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天津中医药大学做为教育部援外基地,多年来,利用自身学科优势和丰富的对非合作经验,成功承办了多期教育部面向非洲国家举办的人力资源培训项目,为加强中非各国在中医药领域的合作积累了不少经验。本文从天津中医药大学援非项目工作实践出发,对中非传统医药领域广阔的合作前景进行了研究,并就如何以教育部援非项目为平台,加强中非各国间传统医药领域交流与合作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天津中医药大学做为教育部援外基地,多年来,利用自身学科优势和丰富的对非合作经验,成功承办了多期教育部面向非洲国家举办的人力资源培训项目,为加强中非各国在中医药领域的合作积累了不少经验。本文从天津中医药大学援非项目工作实践出发,对中非传统医药领域广阔的合作前景进行了研究,并就如何以教育部援非项目为平台,加强中非各国间传统医药领域交流与合作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2015年,非盟推出的《非洲愿景:2063议程》规划了非洲大陆发展新未来.自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非职业教育援助力度,通过在非洲援建职业教育机构、派遣援非教师、开展各类对非培训、提供教育物质援助等,中非职业教育合作取得很大进展,为中国教育“走出去”起到了示范作用.加强对非职业教育援助与合作,对于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促进中非人文交流、经贸合作和产能对接,促进非洲的民生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等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与非洲教育合作的新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非洲国家教育合作是中非合作框架下中非全方位友好合作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非双方建立的多主体、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教育合作关系。中非教育合作本着量力而行、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旨在促进非洲社会的自主发展。中非教育合作在政府层面的高层互访、院校的交流和科研合作、留学生的双向流动、派遣援非教师和赴非志愿者、对非人力资源开发和非洲汉语教学与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中非合作关系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有必要对中非教育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设性思考。  相似文献   

5.
援非教育既是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各国对外关系特别是对非洲外交关系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作为国际社会对非洲的一种援助方式之一,教育援非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本文主要分析了国际教育援非的发展、存在问题及其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6.
中非教育合作与交流是中非友好往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中国坚持秉承平等互利、应其所需、量力而行、注重实效、双边为主兼顾多边五大原则开展与非洲的合作,合作方式涉及人员、财物、信息和结构等整个教育系统,致力于形成一个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全方位双向教育合作与交流体系。但同时,中非教育合作中也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双方参与主体单一、合作的不平衡现象、中国对非洲学研究积极性不高、留学生在中国的教育和援非教师质量堪忧、执行机制模糊、评价机制缺失、西方国家对中国参与非洲建设频频作出负面报道等等。此外,现阶段相关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如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以及教师教育的关注度不够,且大多数研究还停留在初期介绍和描述阶段,实证研究和田野调查仍比较薄弱,有待加强。许多新的研究问题,如合作中政策话语的转变、中国和西方传统援助国在与非教育合作中存在的异同点、科学管理机制的创建等等,都值得进一步拓展研究。同时,中国作为新兴的教育援助国,有必要厘清对非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内部机制,进而促进未来与多边机构开展合作。  相似文献   

7.
如何提高援助有效性逐渐成为发展援助领域一个不容忽视的热点问题,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关注非洲民生问题,是中非合作的基础领域,对中非关系的长远发展具有重意义。本文基于援助有效性的视角,通过文本分析和实地调研,以中喀教育合作为个案,对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进行系统评估,分析其成效,并提出中非教育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9年9月23日上午,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了"非洲及发展中国家基础教育论坛"。会议讨论了亚、非、拉三大洲基础教育发展及经验和问题,讨论了后殖民主义背景下发展中国家教育改革模式;还特别讨论了喀麦隆、南非、肯尼亚、毛里求斯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以及中非教育合作。  相似文献   

9.
马肃 《神州学人》2022,(5):21-23
1971年3月,中国与喀麦隆建交,双边关系历经多年发展,被现任总统保罗·比亚一再形容为“典范合作”。其中,中喀人文交流发挥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除两国元首互动频繁外,双方在卫生、教育、艺术、科学等多个领域的交往也不断深入和加强。中非合作:中喀人文交流的指南针中国与非洲的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细数古代中国与非洲的交往史,中华文明与非洲文明的接触可追溯到汉朝以前,但当时主要限于与东非、北非海岸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非高等教育合作是双方友好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十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合作论坛机制下取得显著成绩。在中非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双方高校发挥重要职能,积极促进双方人员往来稳步增长、科研合作项目成果显著、民间友好关系得到加强、文化交流活动蓬勃发展。目前,中国与非洲各国之间已逐步建立起教育合作机制。展望未来,中非合作有着广阔的前景与机遇。双方可充分发挥“中非大学联盟交流机制”平台作用,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共育创新人才、加强人文交流,推动中非高等教育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更高质量前行,为实现中非命运共同体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11.
中非教育合作经过60余年的不断调整和深化,逐渐从单向援助发展为全方位的双向合作与交流体系。"中非大学20+20合作计划"是通过构建中非大学"一对一"校际合作新模式,推动中非在高等教育领域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中非大学20+20合作计划"是对国际教育发展援助理论和实践模式的创新,对提高非洲高等教育能力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具有双重作用。总结和完善"中非大学20+20合作计划"实施的经验,对建立全面的中非教育合作与交流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既是中国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中非全方位友好合作关系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天,中国已同五十多个非洲国家建立了教育交流关系,双方的教育往来从最初的互派留学生,发展到今天的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特别是近年来,中国教育部在与非洲国家的教育合作中进行了许多新的尝试与探索,取得了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非教育交流的日益深化,建立在平等互利原则基础之上的多元化教育合作逐渐取代了"空投"式的援助。中非职业技术师范教育领域的合作在为非洲国家培养合格技术人才的同时,更为其培养稳定的高质量职教师资。通过以埃塞俄比亚联邦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学院的建校实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在与非洲国家进行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合作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提出中非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合作在实践中应加强办学规划设计、突出中国特色、注重中方外派人员的筛选与培训、加强学校与中方企业的联系、合理分担和使用经费。  相似文献   

