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色档案是承载红色基因、凝聚红色精神、构筑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数字人文为红色档案资源的组织与开发提供了新模式与新思考.基于综合网络化、广泛社会化与深度智慧化三原则,设计面向数字人文的"数据化-情境化-故事化"层层递进的红色档案资源组织路径,即在构建标准红色档案资源体系的基础上,从情境化角度编织多元的叙事维度,最终达到讲好红色故事的目的 .  相似文献   

2.
传承红色文化有助于坚持文化自信,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传承,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然而,近些年红色文化传承中也存在着内涵挖掘欠缺、急功近利、资源保护力度不足、开发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和认同危机严重等共性问题。红嫂精神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传承过程中也存在着优势明显和问题突出的矛盾。本文将从内涵挖掘求深度、资源保护有力度、开发形式勿单一和认同危机需化解四个维度探索数字人文视角下的红色文化传承新形式,并以此为基础本文从理念指导、系统优化和技术支撑三大角度来构建红嫂精神数字人文平台,为红色文化的创新性传承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推进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文化遗产资源的建设、开发与利用,文章采用网络调查法,从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流程与规范、数字文化遗产资源体系建设、数字文化遗产研究团队、数字文化遗产人才培养与素养教育等方面对美国排名前30的高校图书馆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与开发利用实践展开调研。同时,文章以此为基础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如下建议:我国高校图书馆应加强数字文化遗产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完善数字文化遗产资源体系,组织专业研究团队推进数字文化遗产活化研究,推动数字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4.
文化遗产碑刻档案以碑载文,兼具文物、非遗和档案文献三重特征。文章以苏州园林书条石档案为例,从建档保护、开放合作、多元推广三方面,总结了文化遗产碑刻档案的建构与利用的实践做法,分析在保护研究、数字开发、成果转化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文化遗产碑刻档案的保护与利用应着眼于整体研究、数智赋能、活化利用,从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梳理加拿大公共图书馆开展文化遗产数字开发与保护的相关实践与工作保障,探析加拿大公共图书馆参与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的政策扶持和文化价值,选取7所加拿大公共图书馆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总结出加拿大公共图书馆在面向土著文化、地方区域历史文化、艺术类文化遗产以及融合数字遗产资源库等方面文化遗产的开发模式和特色实践案例。这些实践对我国公共图书馆参与文化遗产有以下启示:倡导多元化主体合作,建构数字保护联盟联合创作;以技术为核心驱动力,兼顾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开发;运用地方馆藏资源推动本土文化数字开发;创设基金协会,以申请制资助计划模式支持文化遗产数字保护。  相似文献   

6.
在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逐渐认识到了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数字化存储与采集技术更是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收集与分类体系以及数字化技术的综合应用这两个问题都不容忽视.杨红编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一书,2014年3月1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针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核心问题,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的核心数据元素收集方案,并且建立了相关的数字编码体系,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以及数据库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书中提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的四种分层次方式,大致解决了数据管理需求与分类之间的矛盾,也是一项较大的突破.数字化存储与采集和数字化复原技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一切都建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体系之上,数字技术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许多相对较为繁琐复杂的信息转化为简单的数据,并且以这些数据为基础建立相关的管理模式,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国内外数字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参与数字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义,探究了面向数字文化遗产保护的公共图书馆角色定位,最后提出了面向数字文化遗产保护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策略,希望能促进我国数字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红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意义重大,而档案式保护是实现其有效保护的重要手段。本文在探讨遵义红色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的必要性和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收集、建档、保存、利用等一系列档案式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化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柱,它的消亡也就意味着特定民族的消亡。从这一角度出发,研究文化遗产的保护,弘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意义重大。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既要保护又要发展,以保护带动开发,以开发促进保护。对其进行产业化开发和经营则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面对数字化对各行各业带来的变革,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传播成为其传承与保护的核心任务之一。因此,如何基于数字技术与媒介融合手段,发挥数字传播的优势,制定智能、创新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策略具有深刻意义。本文在国内外文献分析研究、专家深度访谈及受众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呈现出的新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对面临的新挑战作出分析与判断,进而结合数字传播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提出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龙家庆 《档案管理》2023,(4):66-68+72
数字叙事为红色档案叙事开发提供了优化可能,有助于立体多维地展现党史记忆、阐释中国精神。本文以数字叙事理论为指导框架,识别红色档案叙事开发场景,并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方法、叙事技巧等四方面分析传统叙事开发的不足之处。同时,立足馆藏红色档案资源优势,从叙事源头、叙事组织、叙事呈现、叙事创新等四方面提出红色档案的数字叙事开发策略:关注红色档案内容本身、有效使用数字媒介、应用多维叙事技巧、借助叙事创造知识。  相似文献   

