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2 毫秒
1.
陈湘 《健与美》2023,(11):172-176
<正>这11种高强度间歇性训练模式的目的是在短短的10分钟内练出好身材,同时提升体能和健康水平。谁不想用更少的投入得到更多的收获?这就是高强度间歇性训练(HIIT)的魅力所在,这种经过实践验证的训练模式已经成为世界各地健身爱好者的常用训练模式。高强度间歇性训练是一种先进行短时间、全力以赴的高强度训练,然后安排一些非常必要的喘息恢复期,高低强度交替进行的训练模式。“高强度间歇性训练通常是先用最大心率的90%~95%的高强度训练,持续时间不超过60秒。然后进行低强度的恢复。交替进行。”美国奥本大学蒙哥马利分校的运动生理学家米歇尔·奥尔森博士说,“这种训练模式的回报是,你在10分钟内获得的健身效果与你慢跑半小时的效果差不多”。  相似文献   

2.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大鼠有氧代谢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对血常规、红细胞2,3-二磷酸甘油酸等指标进行测试,研究间歇性低氧训练提高有氧代谢能力的可能机理。结果:本实验所采用的间歇性低氧训练模式虽不能明显增加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但可显著提高红细胞2,3-DPG的水平,表明了间歇性低氧训练可增加血液向组织释放氧气的能力,从而提高有氧代谢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12周有氧训练对肥胖妇女血清瘦素、脂联素水平的影响,及它们与体成分和脂代谢的关系.方法:对15名肥胖妇女(年龄为38.3±5.6岁,BMI为28.36±1.73)进行12周有氧训练干预,并于实验前测试体成分、血脂、瘦素和脂联素等指标.结果:12周有氧训练后,受试者的体重、BMI、体脂百分比、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和血清瘦素水平有了显著性的下降;血清脂联素水平有了显著性的上升.血清瘦素的变化量与体脂百分比的变化量相关.血清脂联素的变化量与体重的变化量相关.结论:12周有氧训练有效地改善了肥胖妇女的体成分和血脂水平;促进了血清瘦素和脂联素的良性变化;血清瘦素和脂联素的变化与体重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文献综述和逻辑分析的方法,通过对间歇性低氧训练相关研究的分析和综述,发现:间歇性低氧训练是提高机体有氧代谢能力的1种手段。因此,从与机体有氧代谢相关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组织细胞和骨骼肌等几个方面对其机制进行分析,为机体有氧代谢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贺乃静 《健与美》2023,(10):58-59
<正>HIIT是减肥的有效手段这一说法已经席卷了整个健身界,然而,它到底是什么?如果你的目标是减肥,HIIT真的比传统的有氧锻炼更好吗?什么是高强度间歇式训练?HIIT是指穿插进行高强度的心血管锻炼和休息的锻炼方案,可增强耐力和力量,比低强度的有氧锻炼能更快地减轻体重。  相似文献   

6.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机体有氧代谢能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笔者通过间歇性低氧训练 (IHT)对机体的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内分泌和有氧代谢酶类等方面影响的文献综述 ,说明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机体有氧代谢能力的影响 ,为进行间歇性低氧训练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为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实验法,对60名女大学生进行16周的有氧舞蹈训练,研究有氧舞蹈对大学女生身体形态、素质、机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后女生的体脂百分率和腰臀比存在显著性差异,体重变化不大;800m、立定跳远、1min仰卧起坐存在显著性差异,坐位体前屈无明显变化;肺活量和最大吸氧量指标显著提高,呼吸频率降低。结论:有氧舞蹈能促进女大学生体内多余脂肪的燃耗,减少体脂肪;发展腰腹部力量以及腿部力量;锻炼呼吸器官的功能,提高心肺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高强度间歇性训练(HIIT)在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探究了高强度间歇性训练与增强柔道运动员核心力量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高强度间歇性训练的训练效果和适用性。通过查阅文献和实证的方法,对柔道运动员核心力量的训练需求和高强度间歇性训练的原理进行探讨,进一步分析了其对柔道运动员核心力量的影响及提升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高强度间歇性训练能够显著增强柔道运动员的核心力量,并对其竞技表现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选取20名体能类男性运动员,分为力量训练组和有氧训练组进行为期8周的对照实验。实验发现不同运动对人体成分的改变效果不同,力量训练可以促进骨骼肌的增长,有氧训练可以起到降低体重、减小体脂、抑制骨骼肌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心率、乳酸阈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志平  黄海  姜涛  叶鸣 《体育科学》2004,24(5):12-14
通过对普通女大学生训练过程中全程的心率跟踪及相关生化指标测试,探讨间歇性低氧训练对人体有氧代谢能力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间歇性低氧训练可以降低静息心率,使同级运动负荷时的心率下降,提高心搏储备;可降低同级运动负荷时的血乳酸,使乳酸阈水平提高;延长力竭负荷时间,有效提高有氧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拳击运动员有氧能力和无氧能力的影响,拳击运动员的科学训练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了高水平拳击运动员30人,随机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两组拳击运动员进行两次相同的拳击训练,实验组在额外训练的基础上在低氧训练室进行常压训练,对照组只在常氧条件下进行锻炼。所有运动员干预6周,每周训练3次,每次45-50分钟。在干预前后对所有运动员进行无氧Wingate测试和有氧分级测试。