浅谈三方面的体会。一、培养兴趣,促进主动学习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生生之间多向交流、共同发展的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这里的“沟通”指师生、生生、师生与教学资源、媒体的沟通,“合作”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之相应,学生的学习则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富于互动性和个性的过程。笔者认为,交往型的学习模式的建构,符合教学的本质规律,能促进学生自主的学习方式的形成。那么,在语文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如何帮助学生建构交往型的学习模式呢?该模式应包含目标分析、资源分析、情境创设、确立探究点、自主交往与协作探究、学习效果评价等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