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电视剧与文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斌 《现代传播》2006,(5):92-96
电视剧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产品,是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本文在经典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中国电视剧文化研究的现状,对以文化研究为立场研究电视剧的主要范畴、理论资源和研究范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讨论,并提出电视剧文化研究应该走向与政治经济学、诗学相互补充的辩证道路。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电视剧创作生产和消费大国,电视剧作为重要的文化产品受到越来越多的观众喜爱,在社会生活、精神文化以及对外交流等方面的影响力日益增大。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3.
孙雨 《新闻传播》2012,(4):126-127
如今,谍战题材电视剧市场十分火爆,而业界对其文化内涵的讨论也十分多,无能不说,谍战题材电视剧具有诸多文化内涵,它可以说是当前电视剧类型中的一朵奇葩,但反面来讲,谍战题材电视剧也具有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传播技术改变了电视剧文化再生产的过程.电视剧作为复制性艺术的属性被传播技术强化了,媒介促使其生产的模式化,成为一种"仿真"的过程.与此同时,互联网传播技术强化了电视剧传播中的文化区隔,这和产品提供方式与观看方式的改变存在直接联系.电视剧参与媒介环境的塑造,互联网传播技术的互动性促进了文化资本的内化.文字符号的参与为电视剧文化再生产中理性因素的提升创造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赵莹 《现代传播》2019,(3):110-115
文化价值是电视剧重要的表现内容之一,但在电视剧实践创作中往往被忽略,导致当前一些电视剧出现格调不高、价值观错位等问题。基于此,应探索建立文化价值主导型电视剧综合评价体系。此评价体系以对电视剧从文化价值角度的分类研究为基础,主要包括电视剧内容创意、视听表达、商业价值、文化价值四大主体部分,以及相应的播后评价。"4+1"电视剧综合评价体系可用于电视剧策划、融资、发行,以及评奖、理论研究、教学等各个环节。以电视剧文化价值为先导,主要基于电视剧重要的文化传播影响力,以及电视剧文化价值产生的特有的"精神能量"对现实社会和经济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电视剧作为一种艺术样式,既是文化的表现,也以文化为表现对象,文化从根本上决定着电视剧艺术的性质与特征。因此我们可以从审美文化类型上来理解与分析电视剧的类型.并探讨在三种审美文化博弈格局下电视剧艺术的价值定位和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7.
电视剧是电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熏染下,中国电视剧具有了其有别于其他国家电视剧的显著特征,本文试图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剖析出中国电视剧独特的审美特征与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电视剧与历史叙事--对电视剧《太平天国》的文化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静 《现代传播》2002,(6):68-70
本文试图清理电视剧《太平天国》在历史叙事中蕴涵的现时文化的诸多矛盾 ,探讨无法抗拒的全球化文化逻辑对当代中国历史电视剧的影响。以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 ,检讨中国电视剧建构的历史叙事进行艺术创造的可能性和方向 ,以及对保存中国文化传统和影视文化独立性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电视剧是一个年轻的艺术门类,然而它一经诞生,就显示出迅猛发展的势头。近几年来,中国电视剧空前繁荣,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影响最广泛、受众最巨大的一种文化样式。电视剧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体形式,对大众文化的传播,在现代社会文化的传承中显而易见是有着非同寻常的积极意义的。然而,我们也不无忧虑地发现,大量充斥荧屏的,却是一些观众“不爱看”、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五个文明"的具体内涵,电视剧作为我国影响力最大、覆盖面最广、收视份额最高、最受欢迎的节目类型,具有强大的社会教化功能,是构建社会文明、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认为电视剧具有历史再现与民族认同、文化传承与审美导向、文化外交与塑造国家形象等正功能,同时也具有戏说历史与颠倒是非、沉溺历史与脱离现实、雷剧频现与充满腥性等负功能,只有高质量、有文化内涵,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精品电视剧才能发挥文化传播的最大功效。  相似文献   

