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高等教育资源的区域公平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校连年扩大招生给社会成员带来了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我国高等教育走进大众化的今天,从广义的高等教育层面上看,高等教育资源的区域公平问题并不突出,高等教育区域不公平主要反映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区域分配不公平。政府应充分意识到这一不公平事实,积极采取应对政策。  相似文献   

2.
论区域资源与地方高校的特色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性"是区域高校的典型特征.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立足实际,将具有区域特色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利用好,进行地方高校的特色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论区域高校实验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持续高速发展要求建设开放服务型“区域共享实验中心”。高校与高校之间,在实验仪器设备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实现资源共享,可以更好地为区域内高校教学科研服务。本分析了高校实验教学资源的现状,提出了“区域共享实验中心”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与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任珂 《教育评论》2014,(3):24-26
高校讲座资源在知识创新及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学术魅力和育人功能。鉴于目前教育资源的地区差异较大,一般地方高校在讲座资源的拥有方面处于明显劣势。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使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发挥最大限度的功效,区域高校讲座资源的共享成为解决矛盾的焦点。应建构区域高校讲座资源的集中分布式共享模型,明确树立讲座信息资源的无障碍共享理念,形成区域高校讲座资源共享的保障机制,建立健全高校讲座信息资源的区域共享制度,以及完善解决区域共享的基础设施及技术支撑,以创新的途径来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高校人力资源区域性特征出发,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区分为教师资源的人才流动与学生资源的人才培养。再进一步分析认为,人才流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制约人才培养,只有在合适的互动机制下,使高校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达成共生关系,才能通过社会资源交换机制相互为对方的发展提供支撑。最后提出了高校人力资源共享和培养的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6.
区域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特殊地位。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如何建设和发展区域高校,善于依靠、争取、利用区域高校的人才和智力资源,充分发挥其人才培养、科技开发的区位优势,自力更生培养大批知识化劳动力,培育经济增长点。实现地市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完成自我发展,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战略重点。因此。必须认真研究如何建设好地市区域高校,如何发挥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动机”、“能源库”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分析了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间存在着互相影响、互为资源、互为动力的关系。对如何促进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提出建议和构想。  相似文献   

8.
文章论述了西北区域民间、民俗艺术资源在高校动画艺术教育中应用的重要性.通过对西北区域艺术资源具体内容的分析,对西北区域民间、民俗艺术资源在高校动画艺术教育中的具体应用方法提出了个人观点,为当前高校动画艺术教育民族化提供了新的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将广西区域艺术资源运用于地方高校"艺术欣赏"课程教学实践中的意义在于借助地方文化艺术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地方特色课程,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主要问题体现在区域艺术资源应用不足、教学内容脱离区域现实、教学方法单调;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在于构建区域艺术资源数据库,将区域艺术资源作为教学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并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0.
继续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大众教育行为,具有公益性和效益性的双重功能。高校作为继续教育实施的主要载体,因发展历程、办学定位不同,发展并不均衡。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应研究构建区域高校继续教育联动平台,实现继续教育的协同效应,运行三种"联动"机制,即区域政府-高校联动、区域高校-高校联动、区域高校-企业联动,整合资源、增加实效,更好地发挥继续教育的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资源是高校谋求发展的基础,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是直接影响高校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资源。从以上三个方面分析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情况,指出产生区域资源配置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区域文化资源是高校统战工作开展的有效资源和前提条件。将其引入高校统战工作,是文化统战的表现之一,正日益引起统战系统的关注。本文以徐州地区为例,论证了地方高校依托自身厚重的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开展统战工作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可操作性,积极探索了统战工作的新途径,从而充分发挥区域文化的统战功能,促使高校统战成员积极参政议政,发挥发挥优势,更好地为高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做贡献。  相似文献   

13.
创立和发展品牌是地处非区域中心城市高校聚集优质办学资源的重要途径。随着品牌效应的发挥,它会给高校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极大提升高校办学水平。本文将从明确学校定位、评估内外条件、确定战略目标、形成可操作方案和择优遴选战略方案等五个方面阐述非区域中心城市高校品牌发展战略的制定策略。  相似文献   

14.
新建区域高校加强学科建设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新建区域高校的使命。高等学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服务、科技经济服务、教育化服务等方面。学科是实现各种服务职能的具体承担。新建区域高校加强学科建设,有助于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推动和深化专业、课程建设,促进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形成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升新建区域高校办学层次。  相似文献   

15.
构建高教资源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要以提升区域高教资源与区域社会经济互动发展,推进区域高教资源统筹发展为目标。区域协调发展的宏观战略及其自身的深化,为高教资源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高教资源区域协调发展,需要构建凸显区域主体需求的协作机制;完善基于绩效具备区域导向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构建宏观调控与自主适应的学科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构建重视区域高等教育过程性质量的监控机制;构建引导高校毕业生区域分布合理的就业机制。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区域文化资源的开发、选择和利用,应通过文本转化、学科渗透、实践活动、网络等路径把区域文化资源有效融入课程教学体系,使之成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有效载体。区域文化资源对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拓展教学空间、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文化品位、提高教学实效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教育科学出版社的新书《区域大学的使命》,探索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高校为区域社会发展服务的特殊道路:区域高校是地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持;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是区域高校生存和发展之路。这些观点为我国区域高校的发展进行了准确的定位,解决了区域高校与区域社会的结合问题,确立了区域高校与区域社会互动、双赢的发展模式,奠定了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是知识创新的主体,是区域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当前我国高校在区域科技创新方面存在一系列突出问题: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高等学校自身定位模糊,在区域创新体系中不能明确责任;高校、科研机构的科研力量过于分散,未能充分发挥整体优势.要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必须坚持走产学研道路,明确定位、突出特色、自主融入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整合科研资源,形成科研团队.  相似文献   

19.
开展区域协同专业评估是推动区域内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助于加快整合区域内的专业资源,提升区域教育治理能力和推进区域内高校的分类发展.作为区别于传统政府主导评估和高校自我评估的新型评估模式,区域协同专业评估具有协同性、治理性和区域性等主要特征.我国区域协同专业评估的开展具有政府、高校、市场等多维度的良好基础.在实施进路的选择上,区域协同专业评估的开展应首先明确组织机构职责,同时在研制评估标准体系和规范评估程序方法等方面实现创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20.
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深度融合是新工科教育理念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目前地方高校融入区域经济创新体系的过程受到地方高校与区域的协调机制、科技创新资源使用效率、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等因素的影响,为此,应通过创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完善校企与校地合作机制、推进制度和体制创新、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等措施,深化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建设服务的力度,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助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