结果:研究表明在无氧方面,实验组干预前后无氧功率显著提高(P<0.05),由976w提升至1021w,达到峰值功率的时间显著降低(P<0.05),由6.27s降低到5.25s,而对照组无氧功率和达到峰值时间变化并不显著(P>0.05),且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无氧功率和达到峰值时间变化明显更优(P<0.05)。在有氧能力方面,两组拳击运动员干预前后最大摄氧量均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本研究认为,间歇性低氧训练能有效提高拳击运动员的无氧能力,而对有氧能力的改善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是通过实验对大鼠血气分析指标进行测试,进一步研究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有氧代谢能力和酸碱平衡代谢作用的机理。选用健康纯种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低氧组、运动组、运动低氧组。NS组自由活动和摄食;HS组进行间歇性低氧训练;NT组进行无负重自由游泳训练;HT组每天先进行运动训练,然后进行间歇性低氧训练,运动和低氧训练的方式和负荷安排同NT组和HS组。3周正式训练后测试并比较各组血气指标。结果表明HS组动脉-静脉O2cont差值比NS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HT组比NS增大,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动脉-静脉SO2差值的变化与O2cont一致。HT组静脉pH、BB、SB、BE均比NS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为间歇性低氧训练可通过增加组织摄取、利用氧的能力来提高有氧代谢能力;间歇性低氧训练与运动训练相结合可增加血液的碱储备和缓冲酸性代谢产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有氧健身锻炼对改善老年人体成分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皮褶法对湖北省荆州市长期坚持有氧锻炼和不锻炼的老年人体成分分别进行了测试 ,结果显示 ,长期的有氧锻炼能使老年人的去脂体重增加 ,腹部脂肪减少。说明长期的有氧锻炼能减缓老年人肌肉的萎缩以及肝脏等内脏组织的丢失 ,并对防止肥胖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潘秀清  王菊 《体育科学研究》2006,10(2):79-82,85
间歇性低氧训练(Interval hypoxic training,IHT)是一种利用低氧仪模拟高原训练的方法且已被证明对提高有氧代谢是有效的.本篇主要介绍了IHT后机体生理生化基础的变化以及低氧训练后训练效果的时效性,目的在于对间歇性低氧训练后有氧代谢能力改善的时效性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有氧健身操对孝感市中年女性体质的影响,将40名无锻炼及心血管病史中年女性进行试验,观察与测定18周有氧健身操锻炼前后身体形态、心肺功能、体成分和身体素质的变化,结果显示:孝感市中年女性18周锻炼后体重、腰围、臀围显著性下降,胸围变化不显著;静息心率降低,肺功能加强显著;体脂百分比、体脂量、瘦体重显著性下降;握力、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时间显著性上升,反应时显著性降低。研究提示:长期进行有氧健身操锻炼能使中年女性身体形态变美,心肺功能加强,体成分趋于合理化和身体素质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外对高强性间歇训练法的运用和研究较多,但国内速滑界对高强度间歇训练提高有氧耐力一直存在不同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对黑龙江省队的速滑运动员进行为期4周的高强度间歇训练实验,表明高强度间歇训练方法可以在一个较短的时期提高速滑运动员的有氧耐力能力,对有氧耐力素质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是发展运动员机体糖酵解供能代谢系统比较好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我国速度滑冰运动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已经获得60多个世界冠军,其中主要集中在500m项目上.说明我国在培养短距离速滑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上已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叶乔波、薛瑞红等优秀速滑运动员采用大量高强度速度、速度耐力训练取得了很好成绩,而王曼丽则是采用进行大量有氧能力训练提高体能的训练模式,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训练模式不同,但殊途同归。通过对王曼丽多年训练的总结,阐述短距离速滑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与多种因素有关,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些相关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才能培养出速滑运动员良好的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18.
我国速滑运动员在备战冬奥会10个月的训练中,共进行了299次课的训练,其中力量训练课53次,陆上有氧训练课98次,技术训练课122次,其他训练课为26次,比赛为7次(23次出发)。在负荷安排上强调了有氧训练,降低了平均训练强度,使高强度训练得到进一步加强。在训练手段上,减少了最大力量的训练,增加了腰腹力量和协调能力的训练。技术是速滑项目的训练重点,应该在整个训练过程中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获得与每种运动类型相关的特定适应性,通常需要进行持续和间歇性运动,从而提出“逐步减负训练(SLRT)”作为一种新的训练方法在单一运动项目里来获得连续和间歇性的适应性;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梳理SLRT对骨骼肌及能量系统的影响;结果:SLRT在抗阻训练中同时增加肌肉的大小、力量和耐力,在有氧和无氧代谢系统的训练当中同时增加最大无氧功率、无氧能力和有氧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对比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与间歇性低氧训练(IHT)两种不同间歇性训练类型干预运动员心肺适能的效果,为采用合适的锻炼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