11.
当前许多城市意识到电视剧媒介的巨大传播力,并开始尝试利用电视剧来传播城市文化形象。本文论述了当代电视剧对于城市文化形象传播的作用,并从城市精神、城市视觉以及城市市民等方面阐释电视剧对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进而探讨电视剧传播城市文化形象的具体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2.
电视剧在某种意义上相当于电子媒介时代的民间文学。通俗文化的特性使得电视剧要与受众的传统审美心理和当下的世相人生情境有着均衡的契合点。本文通过对中西电视剧的比较,意在体味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电视剧艺术的魅力,更充分认识这门艺术形式,并挖掘隐藏在电视剧背后的文化价值和内涵。  相似文献   

13.
电视剧在某种意义上相当于电子媒介时代的民间文学,通俗文化的特性使得电视剧要与受众的传统审美心理和当下的世相人生情境有着均衡的契合点。本文通过对中西电视剧的比较,意在体味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电视剧艺术的魅力,更充分认识这门艺术形式,并挖掘隐藏在电视剧背后的文化价值和内涵。  相似文献   

14.
在家庭伦理题材电视剧《咱家那些事》中,让人们看到了在社会转型时期应该坚持的道德操守。在当今的消费语境中,社会、家庭面临的文化境遇,找到一条维系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幸福解码。文中从以"家"为主体的日常叙事中分析电视剧的叙事结构,以慈孝文化为主题探寻现在社会、家庭在文化生存境遇中的文化缺失。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中韩建交以来,电视剧贸易逆差一直颇大.电视剧输出某种程度上体现一种文化软实力的强弱.为何中国在与韩国的文化交流中一直处于一种弱势地位,被韩流文化大量侵入而本国文化的输出却遏阻.因此本文从中韩电视剧翻拍贸易着手,分析贸易逆差的趋势、翻拍剧以及国产剧中文化折扣存在哪些差异、如何缩小文化折扣提高中国电视剧软实力.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电视湘军崛起的背景下,湖南本土制作或参与制作的以历史题材为主的一系列质量较高的电视剧,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湖南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理念和审美表现体现了湖湘文化与历史想象的整合,形成了"沉雄顿挫"的创作风格.其创作的独特性既标志了湖南电视剧在国内电视剧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又为我国当今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2002年中国电视剧作品述评(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专就2002年电视台播出和音像市场发行的,有代表性、典型性和导向性意义的电视剧作品作出的述评,全文共分四个部分做电视剧泱泱大国风采依然;十六大献礼剧展现一片亮色;坚持传播先进文化有益文化;落后文化腐朽文化不得人心。本文侧重于对电视剧作品批评、理、创作经验、宣传报道等五个方面展开综述和阐释,可视作中国电视剧2002年度报告。本刊将分两期连载。  相似文献   

18.
电视剧等影视作品的输出是中国大众文化走出去的途径之一.政府应启动影视文化产业战略转型,为电视剧海外传播打好政策基础.同时,针对以往电视剧输出遇到的瓶颈,拓宽电视剧文化视域、提升电视剧传播策略,才能够保证电视剧海外传播之路走得更加长远与坚实.拓宽电视剧文化视域主要有三种途径:民族文化的普世化处理、历史故事的现当代演绎、主流文化的后现代传递.提升电视剧的传播策略主要有:以网络为平台开展针对性营销、开发衍生产品、拓宽并延伸电视剧产业链.  相似文献   

19.
自我国电视剧事业进入创作繁荣期以来,涌现大量优秀的电视剧,题材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新时期(2000年以来),农村题材电视剧迎来了发展高峰,但是从诸多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东北农村题材的电视剧因其独特的影像风格受到了更大的关注,对于山东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研究少之又少.本文以《老农民》为例从与山东区域乡土文化密切相关的地域空间、人物形象、礼俗情节来对山东农村题材电视剧的乡土文化进行解构分析.  相似文献   

20.
陈惠 《视听》2024,(4):100-103
在文化传承语境下,非遗题材电视剧创作较以往更注重挖掘人文底蕴。《芝麻胡同》《鬓边不是海棠红》《正好遇见你》《后浪》等一批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所创新的代表性剧作,展现了文化视域下新时代非遗题材电视剧在内容创作、人物塑造、精神表达和审美体验等方面的艺术特色,有助于非遗题材电视剧创作在探索实践中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构起对民族和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