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王芳 《职业技术》2023,(6):102-108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在推进新时代工科强国建设中,新工科专业集群建设是新工科发展的重要抓手,研究与探索新工科专业集群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立足于新工科专业集群的建设逻辑和建设内涵,指出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新工科专业集群建设面临的三大问题,即产教融合不紧密、专业集群建设主体对专业集群内涵把握过于表面化和新工科专业集群建设缺乏与教育信息化接轨的决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蚌埠学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为例,结合水利工程行业特点和新时代发展前景,对专业建设的方向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满足新工科发展要求的前提下,选用与新工科相契合的EIP-CDIO模式进行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建设;从课程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改革、教学评价到产学研合作六个方面进行了课程体系建设。该研究对应用型高校新工科背景下的专业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是一个大学新专业。改革完善本专业建设是许多大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从专业培养目标、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基础条件建设、专业发展方向、教学手段、学制安排、国际交流及国家政策等12个方面阐述了本专业改革与发展及政策建议,对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与发展起到一定的探讨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来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校办学规模持续扩大,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申报增设了许多新专业。专业数量的盲目增加导致学科专业设置领域的问题相继凸显。分析新办专业的背景及动因,可以发现地方本科院校在新办专业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提出地方本科院校新办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信息与计算专业是新专业,在建设发展中面临着新问题和新挑战.在概括了专业建设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后,分析了建设实训实习平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实训实习平台建设的具体内容.通过平台建设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主动适应社会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专业建设是新工科与实践的关键问题。而对于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内涵、路径和培养模式的认识,是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基础。本文系统分析了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内涵、路径及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从源头探索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内在规律,把握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为科学开展新工科专业建设提供参考。同时,介绍了重庆大学开展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前期探索。  相似文献   

7.
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交叉型、复合型新专业,在专业建设和专业规划方面还存在一系列有待明确和解决的问题。分析了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科属性、培养目标和社会竞争力,特别探讨了本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定位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提出了专业发展的策略。同时,还对专业方向的设置、课程设置和建设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交叉型、复合型新专业,在专业建设和专业规划方面还存在一系列有待明确和解决的问题.分析了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科属性、培养目标和社会竞争力,特别探讨了本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定位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提出了专业发展的策略.同时,还对专业方向的设置、课程设置和建设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交通工程新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交通工程新专业建设中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指出新专业建设需要相关学科的支撑;需要统筹虑专业特色、课程、教材、师资队伍及实验实习基地建设;科技工作及学科建设要与专业建设相适应;必须积极参与行业活动并协调与行业主管部门的联系。强调了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各个职能部门要从一盘棋的角度服务于新专业的发展;要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在专业建设中的作用,合理利用现有专业、学科及实验室等的综合优势,以使新专业建设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新工科"建设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新风向。生物工程专业是复合性、前沿应用性学科,是我国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专业之一。文章分析了当前国内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在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薄弱环节,结合"新工科"建设的要求,探讨了本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自2017年教育部提出"新工科"建设以来,各高校积极响应"新工科"建设,提出了人才培养新目标和新要求。本文在此背景下,简要概述了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分析了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并以南昌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例,着重探讨了围绕该专业设置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计划等内容。以期为"新工科"建设,提升学生工程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化,高等教育在不断地调整专业设置与服务方向,一批批新办专业应运而生,为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为规范新办专业的设置行为,国家对新办专业有严格的审批、评估、验收等一系列举措,但由于种种原因,有的专业中途搁浅,未能实现办学初衷,甚至消耗或浪费了一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那么,究竟如何建设新办专业使之不乏后劲,又如何使新办专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可持续性发展,本文将以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为依据,探讨了新办专业建设的新思路,旨在对上述问题给出答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开设新专业是地方高校在扩招的背景下进行规模发展的一项主要举措。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从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建设,地方高校必须高度重视日益增多的新专业的内涵建设工作,提高新专业办学水平与质量。为此,在了解新专业特点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是加强新专业建设的有效之举。  相似文献   