14.
教育援非涉及全球共同关注的地域"非洲"、全球共同的议题"教育"以及全球共同的诉求"发展",日益成为一个全球积极参与和共同治理的领域。其成效明显,促进了非洲教育的发展,但在援助理念、模式、经费、效率等方面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基于其成效和不足,在全球"善治"的视角下,教育援非需以建设"和谐世界"为导向,以"以非为本、平等相待、合作共赢"为理念,实施"多方合作、多模式运作、多层次目标"的援助。  相似文献   

15.
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既是中国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中国对外关系特别是对非洲外交关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非洲留学生与西方国家的留学生特点不同,结合非洲留学的特点,调动积极性通过多途径的方法巩固非洲留学生生源,并扩大招生渠道。  相似文献   

16.
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的教育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合作是中非关系的重要内容.自1956年中非开启外交关系以来,中非教育合作随着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和中非关系的深化而不断呈现出新的内客和形式.中非合作论坛为包括教育在内的不同领域的中非合作提供了制度性的框架和机制,为扩大和深化中非教育合作提供了机遇.论坛框架下的中非教育合作政策注重能力建设和务实行动,体现出互动性、自主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等特征.在这样的政策引导下,中非教育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层次日益提升、形式和主体渐趋多元,并初步形成了外部的多边高层磋商机制和内部的协调和信息交流机制.教育合作不仅促进了非洲国家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同时也扩大了中国教育在非洲的影响力,还带动了国内高校的能力建设和在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如今,中非教育合作在中非论坛框架下的战略基础地位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17.
教育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中非职业教育合作既是非洲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诉求,也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特殊使命,中非双方多年来的交流合作也为职业教育合作打下良好的政策基础。“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来,中非职业教育合作在推进非洲职业教育发展、助力中非合作走深走实、推动非洲职教观念革新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进一步增强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中国还需与非方共同携手,通过开展多元合作、扩大国际话语,加强统筹协调、完善体制机制,注重标准建设、提升品牌影响,政校行企协同、强化经费保障等方面,不断深化中非职业教育合作,服务非洲经济社会发展和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18.
冷战结束以后,中国和美国在援非模式上都有所调整。总体上看,美国意识形态优先的援助方式脱离了非洲当下的民生急需,成效不甚理想。中国经济优先的援非政策却因较为理性务实并给中非双方都带来了实利,获得了持续推进的动力。美国的民主援助并未能帮助非洲从整体上解决非洲的贫困问题,但它开启了非洲的民主化历程;中国的民生援非虽然受到非洲各国的好评,却无法彻底解决非洲的发展问题。因此,未来的援非需要根据非洲国家的发展需要适时调整援助路径和模式,寻求符合反映非洲本土诉求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自上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对非教育援助以来,援助政策经历了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取向、平等互利实事求是取向和注重受援国教育发展能力建设取向三个阶段。援助形式主要包括资助留学生来华留学、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校际交流与科研援助、教育物资援助等。随着中非关系的深化和合作领域的拓展,教育援非实践需要在服务国家对非战略、创新援助形式、提升援助有效性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  相似文献   

20.
《世界教育信息》2006,(2):38-38
目前中国已同50个非洲国家建立了教育交流和合作关系,教育往来呈现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特点。为非洲国家留学人员提供政府奖学金是中国为非洲国家培养各种专业人才的最重要途径。目前中国每年向非洲国家提供大约1200人次的奖学金名额。截至2004年年底,中国共向非洲50个国家提供政府奖学金17860人次。中国还派遣大量援非教师帮助非洲国家发展教育事业。目前已有530名专业教师远赴非洲的33个国家教授理、工、农、文、体育等十几个专业的课程。针对非洲国家的实际需要,中国有选择地对部分非洲国家实施教育援助项目,帮助发展其薄弱学科。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