12.
红色资源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百年来的艰苦奋斗与光辉历程。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关注红色资源保护与红色基因传承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与指示批示。全面系统梳理这些观点与论述,对于加深全党全国人民对红色资源的认识,合理开发运用红色资源,凝聚主流价值观,丰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体系都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红色资源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红色资源的论述与观点,提出"习近平红色资源观"概念,并从红色资源价值观、红色资源保护观、红色资源运用观等方面阐述红色资源观的主要内容,从时代背景、思想来源、实践经验、个人红色情怀与工作经历等方面分析红色资源观生成发展的逻辑与依据,最后从机构职能定位、业务流程、方法体系、学科研究等方面提出我国图书档案事业在红色资源观指导下的转型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数字叙事理论为红色馆藏资源开发提供了优化可能,有助于立体多维地呈现党史记忆和国家精神。采用文献研究和内容分析方法,在归纳红色馆藏资源多模态特征的同时,厘清数字叙事理论内涵,为红色馆藏资源开发提供指导基础。以数字叙事理论框架为分析依据,从叙事主体、叙事内容、叙事逻辑、叙事方式4个方面识别红色馆藏传统叙事的开发难点。面向红色馆藏开发需求,以方志敏红色人物馆藏资源为例,提出多模态红色馆藏资源的数字叙事开发策略,包括立足红色馆藏资源、开展多元主体叙事、呈现多维沉浸叙事、聚合红色知识表达。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作为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在旅游发展影响下具有繁荣或者凋零的双重可能性。根据旅游开发和保护程度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分为"持续绽放"型、"含苞待放"型、"短暂绽放"型和"接近凋零"型4种类型。高保护、高开发的"持续绽放"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能创造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双重繁荣。针对不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采取不同程度的旅游保护和开发组合方案,是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再繁荣的最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陈楚桥  张燕 《今传媒》2016,(2):146-14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任务.要完成这一重大任务,一项十分重要的也是基础性的工作就是"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殊表现形式,是各种文化形式发展的基础,任何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应该得以珍视、保护、传承.复州皮影戏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复州皮影戏的保护和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笔者在调研走访的基础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复州皮影戏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进程中,产生了大量珍贵的红色文献,将其进行数字化建设是保存和利用文献的重要途径。文章选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红色文献数据库"、上海图书馆"革命(红色)文献服务平台"、延安大学"延安时期红色文献数字研究平台"、爱如生"红色历史文献库"等几大代表性数据库,从文献类型和收录内容、平台设计和主要功能、分类导航和全文检索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各自优势所长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加强平台间的资源融合与优势互补,结合纸质影印本协同开发电子资源,在优化全文检索基础上融入数字人文技术,寻求多元合作从而丰富红色资源种类等优化措施,以期为红色文献数据库的进一步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物联网是利用互联网解决人与事物、事物与事物的连接。数字博物馆就是从艺术、时间、空间的角度把人与事物、事物与事物联系在一起。数字博物馆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利于历史的再现和深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网络环境下,构建一个规范、系统的大运河知识库,有利于对其进行深度知识组织与知识发现。提出收集整理隋朝至当代镇江段运河相关文化遗产资源,设计并构建大运河文化遗产本体模型;使用开源软件DSpace,系统构建大运河文化遗产知识库;以大运河镇江段诗文为代表的遗产资源为例进行展示,为相关领域用户提供知识服务,为大运河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提供可资借鉴的案例。  相似文献   

19.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常被过度商品化、庸俗化,这似乎是一种难以避免的现象。然而,印尼巴厘人在利用传统歌舞、宗教仪式、手工技艺等"非遗"旅游资源过程中,却能够很好地平衡"神圣与世俗"、"本真与流变"、"局内与局外"、"传统与现代"等诸多二元关系,他们以"文化旅游"为中介,建构"社区参与"和"原生态利用"机制,妥善处理上述二元关系,从而有效地保护、利用、传承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巴厘现象"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中国古籍版本文化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传统的古籍版本文化保护多关注古籍实体性的一面,而忽视其非物质性的另一面,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对古籍版本文化保护进行了重新审视,在论证古籍版本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和案例分析,从"传承"和"记忆"两大途径提出了古籍版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措施,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必须处理好的几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