14.
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加速进行和新经济的快速发展, 迫使我国工程教育发生变革以适应 新挑战,新工科研究与建设应运而生。传统工科在专业设置的契合性、人才质量标准的针对性、专业 建设的开放性、课程体系的交叉复合性、教师教学实施的有效性、教学资源和保障条件的满足性等 方面, 都不能确保新工科人才培养和满足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根据新工科专业质量建设内 涵,尽快制定科学有效的新工科专业评估方案,为新工科专业建设提供切实有效质量保障成为当务之急。文章针对目前地方高校专业评估面临的问题,指出新工科背景下专业评估思路与目标,最后提出“评估+ 认证”模式的新工科专业评估方案。通过在地方本科高校进行初步实践,为新工科专业评估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基于高校专业培养与社会产业发展需求之间一直存在的对接不和谐问题,文章依托新工科专业建设大背景,以西南石油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为例,探讨嵌入式技术方向人才培养与物联网终端设备产业发展需求对接的专业建设改革方案。同时,通过挖掘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嵌入式技术人才新标准和新要求,分析嵌入式技术方向的专业共性基础和领域/区域特色的关系,制定了校内教学体系和校外实践体系的改革方案。该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产业发展需求,突出了专业特色。  相似文献   

16.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部2012年本科专业目录增设了跨学科新专业——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基于近年来其世界史学科整体实力的提升与发展,聊城大学积极申请设置该专业,并于2015年招收首届学生。四年多来,聊城大学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积极探索,在本专业招生与培养管理模式、课程体系建设、课堂教学改革、外语课程设置与日常训练等方面取得了明确进展和一定成绩。对于专业建设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本专业师生团队秉持开放学习理念,致力于在探索实干中寻求更好的发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背景下,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在各高校的发展将会进入新的历史际遇期。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逐渐从注重规模效益转向实现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专业的高质量发展,从安徽实践来看,目前高职院校存在专业布局与产业战略定位不匹配、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不适应、绩效追求与内涵建设不统一等问题,影响了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对此,建议明确方向,让专业布局符合新战略;做好对接,让专业培养面向新需求;注重内涵,让专业建设满足新要求,以产教融合为突破口,以专业建设为着力点,共同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自2016年加入"华盛顿"工程认证协议之后,"新工科"建设成为中国应对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又一重大战略选择。历经"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等一系列探索实践,我国的"新工科"建设走向纵深。对于高校而言,如何推进"新工科"专业建设和研究实践,仍有诸多困难。文章从新工科的内涵出发,将"新工科"专业分为新型工科专业、新生工科专业、新兴工科专业等三类,并分析了"新工科"专业的发展理路,包括学科专业建设的新路径、课程内容设计的新理念、人才培养体系的新模式、教育教学质量的新标准等四个方面。浙江省提出"新工科"建设的"浙八味"行动方案,浙江高校如Z大学、H大学、K大学、N大学分别通过课程群建设、复合型专业建设、建立"新工科"创新资源数据库、建设融入城市发展的学院集群和专业集群等方式有效推进了"新工科"专业建设,其先进经验值得借鉴。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我国高校"新工科"专业建设的未来重点方向,即打造应用型学科专业集群、构建教师跨界发展的新机制、多学科交叉融合新工科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9.
通才培养模式包含三大要素:课程设置、教法运用、人才培养评价。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以产业需求与发展为导向,拟以安徽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与改革为例,提出了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融入工程专业教学新理念、拓展专业建设新内涵并制定人才培养新方案、打造专业教学新队伍、增建专业实验新平台和实习新基地、塑造学生学科技能竞赛新课堂的专业综合改革具体措施,通过改革实践让相关学生、教师、学校、企业以及社会最大化受益。  相似文献   

20.
围绕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发展现状及基本内涵,分析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和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惑,提出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新工科专业建设的三大原则,并以西安航空学院为例系统阐述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实践与探索新工科专业建设方面的相关应对策略和方法,以期为其他新建本科院校开展新工科专业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